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视与剧场在相声表演地点上的兼容性

2022-11-19 12:46辛业东甘肃省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团
艺术品鉴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剧场艺术

辛业东(甘肃省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团)

一、探索电视与剧场兼容性的必要性

对于演员来说,要想更好地在舞台上发挥出自己的表演魅力,就要充分地熟悉表演地点,这样才能够在相声表演过程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减少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也可以尽量避免突发情况的发生。因为不同的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不同,所以现场观众和荧幕前之间的观众对于同一场相声表演的感受和氛围有所不同。电视剧场是心理剧场和物理剧场的结合,电视舞台上的相声表演,首先,应当在现场与观众达成热烈的互动,通过手势、声音语调的变化来吸引现场观众的注意力,让现场观众更加地投入到观看欣赏当中,营造良好的现场氛围。然后,在此基础上也应该构建和电视屏幕前观众之间的友好联系,这样才能够不断适应电视舞台的表演特点,吸引现场观众和荧屏观众的共同注意力。

(一)相声发展存在的问题

过去,大部分相声演出都倾向于在剧场进行表演,因为可以近距离与观众进行沟通互动,让观众感知到演员的真心,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在电视上表演相声,许多观众和演员都存在一定担忧,认为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无法充分地发挥出相声表演的精彩性,隔着屏幕会淡化表演的情感和声音,减少艺术特性。虽然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太过于片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不能故步自封,将电视和剧场这两种表演地点对立起来,而是要尽可能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兼容性,使相声表演范围扩大化。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相声表演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相声表演在现代传媒时代当中取得更大的突破与发展,获得更多的受众群,演员应该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找到电视和剧场中表演的兼容性,并且不断调整适应,发挥出最佳的表演效果。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演员没有意识到电视与剧场等表演地点在相声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性,思想过于片面,只注重自身水平素养的提升,而忽略了与周边环境建立联系,导致许多演员在舞台上无法尽快适应或者说是表演者无法更好地将自己的意图和主旨感情传达给观众,从而导致出现表演效果不佳的情况。

(二)新时代的相声发展需要

古老的审美文化能否经过电视的传播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大众娱乐传播作为经典流传下去,成为现代群众娱乐文化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能否在电视表演当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否建立一种新的观影模式,能否在传授的时候赋予一种审美力和亲和力,而对于相声表演艺术来说,亦是如此。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传播媒介逐渐涌现,而电视正是随着时代迅速发展而催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表演媒介,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能够扩展观众数量,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因此,我们不能过度的消极回避,而是要积极适应新的传播媒介,这就要求演员自身加强对自己的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表演的时候不断进行心理调整,同时也要学习表演和说话的技巧等理论知识,争取能够在电视这个虚拟的剧场当中培养好自己的“感觉”,拉近与屏幕之前的观众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相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更长久的生命力,促进传统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

二、荧幕让演员与观众产生疏离的原因

现场是艺术审美的重要观念和分析方法,这一点对于视觉艺术审美尤为重要,并且现场的效果还说明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否深入,因此,在戏剧相声的表演过程中现场展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场是连接观众与演员的直接平台,如果可以良好地发挥现场的作用,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对于演员来说,电视剧场即使心里的剧场又是物理的剧场,主要是由于电视剧场,让观众和演员之间跨越了心灵和空间的约束,达到了灵魂的沟通,这是困扰电视相声的表演无法拉近与观众距离的主要原因。

