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邪理论探讨肿瘤形成的机制与治疗

2022-11-19 19:02楚瑞阁杨航
光明中医 2022年21期
关键词:风邪肿瘤人体

徐 婷 楚瑞阁※ 杨航

中医学说在解释肿瘤发病的病因病机、发展机制以及日后的诊断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前期的研究和报道中,多数专家学者多从寒邪、湿邪、火邪等方面阐述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而对于风邪这一无形之邪并未进行过多的探析与研究。本文试从风邪的角度来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以期在肿瘤发展的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和干预,减少有形之邪的积聚,抑制肿瘤的发展及恶化,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方向。

风邪致病历史由来已久,《灵枢·九针论》载:“四时八风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此后,历代医家对风邪的发病尤为重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华佗的《中藏经》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皆对风邪致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及补充,并各有发挥,增补其施治的药物,引领了后世对风邪的辨证论治的先河。

《灵枢·九宫八风》载:“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风受天地阴阳之气感化而生,催生万物,风气来无影,去无踪。致人生病则为风邪。前人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衍生阐述了风邪理论,而通常阐述的风邪,有别于内风,是属于外邪的范畴。邹易良等[1]也对风邪的概念进行了规范化的阐释,认为风邪通常是指外感之邪,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体感受风邪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恰当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首要因素,《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而在现代社会中,风邪也无时不至,比如:空调吹出来的凉风;洗完澡,未及时擦干身体就吹风扇。此时,皮肤腠理开阖,风邪往往趁虚而入,致人发病。杨梓等[2]认为,空调病的发病过程分为邪犯经络、邪入脏腑、 正虚邪恋3个阶段。张景岳说:“风之始入,自浅而深,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故为百病之长”。由此可见,空调病与风邪的发病过程极为相似。风邪常在,生活起居稍许不慎,即可感受风邪而发病。

1 风邪影响肿瘤的发病

风邪入里致瘤绝非单纯的某一个因素所能导致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风邪入侵,首犯皮肤腠理,《伤寒杂病论》:“太阳病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风邪初犯人体时所产生的症状,可以通过汗法、针灸等方式及时祛除风邪,邪去正安,人自然康复,若未及时治疗,风邪渐而入内,随着风邪的不断深入,其外感之性愈弱,最终,遇经脉皮骨肉及五脏而停,择虚处而驻,留邪之处,因人而异,《灵枢·百病始生论》曰:“是故虚邪中人也,始于皮屑,皮屑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伏卫之脉”,此时,风邪致瘤的病因病机仍未被完全阐明,难道伤风感冒没有及时治疗,就都要得癌症吗?显然不是,五脏元气的亏虚在肿瘤的起病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病机为本虚标实,与五脏皆有关联,但以肺、脾、肾三脏虚损尤为关键。肺朝百脉失利、脾脏生化乏源,肾脏温煦失司。五脏六腑濡养不及,气血津液不得通,瘀血、痰浊等诸多内生之邪壅积。人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或生寒,或生热,或寒热错杂,风邪携外来之邪与内生有形之邪相互胶结,加之起居不节,暴饮暴食,忧伤恼怒等诸多因素致气机升降紊乱、气血津液涩滞,阳气不行,瘀而搏聚不散,久而成积,最终形成肿瘤。

1.1 风邪影响肿瘤的转移风邪善行数变,游走于筋骨皮肉、五脏六腑之间,在游走的过程中,受脏腑之气感化,外风逐渐生为内风,内风挟痰、挟瘀,挟毒,或上扰清窍,或入侵脏腑,或流窜于经脉、皮毛、骨肉,所到之处,均受其影响。风邪所到之处于虚处成积,发为转移瘤[3]。在肝转移后期,患者往往会并发肝性脑病,出现神志昏迷,头晕、扑翼样震颤等症状,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描述相符。属于风邪影响肿瘤转移的范畴。风邪也会改变肿瘤所处的微环境。实体组织中较为丰富的成纤维细胞 呈惰性静止状态,但当其处被募集活化在肿瘤区域聚集时,可被外泌体介导转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 ,从而触发细胞外基质重塑,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4]。裴俊文等[5]认为,风邪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具有媒介传导的作用。在风邪促进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诸多学者认为内风是推动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始作俑者,比如贺用和等[6]的“论“风”与肿瘤转移”学说,而无有外风作祟,何来内风为祸,外风为因,内风为果,有因才有果,外风为根本,在肿瘤的转移发病中起着更为重要作用。

