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构建

2022-11-19 15:46黄桂鹏
小学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阶段信息技术能力

☉黄桂鹏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标准逐渐提高,且受到信息化、科技化产业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因其对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期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当前教育理念转变,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递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也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素养。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细致化论述。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全面开展,这是可喜的。但是低效教学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导致课程教学的整体节奏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时设置不合理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了探究学习欲望,但是学生日常接触这一学科知识的机会较少,而且信息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学生不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在信息技术知识探究过程中,小学生多半会局限于课堂学习阶段,课余没有时间去系统性地学习[1]。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来看,学科教育对文化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是一种副科的状态,所以课时设置就相对较少。通常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周一节,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未能掌握系统性的理论知识,那么教师便很难实现课程的全面把控,也会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考验着学生个人的技术能力,学生如果理论能力较强,需要上机实践才能保障学习效果。一周一节课且设备条件不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提升自我的操作能力便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果信息技术课被其他教师挤占,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将暴露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教学设施落后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硬件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阶段硬件不足,就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学生能够接触电脑、电子设备。但是学校微机室的设备落后,甚至会出现几名同学一台电脑的情形。如果不同年级、班级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只能走进一个微机室,那么大多数学生只能在教室上自习或者理论课,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三)教学模式单一古板

信息课程内容往往是抽象的,初学阶段很多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兴趣发展会面临诸多问题。在小学生学习与实践阶段,了解网络知识,比方说使用文档、表格等软件,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困难的。这种模式化的理论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心态出现变化,最终学习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良好的兴趣和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原动力,强化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条件。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阶段,有良好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望,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就会不断提升,学习效率也逐步提升。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学生能够强化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意识。

(二)强化学生信息素养

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期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科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是延伸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从实践来看,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文化活动。教师在社会道德以及伦理价值改变的过程中,能够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积极参考。信息技术发展会影响文化的生成以及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围绕技术能力出发,那么就会脱离文化发展的诉求,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会面临诸多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技术教育理念,并渗透到文化发展层面。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极为关键的。信息相关的法律、道德、人格发展,也是高效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强化学生的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道德观念,学生未来就能够抵制不良信息,拥有自我判断能力,对个人成长有积极作用。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经过教师的指点之后,会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通过大胆的尝试,找到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科学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我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实践探究阶段,能够找到一些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在质疑以及解疑的过程中,发现意识逐步增强。可以看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一种操作技能,对软件应用也会有新的认知。

三、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举措

(一)优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

教师要建立高效信息技术课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由于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感觉新奇、有趣,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之中,那么课堂教学策略将得到优化,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升。教师组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阶段,通过创建情境的途径,利用语言引导、图片设置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唤醒想象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从一种被动状态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学生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在强化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技能,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不断提升[2]。

教师在讲解智能家居这一类知识时,如果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实践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体验之中,更好地回忆并认识智能家居。教师可以播放智能家居的宣传片,学生能够看到人们在进入居家环境之后,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通过手机操控。比方说一进家门,阳台窗帘会打开,热水系统会启动,以及进门之前会有人脸识别系统等,这种智能家具体验,能够极大地便捷人们的生活,保障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设置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化管理的目标,以及关于智能家居的应用,学生有怎样的新奇想法。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会得到提升,对智能化的产业发展也会有良好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通过计算机模拟方式,去感受虚拟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对智能家居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会明白课本教材所讲解的主要内容,大大提升学习能力。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实践研究表明,如果小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获得多重的感官参与,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之下,网络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不同的资源表现形式,通过更为直观、形象、贴切的内容呈现,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所以教师要想让课堂更加高效,就需要优化应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主题之下,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简单的方法,去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并尝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在机器人相关知识探究阶段,教师要认识到机器人其实就是信息技术融合的载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基础概念,分析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那么学生就能认识到科技的影响力。为强化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比方说播放《机器人总动员》这一影片的片段,设置一个趣味化的课程导入,课前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的模样……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探究学习阶段,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机器人不同图片、应用功能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对机器人的特点就更加了解,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机器人,在后续学习机器人发展历程等知识,判断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阶段时,也能够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三)优化教学方法,保障教学效率

利用有效的方法发展学生兴趣,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会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达成教学目标,需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阶段,要探索创新实践的途径。当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并增强师生互动,高效课堂建设的目标就能够得以实现。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教学法,也可以是自主探究法,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强化自我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阶段,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互相帮助、相互激励的目的,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教师后续再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合作探究情况,帮助学生分类并总结知识点。学生在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在讲解电子贺卡、电子邮件相关知识阶段,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告知学生在节日来临之前,应该制作贺卡给自己的好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感触,能够不断发展自我兴趣,实现认真学习的目标,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不断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讲,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一些办公软件以及幻灯片的制作,最终的成果比较理想,但是过程很难坚持。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分类以及优化,善于发现优化教学导入的环节,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率。

(四)实现差异化培养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在信息技术教学阶段,为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认知等有所不同,信息技术教学也要应用差异化的方案,最好是能够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教师日常要对学生足够了解,积极互动交流,探索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照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情况,应用差异化教学方案。

如果在教学实践阶段,教师发现学生兴趣不足,就需要做好学生兴趣培养,让学生尽快回归到课堂学习中。如果学生的能力不足,那么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期间,就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过程,而不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突出,教师要给学生设定发展目标,拔高学习的难度,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并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建立,大大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兴趣引导,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利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建立高效课堂,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阶段能够掌握主动权,不断提升科学素养,有利于未来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阶段信息技术能力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