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生物学课程中有诸多琐碎细小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全面的掌握和运用。但大多数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无法完全通过自身的努力总结和归纳高中生物学细小知识点。而相较于普通的教学理念而言,基于大概念的主题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教育研究学者加以重视。
所谓大概念,指的并非某一学科课本中所体现的概念或法则,而是指在进行某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呈现教学核心内容或大纲所规定的核心教学任务的概念。这一概念能够有效反映学科教学的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科教学的宗旨,让学生在正确的宗旨引导下,完成有关学习任务。大概念主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站在更高思维层次合理安排学科课程学习任务,以更为理智的方式进行人生规划。
由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更为贴合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大概念的理念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内容安排,能使高中生物学的教学更具系统性,更贴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大部分高中生物学课程知识都是在生物学的大框架下发展出来的较为细小和琐碎的知识点,因此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大概念教学理念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高中生物学课堂设计和内容设计应围绕大概念进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每个大概念都能够通过更具逻辑的表现形式来进行不同概念的串联,如大概念、重要概念及次级概念能够在生物学的课程体系中呈现出良好的三级状态,让本来较为琐碎的生物学知识以更具条理的方式显现。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中相应概念和定义的记忆和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构建生物学课程体系是很重要的,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在新知识学习和知识复习巩固过程中的压力,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达到更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长的限制,许多原本属于同一模块的生物学知识会被人为地“掰”成很多块,在不同的课堂上进行呈现,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路很可能会随着单位课时的结束戛然而止。而在下一堂课开始后,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知识,导致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衔接方面的问题,难以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教师需要做好课堂衔接,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在不同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其实是一个整体,这种连接要基于大概念教学理念进行推进。一旦这种连接得到了实现,原本生物学教材中的碎片化内容就可通过重新的排列组合,以更具系统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学生能够如同观看连续剧一般,顺利串联课堂的知识,这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都能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高中生物学教师要对学生现阶段的实际认知能力进行必要的考量,以更为贴合实际的方式来确立教学目标。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的大概念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相关课程的教学特性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如在教学“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这一知识点时,首先,教师可通过课本中的知识构建来进行可探究问题和任务的发布,让学生自主探讨为何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学生便会自主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让学生进行洋葱根载玻片的观察,借此来进行有丝分裂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与深入研究。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细胞生命历程的实际演变规律,尝试进行人体成长或衰老等问题的解释。这种层层递进、具有鲜明逻辑层次的教学目标设立方式,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相应课程知识的学习,并通过不断交流和讨论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要想在大概念教学理念下进行主题式的课程教学,教师就务必在正式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调整好学习状态,进行高效学习。因此,在主题式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调整好自身的学习状态,以更为专注的方式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课程学习。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便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理解课程知识的难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游客去溶洞等自然景观中游览的视频,借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摩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大多数溶洞中会安装特殊的照明工具,发出颜色各异的光。这些照明工具的存在不仅能够增添景观的艺术感,还能够促进溶洞内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师便可通过溶洞观摩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在大概念教学理论引导下,教师应以更具条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使教学内容呈现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大概念生物学课程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确定本次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梳理逻辑清晰的结构化知识体系,然后基于学生现阶段所具备的结构化知识储备水平,设计逻辑连贯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链的探究中进行深入的思索,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讨及实践活动设计等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确立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即让学生对“参与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充分了解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进阶性问题的提出,如“关于人体血糖调节激素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尝试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式地解答问题。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便可通过问题链的进一步创设,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上实践材料的运用搭建人体在用餐完毕后或运动后的血糖调节模型。这种模型搭建实践活动方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且深刻地认知本节课程中需要学习的概念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日常教学行为的优化和教学进度的调整,能够让教师在更贴合学生日常学习期待的状况下,进行大概念教学理念的运用,使主题式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向。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逐步改进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让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的评价手段成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能够使日常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得到全方位的评价,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我学习状态,以更为良好的状态参与日常的课堂实践研究活动,与同伴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针对高中生物学知识比较琐碎的特点,在大概念背景下进行高中生物学主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生物学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高中生物学教学呈现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