就以电视荧屏前的观众为受众群体而言,因为电视屏幕的无形之强的格挡让观众和演员失去了在剧场中直接互动交流的机会。就荧屏观众而言,演员无法拉近与现场观众的距离,电视荧屏传播能较真实保留演员的表演效果,但是电视传播也会让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也就是说,如果相声在演出过程中可以得到现场观众的认可,那么一定也会得到电视观众的认可,反之亦然。对于作品而言,若作品的质量不高,那么观众反馈给演员的也是不好的回应,比如,现场观众在节目表演时昏昏欲睡、忍受煎熬,在一定程度上,现场的观众就是电视剧场观众的代表,所以在相声演员的表演过程中必须要以更大的精力去面对现场的观众,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到相声的魅力和表演的具体内容,同时,还要积极地开展各项互动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带动屏幕前的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因为电视转播过程中出现了双重的观众,而演员为了得到屏幕前观众的认可,必须要加重表演的比重,就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电视传媒的具体特点,但是双重的观众现象会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失去自我,最终导致相声在表演过程中缺乏特点而被观众所仪器,因此,电视传播对于相声艺术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给相声演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比如,说在电视台节目录制的过程中,节目组为了保证现场的效果,就会特意安排一些现场观众进行鼓掌,在后期还会设置假的鼓掌声音和笑声,这时候就会导致笑点与笑声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上,这会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受到尴尬和不愉快,甚至会让观众出戏,因此,这种形式与相声艺术的发展规律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相声艺术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相声艺术倒退和丧失。

三、电视与剧场在相声表演上的特性分析

戏剧相声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有一个双重意识和两个自我,这主要是由于在决策定位和表演关系的确定过程中,必须要深刻地融入角色过程中,而表演的方式也要根据表演的时间,地点和表演的剧情来确定。表演是将演员和观众之间距离拉近那种方式,通过表演这种形式,可以与观众产生现场的交流和互动,但是在电视屏幕前相声的表演会面临现场荧幕双重观众的三度创作,这会导致电视剧场中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就给演员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而相声的三度创造,主要是指相声从文案作品变为舞台剧的演出,然后再通过屏幕来沟通演员和观众,因此,这称为三度创作,但是,在戏曲相声三度创造过程中,又增加了一度创作,主要是由于相声演员除了要构建好与现场观众的关系之外,还要与电视机前的观众构建相应的关系,这个难度就更大了,在《中国相声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因为相声表演区别不是很大,相声的演员、表演是不太能抓住观众眼球的,演员的表情、动作、色彩不太经得起看,一般是演员以怪取胜,但是电视的出现不仅让相声的三度创作减弱,还拉大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在相声界中现场观众与电视荧幕前观众的区别是,相声演员把荧幕前的观众当作是第三度创作的目标群体,虽然这很容易被理解,但无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是著名话剧演员梅兰芳都是无一不是舞台剧场表演的佼佼者。剧场相声表演是现场表演给观众看,与观众互动,表演时演员仅是需要观众认可,获取观众的掌声与欢呼,但是因为电视行业的发展和摄像机插足,让相声演员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堵无形之墙,观众虽然能通过这堵墙看清相声演员、听到演员的声音,但是这堵墙让演员和观众都是丢失了现场的感觉和氛围,没了现场的距离感或者生活观演,距离就变得非常微妙。

四、现场是演员连接荧屏观众的纽带

相声是一门具有语言特色的艺术,这门语言艺术要求的基本功就是说、学、逗、唱。近几年来相声界为了满足电视荧幕前观众的观看需求,大力提升了演员的说、学、唱的表演能力,尤其是在物理剧场时发挥唱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在相声演出过程中并不只是演员的个人才艺展示,还包括要让观众笑起来,在传统发展过程中,相声本来就是一种以取笑逗乐为目的的艺术形式,这也是相声在发展过程中四要素的基础,也是一项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其他三要素都是为这个基础要素服务的,如果逗的占比少,幽默性不高,那么相声就不能称为相声了。

由于电视转播毕竟存在一定的空间限制,演员的很多小动作或者微表情不能很好地通过电视屏幕进行抓取,所以这就给相声演员的表演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果相声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缺乏专业性,那么,观众就不能对剧场中的节目产生深厚的情绪,同时也会导致观众和演员在心灵交流上的障碍。这就要求相声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要达到观众心灵的二者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节目的演出效果,而对于屏幕前的观众而言,现场观众也是演员中的一部分,他们与相声演员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通过相声艺术的表演来看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演员不止要做到眼中有观众,更要做到心中有观众,通俗地来说,就是眼中的观众跟心中的观众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现场的观众沟通和交流,才能够引导现场的观众产生更好的情感流露,才能够保证屏幕前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全方位地感受到相声小品所表达的具体情感,如果相声演员选择脱离现场观众而单纯地去追求电视屏幕前观众的节目就像是空中的楼阁,虽然宽广开阔,但是也会因为缺少了第一层楼而无法站稳脚跟。