1.2 风邪入侵人体的部位《素问·太阴阳明论》云:“犯贼风虚邪者,阳先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上位。《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言人身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行周身,皮肤在外,为阳中之阳,首当其冲。而头为诸阳之会,居于高位,也易受风邪侵袭。借此理论,也可进一步解释了中晚期癌证出现脑转移以及皮肤破溃流脓的情况。张桥等[7]认为,肺虚风邪留恋为肺癌脑转移的病机,外风侵袭,触动内风,内外交应,风邪挟痰裹湿,上袭清窍,风直中脑络,积而成块。其二,人体自有营卫之气,运行于周身,发挥温养内外、抗御外邪的作用。外来之风难以凭空进入人体,必是循路而来。有学者认为,关节为人体经脉腧穴汇集之处,孔窍为人体与外界沟通之道,均属虚处,风邪逢虚则入,更易侵犯这些部位[8]。

1.3 风邪入里的脏腑《素问·风论》论述了五脏风的症状,其可说明五脏皆可受风邪,同时,可以发现五脏风的症状与肿瘤的表现十分相似,肺风之状……近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在临床中,肺部的肿瘤往往会对交感神经产生扰动和损伤,引起霍纳氏综合征,此时,患者会出现上眼睑下垂等相关症状,与“眉上”部位相近。《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烈,易亢易逆。外风、内风扰动肝脏,故风邪入里,以肝脏受邪最重。

1.4 风邪入里病机特点风邪为其他外邪致病的先导,《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曰: “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风为百病之长,《温病条辨》:“风也者,六气之帅也,诸病之领袖也”。六淫之首,为外邪致病之先导。外风直犯肺卫,肺者,腠理毫毛相应,同时,直中肌表,或夹杂其他五邪,由表入里,循经入内,暗中耗伤脏腑,并与痰、毒、瘀等病理产物,互相胶结,日久成瘤。总而所述,风邪致瘤的特点有:①由表及里,由外及内;②常常夹杂其他外邪。

1.5 风邪入里的季节风之肆弗,无阻不透,无时不有,而尤以春季为最,风气通于肝,肝于四季对应春季,春节生发,对应阳中之少阳。阳气变动发而为风邪,“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万物生发,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人体由冬季到春季,新陈代谢开始活跃,而残存在人身体内的肿瘤细胞亦开始活跃,加之风邪的加剧,春季也往往成为肿瘤转移、复发的高发季节[9]。

1.6 风邪与人体免疫相关风邪与炎症细胞因子有关,有相关研究发现,风邪的发病可能与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有着密切联系,正常时表现为炎症反应,异常时表现为免疫亢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抑制时免疫缺陷相关疾病,风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从细胞因子水平重塑免疫微环境[10]。

2 临床常见表现

2.1 瘙痒在临床中,瘙痒不仅仅简单地是皮肤病变,也间接地反映了脏腑的病变,此所谓有诸内必行诸外,瘙痒是风邪入里成瘤的早期症状,王三虎教授[11]认为,皮肤瘙瘁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也是恶性肿瘤减轻和恶化的晴雨表。由于症状较轻,很难与肿瘤相联系,风邪入内,风气藏于皮屑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泻,渐而逐渐入里。现代医学认为,当人体内出现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细胞能产生组织胺和蛋白内分解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上述物质可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进而引起皮肤瘙痒的感觉。由肿瘤引发的皮肤瘙痒的表现往往较为特殊,皮肤会出现非同寻常的瘙痒,但皮肤表面却无明显皮肤以及皮色的改变[12]。

