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国学育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机融合策略

2022-11-19 19:36张登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马珣教学点
教书育人 2022年26期
关键词:国学融合班主任

张登越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马珣教学点)

国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让五千年的国学传统文化哺育青少年学生,不仅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更是学校完成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作为班主任教师,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丰富班级工作内容、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 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融合作用

(一)能够形成国学教育的独特育人经验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在中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一般都由语文教师兼任,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融合,条件十分便利。一方面,国学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内容对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作用很大;另一方面,班主任对校情、教情和学情都十分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学教育内容,因材施教,形成国学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机融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具有中华文化自信和充满中华人文精神的独特育人经验。

(二)能够发挥立德树人的独特育人作用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而国学教育一直以来注重对优秀品德、品质、精神的弘扬。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相一致的。为此,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充分挖掘国学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经典事迹的教育价值,以他们感人的事迹、高尚的品质、宝贵的精神、完美的人格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型,以此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爱国情怀、报国精神、理想抱负、浩然正气。例如,用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教育学生信守承诺;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教育学生忘我学习。再如,用苏武牧羊的故事,挖掘他“虽身处北海边而心存汉室社稷”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从中感受他浓浓的爱国之情;用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挖掘他“即使被挤兑被冤屈也一心报国”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从中感受他坚定的忠贞之心;用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挖掘他“壮猷御虏,望著幽燕”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从中感受他不朽的卫国业绩……可见,国学经典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班主任用这些故事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矫正学生的言行,真正收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三)能够彰显国学教育的独特影响力量

国学经典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中华特色,像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这些经典故事和典籍名言,体现着独特的中华文化价值,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极佳。国学经典中还有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经验,对于班主任教育学生和提升自身教育技能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用这些教育方法提升自己、教育学生,对于彰显国学经典中积极的价值导向和教育方法,就有一定的影响力量。

二、 国学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路径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融合

利用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国学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是一条一劳多得的好路径。即使班主任担任的不是语文教学工作,也能够通过课堂主阵地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融合。在这一融合路径中,课前国学诵读会让学生在朗朗上口、抑扬顿挫、音韵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国学经典的音韵之美。在课堂学习之中,通过情景设置、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引导语的设计、角色扮演等方法,则会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例如,依据学习内容,通过典故、成语、书画等不同的情境设置方法,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像学习《白鹤堂集》中的《为学》篇,先让学生欣赏著名书法作品《兰亭序》,然后由教师点出《兰亭序》的宝贵之处,再让学生观看《王羲之吃墨》的视频,就能通过书法大家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为学”需要的刻苦程度和痴迷精神。再如,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西蜀之地的这样两个僧人,只会空想的富僧和以实际行动立刻去实现愿望的贫僧,他们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何启发呢?”像这样,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深切感受付出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从中让学生受到教育:一个人有自己的志向,但却无实际行动,结果就会像那个富僧一样,落到了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下场。还如,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文本所讲故事与道理之后,先分角色扮演富僧和贫僧,进行角色体验和道理认同,然后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讲述与文本故事相类似的实例,真切体验文本中的道理,以此达到深化感受、升华认识的目的。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则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班会进行融合

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在班会上,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融合起来,一次围绕一个主题,就可以既形象又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抱负、诚实守信、和谐友善、集体意识、自我管理、团结互助、自尊自强等方面的品德养成教育。例如,利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心、正义、格物致知”的仁人治世思想,以“人生的目标或追求”为主题,选用国学人物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就会在增强国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理想抱负教育。再如,选择国学中的诚信故事,以“诚信为本”为班会主题,通过商鞅南门立木、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等故事,让学生体会诚实守信品质的可贵,从而学会诚信待人,明白“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还如,把樊迟问仁、廉颇负荆请罪等故事融合到以“推己及人、善心善行”为主题的班会中,结合国学经典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仁爱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和为贵”的共生共处之道等,教育学生友善对待天下万物、友善感知亲近和睦,从中受到教育,从而继承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形成与家人、邻居、同学、教师、亲朋好友和睦相处的美德。

(三)通过活动进行融合

学生喜欢活动,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比较显明。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有机融合,还需要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来强化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运用和感悟。例如,看到班级学生有心浮气躁、心胸狭窄等不良表现时,就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所讲的故事,最好设计好主题,或者直接提供故事。例如,把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等初唐四杰以及苏轼、黄庭坚等名人的故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反复体会他们成大事的大气度,从而引导他们做儒雅、大度而具有大志之人。再如,设计并组织开展敬老活动,利用周末或课后托管时间,让学生走进养老、敬老院,对老人献爱心,在活动实践中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弟子规》)等相关经典的深刻含义。还如,在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把握节日文化的教育机会,引导孩子们重温爱父母爱长辈的国学内容,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清明节时,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可以到烈士陵园扫墓,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恩情怀;在中秋节,通过相关古典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好品德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达观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情商和抗挫折能力。像这样,通过活动的形式,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三、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设定认知点,进行有机融合

不同学段的学生,对国学内容的学习应该有所选择。也就是说,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融合起来,需要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教育需要设定认知点。例如,在学习范围上,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对学习内容进行分布,呈逐级提升的状态。像一、二年级以记诵为主,选择《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音韵节奏感强、教育内容浅显、能够培养学生习惯的国学经典,融入班级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教育,以及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热爱之情。像三、四年级,选择《千字文》《增广贤文》等易于背诵,能够让学生轻松知晓典故的国学经典,学习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亲人等方面的道理,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像五、六年级,选择《诗经》《幼学琼林》等包罗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经典,了解文学、天文、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兴趣。这样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年级段确定认知点,为学生明确学习大纲或者目录,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结合班主任工作,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人处世的教育到品质精神的培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则就能达到井然有序、逐级提升地教育学生的效果。

(二)设定结合点,进行有机融合

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进行有机的融合,还需要设定结合点。也就是说,选取国学教育和班级学生管理、教育的契合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以价值取向为结合点,把国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班主任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盐铁论·非鞅》)、“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史记·李斯列传》)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富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选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民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等等。再如,以“道德规范”为结合点,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中的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准则,从孝亲、敬长、悌兄、信友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规范日常行为,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三)设置兴趣点,进行有机融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有机融合起来,还需要设定兴趣点,让学生在有滋有味中得到教化、受到教育。例如,挑选一些趣味故事,像“里仕为美”“节俭的季文子”“狐假虎威”“朱高炽阅兵”等,教育学生养成生活节俭、真诚待人等方面的美德。再如,选择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不知晓的国学经典,诱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强化学生探究意愿。还如,利用诗配画、讲故事、乐器弹奏、情景表演等方式,把国学内容的学习和班级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或者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优秀德育视频,利用音乐把古典诗词吟唱出来等。这些都是设置兴趣点,激发学生把国学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融合起来的好方法。

总之,国学经典从根本上讲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把国学教育和班主任工作融合起来,对于坚定学生的基本信仰与信念、传承中华文化的安身立命之道、发扬国学经典的“仁爱”思想、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素养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把国学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作用下,挖掘国学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让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散发出文化的芳香,勃发出国学所蕴含的精神和力量。

猜你喜欢
国学融合班主任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的班主任①
《融合》
破次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