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琴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以文本为基础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发展。品读文本可以让学生读进去、走出来,深入浅出地化解一切知识难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品读文本,而读什么、品什么,需要教师恰当指引。
针对中高年级的学情,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品味字词、情感以及文本思维和品质。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品读机会,帮助学生利用文本知识朝着更深广的语文领域探寻,如此才能使文本发挥出它的指导作用,进而唤醒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小学语文文本内容的选择上,编写者精心选择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发展非常有益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一起感受字里行间的语言味道,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魅力。而细读厚文本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与作者对话,并在与作者的强烈情感共鸣中寻找内心情感的认同[1]。打磨文本,需要时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地思考文本的每一个字词,并细味这其中的深意,提升审美素养。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品读字词、小组合作品读、师生共读等形式打磨文本,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奠定根基。
例如在《走月亮》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月夜散步的惬意和满足。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语言之美。“同学们,在这篇文章中,你们有没有自己欣赏的词语或者是句子呢?将其勾画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它美在哪呢?”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审美情趣被唤醒,很多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比如“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就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淌的那种温情。再如“可爱的小水塘”这样的表达,也可以唤醒学生的童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亲近,感受到在这样的美景中沉醉的画面。
赏析字词,用文本的思想指引自己的学习,这需要学生与文本亲切对话,在对话中不断生发对阅读内容的情感共鸣。在学生赏析字词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关注其自主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从而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品读,品什么?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要品的便是那份情感,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都是我们要探究的内容。品,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品,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的思想认知。语文学科承载着育人的使命,文本阅读只是语文学科的冰山一角,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看到其中蕴藏着的精神财富?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情感呢?
实践中,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其中的情节、细节等方面发掘情感自主品悟。情感是连接作品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文字中寻找情感的依托点,这样学习才会有成效。
例如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体悟这篇童话故事的思想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品读思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同学们,五粒豆子中,你最喜欢谁的经历,或者说你觉得哪粒豆子的经历更加值得我们敬畏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探究热情高涨,他们会积极感受这五颗豆子的经历,细细地阅读,仔细对比,并在深入对比和赏析中,看到第五颗豆子值得尊重的经历以及它身上的高贵品质。奉献他人又何惧艰难困苦,这是第五粒豆子告诉学生的人身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学生感悟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主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列表格,谈经历,谈感悟,这样学生的思想也会升华,感悟也会更深刻。
品味情感,深悟文本的思想价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精神依托,唤醒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品读中完成自我的精神成长。教师则应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点燃思维之火,畅享精神之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其形式,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在学生自主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文本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好的文本结构可以使文本的美感增强,助力学生建立审美意识。
帮助学生关注文本的结构,也就是帮助学生在研究结构的同时与作者创作历程契合,这也在无形中使学生的脑海中对于创作的思路有了全新的认识,思维也越来越顺。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自主讲述文本的行文思路,促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这样一来,课堂中也多了一份学生独有的思考。
例如在《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结构,并在品读文本结构的过程中熟悉此类科普说明文体的创作思路,掌握类似题材的写作方法,进而将文本的学习内容扩大延伸,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同学们,请大家自主阅读这篇文章,你们能不能将这篇文章的结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呢?看看它的行文布局有何特色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会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可以融入学生的学习情感。发现问题——再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这便是行文思路。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复述这篇文章的内容,讲述从飞机都蝙蝠的行文思路,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复述中能够获得清晰的思路,得到有效的信息,促进思维发展。
品读结构,不容忽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是如此[2]。教师要给予学生机会,比如让学生讲述思路,理顺思维,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深入,最终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体的行文思路和写作特色。
品读文本,要读的不仅是一种思想和品质,更是对生活的指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看到与之相关的更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将文本读厚。
在拓宽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选择与之适合的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化解学生的思维难题。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内容、文本作者、体裁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多向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在品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以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拓宽思维空间,让文本的外延性更强。
例如在《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敢探索,为学生的学习打开新的思路。
首先,可以通过文体读厚文本,将神话故事的创作特点以及写作内涵作深入的分析。其次,教师可以从本文的思想主题延伸开来,使学生们能够懂得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再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故事中,有没有想到与现实有关的情节?”最后,请学生畅谈阅读的感悟。这样,学生便可以将文本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进行有机的联系,也可以使学生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打开思维方向,寻找一切与文本有关的信息,这样的学习充满着未知的可能,也充满着深厚的情感色彩。
教师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这样的空间,使学生畅所欲言,这些宝贵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将成为本篇文章学习的重要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品读文本,让文本阅读更深广,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将思维打开。因此,在文本探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要关注学生在思维拓展过程中的情感参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的基础性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文本为依据,使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无论是学生品读文本语言,还是品读思想情感,教师都须要做出科学的指导,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深度研读文本,为学生的品读奠基。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品读字词句、情感、结构和思维等方面展开课程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