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建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的重点不单单是提升学生成绩,还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认知,同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要对培养策略进行研讨。本文以初中历史为例,对相应培养策略进行全面阐述。
通过对历史进行学习,学生能对历史长河中包含的璀璨文化进行感受,有助于发扬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等。此外,通过了解历史事件,学生可以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并以历史的眼光对当下事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显著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是历史教学的目标。学生应在特定时代背景中思考历史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史料研究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
初中历史中包含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学生对该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有助于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与教师保持良好互动,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变革,使上述目标得以实现。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其教学的重点依然是提高学生成绩。这样教师就会按照考试内容或大纲,传授给学生相关历史知识,只关心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该方面知识,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或学习状态,甚至认为课堂互动浪费时间,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此外,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布置大量课后练习的形式,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但这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甚至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2]。
从相关研究中可知,部分初中生未对历史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掌握,通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由于对历史事件缺乏深入分析和理解,学生无法对历史的深层内涵进行有效探究,在学习历史事件时,无法形成自身独到的历史见解。此外,不同学生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教师用统一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就会导致知识无法有效传递,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有效掌握,继而无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历史教学中可知,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该方法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未给予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也未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产生正确的认知,也就无法有效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导致教学课堂效果不断降低。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不足,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惰性[3]。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存在,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有助于其独立完成任务。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投入课堂中,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知识能够进行有效传递。教师要不断拓展学习资源渠道,并全面掌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及心理特征,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教师能够获取大量资源,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在特定情境之中,教师可利用趣味性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外,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从网络中找寻科学适宜的资源,将该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该资源可以是动画视频,也可以是图片资料,这有助于形成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对“秦王扫六合”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先播放视频内容,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效掌握秦王所采取的谋略;也可以组织开展角色扮演类游戏,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展开联想,重新编排全新的故事,并扮演七雄争霸中的各种角色。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
初中阶段的历史不仅包括发生在我国的各种事件,还涵盖国际中发生的大事件,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这些知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指的是将事件放在特定时间进行分析,并利用历史纪年或历史大事件年表等方式呈现,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时空线索。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制作思维导图,能为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提供助力。首先,明确思维导图的清晰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脉络有清晰认知,以此使知识得到有效传递。因此,思维导图的清晰性相当重要。其次,在思维导图中穿插一定的图片或表格等,增加思维导图的丰富性[5]。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例如,在教学“繁荣一时的隋朝”时,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提前分析和解读,找寻隋朝统一以及灭亡的具体时间段,如杨坚在公元581年创立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时间始于公元605年等。教师根据历史事件时间来构建时间图表,将事件内容、发生时间及事件中的人物等填入图表中,向学生展示该图表,能使学生全面掌握隋朝统一到灭亡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不断增强。
学生以大量阅读的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或对文献中的部分事件进行重点分析,能有效获取历史表现中的意义。所以,教师要辅助和引导学生对历史相关的核心期刊进行重点阅读,以开阔学生的眼界[6]。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围绕历史问题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对不同领域中历史事件的研究方法及核心资料等进行全面总结。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身感兴趣的文献进行大量阅读,在丰富自身阅读量的同时,为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基础条件。例如,在教学“辉煌的隋唐文化”时,教师要对涉及的课外资源进行选择和分析,并将适宜的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对该资源进行阅读,了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背后的事件内容或意义,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助力。
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以趣味十足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创设对应的情境,通过情景式教学有效传递知识。由于当前面临的学业或考试压力相对较大,学生缺乏深入理解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时间,这不仅使知识无法得到有效传递,还会明显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7]。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要对情景教学法进行科学应用。教师可将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外传等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传递知识;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创设对应的情景,让学生在该情景中扮演对应的历史人物角色,从而对事件内容产生深刻认知;还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新解读,将自身的理解或想法融入其中,利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历史事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大一统的汉朝”为例,教材从多个角度对汉朝大一统的措施进行概括,如政治经济方面。学生要对多民族统一的意义进行掌握,并认识到民族统一的必要性。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英雄情结,因此,教师可以代入汉武帝的角色,让学生思考“如何平衡局面稳定朝政?如何面对强敌的不断侵扰?”等问题,多方面详细探究,以此来有效吸收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来影响学生。教师要有效适应现代化发展,并对自身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在全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完成相应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正确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全新的知识、理念、方法,让自身能够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除此以外,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甚至将考核内容与晋升、绩效等挂钩,使教师加强对培训的重视,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为了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去相关高校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与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也可以为教师开展对应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对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掌握,同时增加一定的实际操作,让教师试讲,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其中,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基础条件[8]。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应用的方式要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首先,教师可应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或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按照学生的能力及基础来设置差异化教学方式。如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无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资源,要将教材内容当成重点,同时为学生设置基础性练习,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并对历史的意义产生正确认知,以此来使自身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增加课外的内容,使此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基础条件[9]。其次,教师可以有效应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抛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学生之间输出不同的观点和理念,通过思维的碰撞,能产生多元化理念共存的局面,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对教学内容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实施一定的实践活动。历史学科中蕴含强烈的人文色彩,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感知历史的底蕴,并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教学“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一鸽也不能少”片段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同时制订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以该片段的感受为主,让学生谈谈对祖国统一的感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可以让学生对该问卷内容产生全新的理解,并有效掌握教材内容,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显著增强[10]。
从本文的论述中可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使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中的重点。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要想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要有效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或设备,丰富自身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正向影响。教师重点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使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或价值充分凸显,有助于全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