2.2 疼痛疼痛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癌痛的发生与多种原因密切相关,肿瘤患者正气虚弱,正气对于人体的推动作用减弱,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气血凝滞不通,久而成瘀,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肿瘤患者气血精津不足,五脏不得濡养,不荣则痛。风邪善行多变,趁虚而入,疼痛多呈游走性疼痛,且部位不定。《素问·奇病论》:“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盲,盲之源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金匮要略·腹满寒疮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以上条文皆指出了风邪所致疼痛的病症特点是环脐而痛,攻冲作痛。

2.3 汗出恶风风性开泄,张志聪解释说:“风为阳邪,开发腠理,故多汗。风气伤阳,邪正不和,故恶风也”。同时,五脏风等风病多以汗出恶风为首要症状,汗出腠理开,邪气得以入内,而临床中,肿瘤患者也会不自觉出现汗出恶风的症状,往往与肿瘤患者气虚,以致不能固护津液,而长时间的汗出,津随气脱,又加重了这一过程。病毒感染也能引起肿瘤的发生发展,现代病因认为,EB病毒与B细胞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生有关,而在EB病毒感染的早期,往往以发烧、咽痛、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这与中医风邪犯病症状相近,早期的病毒感染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出现恶性转化,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13]。

2.4 过度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晚期肿瘤患者往往正气不足,五脏六腑皆虚,而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在治疗肿瘤基础病变的同时,会伤及脏腑经络,损其正气。风邪趁虚而入,产生相关不良反应。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素问·风论》有“风邪久居肌腠,若一旦内入肠中,则为肠风泄泻”,《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俞……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不化,多热则溏出糜”,则高度概括了这一机制,说明风邪侵袭人体首先犯于皮肤,邪气留连、久而不去则通过络、经、俞、伏冲之脉传变至肠胃,喻嘉言说:“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惟肠胃为最”。因此而发为腹泻、腹痛、肠鸣等症。盖因风邪内侵于肠腑,风盛则挛急,导致肠道痉挛,大肠传导失司,或有气滞于中、腑气不通,故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一说。脾胃大肠虚弱,风邪因而乘之,正邪交争,正不胜邪,发为肠风。风客肠胃,使其受纳、传导功能失常,水谷来不及吸收并输布于人体便从肠道泄下,故多发病迅速,常见泄下急迫,饭后即泄,完谷不化。临床治疗当以健脾温中为法,促进胃肠道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2.5 矢气在临床上,常见患者,吃完祛风药后,会出现出现放屁多的情况,陈修园在“人百病,首中风”条下说:中脏多滞九窍,风邪入里,里属阴。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邪气当从下为出路,通过后窍矢气排出途径,符合气机升降出入的规律。如《读医随笔》所言:“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同时,贾海忠教授发现,祛风药可以补益大肠,发挥顺肠通便的作用,对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8]。与祛风药促进人矢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理,患者外感风寒时,会出现打喷嚏的状况,此时,病邪尚在表,属阳,邪气当从上驱除。这是人体通过正气驱除风邪外出的一种方式。邪去,正复则安。

3 风邪入里肿瘤的论治

3.1 概述由于风邪犯病,病情变化迅速;风邪善动不居,涉及范围广;常与其他外邪相互错杂,病机错综复杂;个人体质各异以及风邪入里的情况不同;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术、放化疗后,过度损耗人体的正气,导致无力抵御风邪入侵。以上诸多因素,导致病情轻重差异较大。综上,对于风邪的论治应该针对风邪的特性以及重视对人体的脏腑功能出发,进行综合治疗,而不应只是见风息风。同时,本文试从御风、治血、息风这3个角度,着手考虑对于肿瘤疾病的辨证论治。

3.1.1 御风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等组成,本证适用于因卫虚腠理不固,感受风邪所致的表虚证。此方固表实卫,补中兼疏,寓散于收,托里固表,玄府开阖有度,诸药共奏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玉屏风散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14],袁琴等[15]发现,玉屏风散可以通过TSLP/STAT3信号传导途径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并可降低肝癌中VEGF的水平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以及转移。