相声作品也是商业作品当中的一种。首先,从商品的传播角度来说,可以把现场的观众作为艺术的欣赏者,把屏幕前的观众称之为受众者,这两者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娱乐和观看演出,而后者则有可能致力于相声表演艺术的传播;其次,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角度来说,现场的观众还充当了参与者,对于屏幕前观众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急需妥善处理好相声演员和观众的密切交流互动问题。当前,在相声界有一个非常主流的观点是让相声表演回归传统剧场,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相声演员在和观众的交流互动中,可以达到不断提高和完善节目的质量,促进相声表演水平的发展。提出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问题在于相声表演不回到剧场,在电视台上也同样是可以与观众展开互动式的交流,前提需要相声演员在心理上克服和观众建立联系幻想,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个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贴近,也可以是形式上的新颖。

五、剧场与电视表演的比较及相关链接

新媒体技术以及电视的发展给相声的传播无疑带来了一条新的渠道,而且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声演艺事业的发展,但是相声和电视在本质属性上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毕竟两者是由两种不同的语言所构成的文化载体,但人们在具体接受这一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最关注的内容就是艺术形式的变化。观众去听相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休闲,那么在电视播放过程中,相声演员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让观众从中获得欢声笑语,但是由于文化载体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要尽可能地减少两者在形式上的变化,如果相声在电视上的表演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相声的具体作用和功能就会得到稀释和弱化。

电视相声表演与剧场相声表演,实际上都是相声表演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通过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相声事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两条道路并进,既不能忽视电视相声表演的发展,也不能忽视现场相声艺术表演发展,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并不明确相声与电视这两种艺术形式。实际上,在电视相声的发展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应该是相声,而电视只是相声表演的一种表达的方式,其实另外一个方面也需要值得重视,相声电视的表演过程中,电视不只是单纯起着一个记录相声表演的工具,同时也淡化了相声表演本身与电视镜头之间的关系。电视相声表演在一定基础上保留了自身的独立性,并且运用电视发展的优势,对相声表演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了充分的传播,可以通过摄影机不同的视角对相声语言进行升华,而相声电视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电视艺术的美学功能,主要是以相声表演为题材,然后通过电视表演过程中的各种手段以及后期的剪辑给观众讲述一个相声故事。虽然在上面也提到过电视表演与剧场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差距,电视表演很难将表演者的情感带到观众的心中,很难感染观众,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电视相声表演形式给了我国居民更多的选择,丰富了我国居民在娱乐过程中的方式,并且我国学者还指出,信息的传播媒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作为一种信息艺术,需要有充足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才能够保证信息艺术未来的发展,而电视艺术就可以很好地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播,达到了信息化时代下所要求的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是在相声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剧场表演与电视表演相结合,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通过现场观众与相声演员的互动来感染电视机前的观众,目前来说这种方式在我国多种表演过程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六、结论

相声作为传统的审美文化,其是否能被广泛传播和成为当代大众娱乐文化之一的关键就是,演员要在心理上克服摄像机这堵墙的位置,探求电视与剧场在相声表演地点上的兼容性,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观演模式,赋予文化传播的审美亲和力。同时,面对新时代的传播媒介,相声演员必须在表演上做好调整,不断培养在虚拟剧场中的剧场感,只有这样不断地适应传播媒介和虚拟剧场的变化,才能促进相声在电视与剧场中的发展更加繁荣,推动相声这门传统语言艺术在新时代的传媒技术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剧场艺术
纸的艺术
开心剧场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新媒体广告传播形态及表现拓展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