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濉溪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淮北 235100)
非洲猪瘟是生猪养殖中的重大疫病之一,对生猪健康生长或猪肉制品的安全流通均可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我国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未来防控工作中,仍需明确各项防控工作的要点,贯彻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尽可能将非洲猪瘟疫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逐渐减轻该疫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影响程度,为生猪营造健康和谐的生长环境[2]。
首起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于1910年6月;1957年,葡萄牙暴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并在多个欧洲国家蔓延,对欧洲的养猪业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非洲猪瘟疫情蔓延至格鲁吉亚,进而扩散至俄罗斯;2007—2016年,俄罗斯境内累计暴发831起非洲猪瘟疫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疾病,ASFV具有一定的变异特征,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DNA病毒。ASFV喜低温,在常温(23℃)的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但在55℃条件下,30 min内即可杀灭该病毒。此外,过高或过低的pH值也可杀灭ASFV[3]。
研究表明,家猪和野猪对ASFV均具有易感性,但该病毒不会感染人类,并非人畜共患病[4]。生猪感染ASFV后,其排泄物、分泌物均含有大量病毒,可对养殖场内的其他健康生猪造成严重威胁[5]。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极高,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针对性治疗技术,若疫病发生后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威胁生猪养殖场的长远发展[6]。
与其他疫病相比,非洲猪瘟发病率、病死率均极高,但ASFV因受到距离的限制,一般只有同一养殖环境内的生猪可互相传播,不同养殖场生猪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钝缘蜱是传播ASFV的重要媒介,通过叮咬感染生猪而携带病毒,进而远距离传播给其他健康生猪[7]。
贸易往来也是造成ASFV传播与蔓延的另一重要因素,可导致非洲猪瘟在某一区域内暴发与流行[8]。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提高了非洲猪瘟的传播概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调运过程,并对引进新猪种进行检查,避免因引进患病生猪,进而直接威胁同一养殖环境内其他生猪的生命安全[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经过改良的生猪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健壮生长的目标,也可有效缩短生猪生长周期,充分提高饲料利用率[10]。而在生猪品种改良过程中,多为引进先进地区优质冷冻精液。但引进精液需严格遵照规范化操作流程,否则很可能引进带病精液。受污染的精液可长时间携带ASFV,并为其后期传播提供机会[11]。
非洲猪瘟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2 d,长则20 d。绝大多数非洲猪瘟病程为4~7 d。患病生猪体温突然升高,可达40.5℃,但无其他异常;一般于4 d后体温开始下降,死前2 d左右开始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以及呕吐等症状[12]。患病猪的耳、鼻、腹壁、腋下等部位皮肤出现发绀区,且耳部肿胀;剖检可见淋巴结出现血瘤样变化,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肺小叶间水肿并呈胶样浸润。此外,组织学检查时,患病猪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严重坏死和破裂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13]。
临床诊断中,一般具有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即可怀疑本病,但确诊仍需依靠病毒分离、抗原或抗体检测等多种方法。因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猪瘟类似,应特别注意两者的鉴别。除病毒分离培养、动物接种试验外,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IF)是最常用且安全的检测手段,但对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的敏感性较低[12-13]。乔思娜等[14]根据我国流行毒株ASFV SY18已公布的K205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针对K205R基因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经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试验分析显示,此方法对非洲猪瘟的快速检测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陈雪蓉等[15]建立的恒温隔绝式荧光PCR(iiPCR)的特异性、稳定性及敏感度与传统荧光定量PCR方法一致,实现了ASFV检测的规范化和现场化,是一种可快速检测ASFV的可靠手段。
应强化各地对非洲猪瘟相关知识及防疫工作内容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宣传讲座活动,并邀请各地区养殖人员参与[16]。此外,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及自媒体进行推广宣传,下发非洲猪瘟知识宣传手册,多措并举提高广大养殖户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视度[17]。全面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与养殖人员认知水平及防控能力关系密切,提升养殖人员防控意识与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各项防控工作的深入落实[18]。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日益发展与壮大,养殖数量逐年飙升,各地区猪种调用工作量显著增加。应加强疫病监测排查力度,以便应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尽可能抑制非洲猪瘟疫病的传播蔓延[19]。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认真排查当地生猪养殖、交易、屠宰等场所,并加强疫区周围其他养殖场所的排查力度,如实记录各项排查信息及结果,为后续疫苗接种及疫病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健全完善的上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疫病的处理时效性,可对后期防控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效益[20]。应根据养殖实际情况制定上报流程和制度,如将非洲猪瘟列入日常检查与管理工作中,养殖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并上报,再由相关部门到现场了解情况,对患病或死亡生猪进行全面检查与诊断,确诊后如实汇报,更加规范地处理患病生猪及死亡病猪,控制疫情的传播与扩散[21]。动物疾病基层防疫中心要深入了解各地区实际养殖情况,确保流通猪肉制品无疾病风险,切断各传播途径,为生猪提供安全和谐的生长环境[22]。
饲养管理不当也可能提高非洲猪瘟发病率。在现代规模化养殖中,应完善生猪日常营养配方,尽可能为生猪生长提供可满足其需求的全价饲料,坚决杜绝向生猪投喂厨余垃圾及泔水等不良物质[23]。有研究表明,饲喂泔水是造成非洲猪瘟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部门可开展饲养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生猪日常饮食的安全性[24]。
此外,应制定严格的养殖场消毒制度,合理划分生产区、消毒区、生活区等各区域;生猪养殖场所应配备消毒室和消毒池,如在养殖场所的入口处配置消毒池,并根据实际养殖情况选择最佳消毒方式。其次,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粪便及污物,全面开展驱蚊驱虫作业,避免为病毒的传播蔓延提供机会[25]。养殖场人员及车辆的流动性较大,也会为病毒传播提供机会;应禁止外来养殖人员及车辆进入养猪场,相关工作人员进出时应进行全面消毒[26]。进出养猪场的所有车辆均应进行相关部门的备案,经全面清洁及消毒后方可入场;饲料运输车辆在养殖场外卸下饲料并消毒,禁止其与养殖场内生猪近距离接触,以免将病毒带入猪场。此外,还需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情况合理调控猪舍温、湿度,夏季防暑,冬季防寒,避免病毒入侵。
有关ASFV疫苗的前期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无可投入临床使用的有效疫苗。传统的灭活疫苗无法有效预防ASFV,而致弱活疫苗能够抵御同源病毒攻击,保护良好甚至交叉保护,研究进展较突出[27]。目前,疫苗研究的方向集中于填补免疫反应、交叉保护及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研发安全可量产的有效疫苗仍是亟须解决的研究难点。
兽医部门还应在管辖区域内定期开展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的演习工作,养殖人员能够在演练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防控技术及防控知识,更好地应对疫病发生等紧急情况,通过理论与实践支持后续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演习结束后,还需制定综合评价措施,分析防控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在后续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确保非洲猪瘟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8]。
非洲猪瘟威胁生猪生命安全,且不利于养殖效益提升。应强化非洲猪瘟的防控力度,掌握良好的防控知识与技术,降低疫病传播以及感染概率,优化生猪养殖环境,保障未来养猪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