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小学科学是新课改后新兴的一门课程,是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门学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探究是建立在广阔的生活场景中的。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题是观察和探究实验。科学实验通过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促进他们科学态度的发展,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够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由此,科学的核心素养是学生能自己观察认知周围事物和环境,引发思考,最后以探究活动寻找其本质和规律。
现今的小学科学教育,为了跟从《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侧重科学态度的养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2]。教师已经认识到应在课堂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探究而探究,或者为了延续课堂的下一步而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并未真正参与整个探究式教学。
在听课中,一位教师在教教科版科学五下《摆的研究》时,导入仅仅是出示单摆,简单复习上节课知识点,然后询问学生关于两个摆快慢的猜想。学生提出很多猜想:摆的长度,摆的重量,摆的高度,摆的材质等等。但教师并未顺此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想,只是生硬地描述有些猜想不对,不值得探究,然后开始今天的两个实验,摆的重量和长度对摆快慢的影响。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有些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至少可以用些实例和简单演示来排除那些不适合课堂研究的猜想,或者教会学生分辨比较适合或值得他们研究的猜想。
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更不是满堂灌,实际上学生也有许多想法,也许有些想法不切实际或者课堂中不适合去研究,那教师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将学生拉回正轨,而不是生硬地继续自己的课程安排,有时精彩的科学课往往就是体现学生自己的想法,研究学生真正想研究的内容,我们应该在真正的科学探究课堂中尊重鼓励学生的想法。高佩也在文中强调实施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要明确其指导思想,明确科学课程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单单只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3]。
因此我在教《摆的研究》时,导入选择了学生居住小区的秋千小视频,问学生几个小朋友玩秋千谁更厉害?大家纷纷发言:秋千荡得高厉害,秋千荡得快厉害。我顺势而问:“那为什么一个小朋友快一个慢呢?秋千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哪种器材?”有部分学生猜测:秋千也是荡出去荡回来的,有点像我们的单摆。我此时拿出一个做好的单摆,演示一下表示肯定,秋千确实有些特征像单摆,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摆为什么有的荡得快,有的荡得慢。
学生能提出很多猜想,比如摆的高低位置不同,摆的材质不同,摆的轻重等。我把一些不值得探究的挑选出来作为课堂直接演示给大家看,确实没有可比性和研究性,大家自然而然地跟着我的思路继续探究摆的重量,摆的长度。
大多小学只有两三位科学教师,常常一个人任教7~8 个班级并且跨年级教学,一周课时有时多达18 节,上课渐渐变成完成任务,这种情形下的科学探究课质量自然也无法达到我们期望值。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问个究竟,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或相关事务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4]。因此我认为可从学生角度着手,尽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强化学生实验的自主性,鞭策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这样做课堂效率将变得事半功倍。
任教教科版四下第二单元《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会自然地认为只有金属是导体,其他都是绝缘体。我不急着告诉他们具体概念,而是从身边最熟悉的文具开始一一询问,橡皮铅笔是导体吗?怎么向我证明他们是导体呢?学生会说试试看能否导电。我继续追问:“电流是看不见的,怎样知道电流是否经过橡皮最后回到电池里,将电流流动变得能被眼睛看见。”有部分学生马上想到在电路中加一个灯泡,如果电流流过灯泡回到电池里灯泡会亮起来,这个构想跟教材中要求的“电路检测器”不谋而合。
我继续鼓励他们的想法,并加以完善,组合出合格的电路检测器,由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小灯座、三根导线组成。学生甚至都能提出要先进行自检,以防电池没电或小灯泡、导线损坏。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我们的文具、生活用品就能判断出这些是否是导体。因此我没有完全固定他们的检测范围,我给他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电路材料,可以先拼装电路检测器。然后我告诉他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自选材料,检测完文具后有时间的小组,可以让小组长到讲台右侧领取自选材料,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学生的实验热情更高涨了,不仅大多小组提前完成了实验,也完成了自选材料实验,甚至尝试检测人体,杯子里的水是否是导体,得到了更丰富的实验结论和科学思想。
做实验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复制老师的操作过程,而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做实验,甚至能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这才是真正的探究实验,是科学的核心素养,也是我希望学生能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薛宁在文中提到科学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因此在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上要更加侧重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要在课堂上做足实验,带领学生多进行实地考察,鼓励课外阅读,布置开放性作业[5]。因此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实验成效是我一直在追求并努力的。我在学科内容安排上尽量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边生活的,让孩子从身边的事物,从观察、测量和认识事物的属性开始他们的科学学习。
大多年轻教师上公开课时为了万无一失,会亲自演示实验怎么做,会出示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这样的实验探究课实际上是教师的展示课,没有学生自主的灵魂,我也不相信学生能在这样一节完美的课上得到应有的科学锻炼。我们要相信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会有一部分学生真的能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如果巡视中发现错误较多再统一演示重新实验。
任教2017年教科版一上第一单元《观察叶》时,面对一年级学生学会用身体五感观察,学会借助放大镜去观察,是非常考验教师教学理念和设想的。为此我没有急着教他们怎么观察,而是询问:“我现在给你一片银杏叶,一片柳树叶,你想怎么观察比较他们的不同?”学生能尝试着自己说出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这些方法。当我真的发下去这些树叶的时候,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树叶的正面和反面还有许多纹路,越到边缘越细小。这么细小的纹路可以借助什么看清楚呢?家中有老花眼长辈的学生能想到可以用爷爷奶奶的放大镜。我继续问:“放大镜该怎么用?是离树叶越近看得越清楚吗?我把放大镜也发给你们,请你们试一试怎样用放大镜放大树叶上的纹路。”学生在自己动手尝试后能发现两种方法,第一用放大镜靠近树叶,但不能完全贴在树叶上;第二用树叶靠近放大镜,也不能完全贴在放大镜上。这与六年级教材中对放大镜使用的指导要求非常接近,因此我尽量减少自己的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实验,他们也能发现实验的方法和奥秘。
综上所述,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学生在参与各类探究实验中,能运用身体五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将问题深入研究,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而探究实验最终用于验证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无形中在学生日常生活里渗透科学意识,让学生慢慢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生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身边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综上所述,良好的科学课堂应从“走心的实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