黄艳芳,宁 夏,孔令孜,容建波,李小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 530007)
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保障食物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广西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要求提升等因素,原有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广西未来需要更多依赖科技创新,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等领域的区市县三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科研机构、涉农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科研机构主要有: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科学院(部分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市县科研单位主要有广西农业科学院市级分院11个、广西科学院市级分院2个、广西林科院市级分院2个、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市级分院6个,以及58个特色作物试验站等。涉农院校主要有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部湾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企业对科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多个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力量。如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扬翔研究院由育种中心、营养中心、生产中心、兽医中心和设备中心组成,是中国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和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广西香蕉与育种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58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成立广西兆和农作物科学研究院,在全国组建了6个育种中心,建成抗性育种、优质稻研究、原原种繁育等基地;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实验站依托单位,是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以及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单位。
二是服务体系逐步多元化。已初步形成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其他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属性逐步强化。其中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主要分为种植、水产畜牧及兽医、农机,设置了自治区、市、县、乡4个层级。自2018年起,广西作为农业农村部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省份,不断探索完善农科教企相结合、上下协同、左右协调的四位一体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新模式。科研院所、涉农院校、专业技术协会等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服务成效提高;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中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也成为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家级项目来看,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16—2020年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涉农项目)立项341项,获得资助金额1.29亿元。按依托单位性质来看,高校169项、占比53.08%,科研机构160项、占比46.92%;按学科代码来看,生命科学188项、地球科学102项、管理科学7项、工程与材料科学5项、信息科学1项、其他及未查询到分类38项;按项目类型来看,面上项目3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48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未查询到分类项目21项。
从自治区级项目来看,自2017起,紧密围绕农业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部署一批重大项目。2017—2020年在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生态养殖、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农村信息化等方面相继启动了79项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占全部立项总数的25%;财政资助经费7.88亿元,占全部项目财政补助经费的33.93%,平均资助经费超1 000万元/项。重大专项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品种培育方面,2016—2020年育成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90个,包括水稻38个、玉米49个、大豆3个;通过广西审定的林木品种63种;通过国家审定的“黎村黄鸡”“金陵黑凤鸡”等5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的“壮罗1号”罗非鱼、熊本牡蛎“华海1号”2个水产新品种,品种数量和质量均在稳步提升。2020年,在通过广西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中,达部标或国标一、二、三级米的品种有150个,比2019年增加39个;马铃薯品种“桂农薯1号”填补了广西无本地马铃薯品种的空白;高抗黑穗病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桂糖52号和桂糖55号,可逐步取代感染黑穗病的栽培种,成为广西糖业的新生力军;“桂蚕8号”家蚕新品种,其综合抗性、产量和茧丝质量等方面均优于现行当家品种,应用前景广阔;香花油茶“义禄”“义丹”打破了广西除普通油茶以外无其他油茶良种的局面;“桂热1号”澳洲坚果品种是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澳洲坚果国审品种;猕猴桃新品种“桂翡”“桂红”“桂金”填补了广西猕猴桃新品种的空白。
在关键技术方面,“冬作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等技术入选2017年农业部100项主推技术,“脐橙采后免发汗式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入选2019中国农业农村十大重大新技术,一批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助推了产业快速发展。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科技成果供给,为广西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2020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2 806千hm2,单产4 882.4 kg/km2,总产量1 370万t,分别比上年增长2.2%、0.7%和2.9%,实现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增长。2016—2020年,广西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 300万t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通过突破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技术并推广运用,一大批农产品产业规模达到全国第一或排名全国前列:糖料蔗、园林水果、蚕茧、罗汉果、茉莉花、近江牡蛎、奶水牛、优质鸡产量排名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排名全国第二;广西还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肉类、水产品、茶叶等产量排名全国前十;木材、松香、八角、肉桂、茴油、桂油等经济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罗汉果、三黄鸡、桂系猪、芒果4个产业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1]。
通过对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活动,促进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型向多元化、均衡化、合理化升级转变。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构建了桂北、桂东南、桂中、桂西、桂南等5大农产品主产区格局,小、散、乱局面实现基本扭转。形成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6个千亿元产业,蚕桑、中药材、优质家禽等500亿元产业,食用菌200亿元以及茶叶超100亿元等产业,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投入品减量、面源污染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防灾减灾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推动消费者由“吃的饱、吃的好”向“吃的健康、吃的绿色、吃的生态”转变。2016—2020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 067万hm2次、水肥一体化技术86.7万hm2,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现预期目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2 633万hm2次,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利用率超8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88.5%、95.48%。
近年来,广西密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科技创新目标任务设定和方案落实,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加大科技人员自主权,加强大数据、农业机械化、基础科学研究等,推进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包括科技管理机制改革,整合形成新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制度、升级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等,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新机制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改革,进一步强化成果转化的法规保障,激励科研人员研发高质量成果,促进企业购买高效益成果;推动科技奖励改革,在广西科学技术奖上新增科技创新合作奖、设立科学技术特别贡献类个人特等奖、进一步简化提名程序等,鼓励高层次、产业化科研成果和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为推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2014年,启动市县农科院所改革,先后建立了11个农科院市级分院、6个蚕科院市级分院和58个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建成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纵横相通的“一盘棋”科技体系,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在纵向上,实现自治区带市,以自治区、市带县的农业科研新机制创新搭建。横向上,县域特色试验站、县级农科所和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以项目合作为纽带进行密切合作,有效解决了自治区级农科院所大量成果和项目难以延伸推广以及市县基层、市县农科院所缺乏项目和资金的境况,畅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渠道。