3.1.2 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欲息风,先治血。《圣济总录》中“柔风”篇提到“血气俱虚,风邪并入”。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亦言:“人有劳伤血气,半身偏虚者,风乘虚入客于半身,名为偏风也……此由血气衰损,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故令偏枯也。风邪入侵五脏,扰气乱血。营卫气血失和,脏腑经脉失养,宜生血补虚;外感风邪侵袭肌表,易汗出,汗血同源,易致津血损耗,在祛除风邪时,不忘养血补血;肿瘤患者久病,多虚多瘀,或恰实邪入体,阻滞血脉经络,治宜用活血行血”。临床上常用方剂有很多,大八风汤、增损茵芋汤、续断汤、漏芦散等方剂[16]。

3.1.3 息风外风侵袭人体,可引动产生内风,内有邪风,气血经络紊乱,同样也可招引外风而为病[17],即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所言:“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招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若御外风,先定内风,此所谓攘外必先安其内。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平息内风当先治肝。临床上常用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镇肝熄风汤等。

3.2 针对风邪的相关中药

3.2.1 山药古名为薯蓣,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其功效不容小觑,《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诸虚劳不足,风气百疾,薯预丸主之”。《别录》中记载山药:“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山药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外可祛风,内可补虚。尤其是适用于因虚而受外邪的情况,此时,一味祛风,反而重伤阳气,山药味甘,行肺、脾、肾三经,甘味能补能和能缓,调补脏腑之气,发挥扶正祛邪之功。在现代研究中,许远征等[18]发现,山药多糖能够有效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速度,并改善机体免疫细胞的调节能力。山药提取物联DC-CIK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荷瘤裸鼠模型抑瘤效果最佳[19]。同时,祛风补虚的药物还有:稀莶草、桑寄生、何首乌等,这些药物在发挥抗肿瘤方面的作用,仍然值得思考与探究。

3.2.2 虫类药虫类药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常见的虫类药包括:全蝎、僵蚕、蜈蚣、蛇类等,虫类药物行善走窜,药力可通达四末,游走于筋肉皮骨之间,以搜风通经,活血通经。能够加强机体循环,增强代谢能力。虫类药多数有毒,可以毒攻毒,对抗肿瘤的生长与进展。其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甘能补、能和、能缓,苦能燥、能坚,辛能散、能行。黄钲凯等[20]推测,蜈蚣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γ、PPARα、INS等靶点,通过干预PPAR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癌症转录失调等方式,通过多通路、多途径发挥抗胃癌效应。药理学研究发现,全蝎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等多通路、多途径发挥抗癌机制[21]。而国医大师刘尚义也善用虫类药物,通经、祛邪、化痰、散郁,不仅能够治疗肿瘤基础病变,还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22]。

3.3 积极预防对于平素体格羸弱之人,应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加强保暖,在夏天时,适当提高空调的温度,避免冷热刺激。预防四季不正之风对于身体的侵害,《黄帝内经》对此也作了专门的论述:“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石然”。凡是与当令季节相反方位而来的风,都可称作虚邪贼风。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下,应减少外出,以预防虚邪贼风的侵袭。同时,顺应四季,改变饮食习惯,进食当季蔬菜瓜果,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熬夜,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抵抗风邪的侵入。

4 小结

当下,对于肿瘤病因病机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风邪在肿瘤在早期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对于肿瘤的早期预防和防治有着积极意义。论治风邪,应注重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统一,在治疗时,以综合治疗为主,并应始终注意培护正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抵御风邪的入侵。注重对人体脏腑功能的保养与恢复,心泰安康,阴阳平衡,也将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日后,还应不断努力,通过临床研究不断探索和完善“风邪致病”理论,深入剖析其机制,并作为以后防治肿瘤的一个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使得临床用药针对性更强,更有效、更精准、更具有靶向性。

猜你喜欢
风邪肿瘤人体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人体冷知识(一)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人体可笑堂
滚蛋吧!肿瘤君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人体可笑堂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人体运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