为推动农业科技人才层次迈上更高台阶,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先后建立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分别是水稻、桑蚕、甘蔗、芒果、玉米、食用菌、罗非鱼、生猪、食用菌、肉牛肉羊、薯类、蔬菜瓜果、荔枝龙眼、落叶水果、柑橘、香蕉、特色水果、茶叶、肉鸡和葡萄团队。创新团队汇集了广西多方专家力量,专家总数达到1 539名,建立了产学研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机制。创新团队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瓶颈,重点解决制约广西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十三五”先后派出上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县、乡、村提供技术服务或开展创新创业,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在选派渠道上,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等限制,吸纳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返乡大学毕业生等在内的多领域人才。在服务方式上,利用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及时发布科技供给信息,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自上而下的“菜单式”服务;强化以农民实际需求和解决农村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采取自下而上的“订单式”精准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携带技术、项目、资金到农村领办创办企业,或以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与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2020年,共选聘贫困村科技特派员2 936名,实现主要扶贫产业和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为4 687个贫困村和3 237个非贫困村开展实地科技服务9.04万天次,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2.55万人次。
2016—2020年,农业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仅5项,且均非第一完成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技术发明奖均未获得奖励。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数量少,以重点实验室为例,仅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1个。表明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还不够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不高,难以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基础支撑。缺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农业科研领军人物,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非公益性科技主体发展缓慢,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现代科技元素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科技对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以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例,自治区级农业科研单位仍然存在多头管理、交叉重复、设置分散等问题,科技资源和研究力量未得到充分的整合,造成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方式碎片化。缺少综合性自治区级农科院。地、市、县级农业科技机构均是由行政区域划分,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存在科研方向和任务基本相同的多家科研机构,导致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仍有待进一步合理配置。
2016—2020年,农业科研经费筹集总额分别为12.15亿、13.93亿、14.77亿、16.32亿、17.75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增长率分别为12.08%、14.62%、6.06%、10.47%、8.76%,呈现递减趋势,与农业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在0.6%~0.8%,远低于国内其他农业大省(区)。同时,农业科技投入来源过于单一,现行的科技投入中,财政投入将近90%,企业投入及其他投入较小。
2016—2020年,平均每年登记农业科技成果951项,但存在单项技术多,综合性成果少;低水平重复技术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传统技术多,高新技术少;同行业成果多,跨行业的重大研究成果少等问题,部分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产业关联度较低,科技成果不成熟、不配套。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政策导向、基础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经费缺口较大,加上受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接受能力不强等条件影响,科技成果在生产中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存在局限。
一是推动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布局。明确不同层级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定位[2],注重农业科研机构布局、分工合理化,加强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机构,构建有效的管理组织体系,对人、财、物等进行科学、高效配置[3]。二是培育市场化创新主体。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合作基地等方式加强科企合作、校企合作。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广泛吸纳外资、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等,构建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一是加强政府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基础性地位。理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之间的关系,政府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基础性、公益性的服务项目,积极延伸服务职能至产前、产后,不断拓展服务广度。二是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保障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者的工作待遇,明确其工作权责,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落到实处[4]。三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参与程度。推动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成为政府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得力补充,融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合作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一是抓住农业科技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明确科技创新方向,主要突破现代种业核心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业技术装备、农产品加工等创新关键点[5]。二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积极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建高水平、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平台,吸引更多优质科技资源。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行“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一体化科企融合组织模式[6];建立广西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平台;构建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基地;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型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
一是加强项目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全链条设计[7],提高基础研究在财政投入科技项目中的比重,积极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二是建立分类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优化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设计,完善配套措施,以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激发创新创造活力[8]。
一是积极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二是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为促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9]。三是强化学科建设,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农业人才中的平台作用[10]。四是加大农民中等、高等教育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能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现代专业技术、具有科技意识的种养大户、农民企业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科技示范户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推动农民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