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红英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只有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下,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能拥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质。但是,随着离异家庭数量的增多,有些家庭中的学生内心受到严重的创伤,他们的心理、观念、品行等方面都会发生改变,变得自闭多疑、过分敏感,产生轻微心理障碍,把自己封闭在“硬壳”里,甚至可能终生摆脱不了这种阴影,出现报复、敌对和犯罪等行为。因此,教师要秉承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理念,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入班集体。
离异型家庭学生经历了父母婚姻破裂和原生家庭解体,内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逐渐失去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些孩子甚至会抽烟、酗酒,这与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直接关系。有些离异家庭中,家长自身也会出现消极厌世的心理,情绪多变,在无形中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使学生变得更加消极、焦虑、无所适从;还有些离异家庭在家庭关系破裂后,生活变得更加艰辛,很多单亲家长迫于生计不得不长期在外漂泊,很少有时间陪伴、管教孩子,导致学生孤僻、自卑、脾气暴躁、易冲动等,逐渐被边缘化[1]。
对于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在家庭以外最亲近的地方,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关爱,就渴望在学校中获得。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爱不够,对单亲家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缺乏深入的研究,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难以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学生更加放纵自己,不利于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此外,学校与离异型单亲家庭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不足,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影响了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对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另眼相看”,认为“离异家庭养不出好孩子”。这种社会偏见很容易让离异型家庭的学生在社会中受到歧视,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使本来健康向上的学生成为“问题学生”,变得多疑、不自信、不愿意与人接触,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此外,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也给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是良莠不齐的,对身心还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对这些信息产生认知误区。再加上有些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缺少家长的监督和管教,很容易在不良网络资源的影响下产生偏激的思想与行为。
1.调整不良情绪,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
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其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家长要身正为范,做好学生生活中的榜样。面对家庭的变故,家长要理性对待,不能自怨自艾,也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越挫越勇,及时地调整好心态,从痛苦的生活境遇中走出来,寻找新的人生。家长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用自己的阳光心态来感染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心中的阴霾,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教师可以利用电话、微信等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候,争取和家长成为知心朋友,扮演好聆听者的角色,为学生家长提供情感宣泄的机会,帮助他们消除不良的情绪,尽可能地消除其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2]。
2.丰富生活内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关系的失调使很多离异家庭表现出沉闷、压抑的生活气氛,这种生活气氛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单亲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要尽早从家庭阴霾中走出来,尽可能让家庭生活丰富起来,为沉闷、压抑的生活增添乐趣,进而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尽快摆脱单亲家庭的孤独感和不适感,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可以重拾学习和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家长可以在工作之余或利用节假日的时间,陪孩子去看电影、外出旅游、逛街购物等,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和关爱,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此外,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子女的生活圈;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将孩子的心理疏导放在第一位,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与孩子谈心,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见证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给予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转变教育方法,指导家长科学抚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还要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立足于社会。所以,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方法,不能只拿学习成绩评判孩子,不能将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筹码,而是要理解、关心、鼓励孩子,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在生活中寻找与孩子的共同话题,找到共同语言,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通过书法、阅读、体育运动等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减少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从源头防止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在家庭中建立家规,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奖励,对不良的行为给予提醒和批评,在家规的约束下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1.组织团队活动,进行个性化教育
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是学校中的特殊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学生,而是要一视同仁,把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放在集体中进行衡量与干预,通过团队、集体活动的开展,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分子,借助和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来感染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在校运会中,教师可以结合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的特长,鼓励其积极参与,让其为班集体的荣誉而战,这样既可以让其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又能让其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实行多元评价,进行人性化管理
教师的积极评价和鼓励对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的动力。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学习基础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和行为标准。具体来说,教师要对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实行个性化管理,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要明确对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的评价目的,要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历程,关注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多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加速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教师在评价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时,既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他们的普遍性,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全面、公正,不掺杂任何个人的偏见。教师还要改善评价标准,综合学生在学习、班级服务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阳光、乐观的心态。教师还可以为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犯下的错误等都记录其中,并通过定期查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认识到通过不懈的努力会变得越来越好。
3.开展心理辅导,进行全员化教育
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其心理层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校应定期为这些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及时扫除心理障碍,感受集体的温暖。学校可以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开发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唤醒他们的天性。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话剧、小品的方式让学生将一些典型的生活案例演出来,通过对人物角色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生动再现,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教师与家长,增进师生和亲子关系。对于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辅导,用聊天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问题为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果学生不愿意面对面沟通,教师还可以开设心理邮箱,让学生把自己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者情感问题等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用真诚和信任打开学生的心扉,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4.落实家校共育,进行有效教育
对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不只是家庭的责任,还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要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在离异型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还要教给家长采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家校合作能够达到共育的目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可以与家长签订家校联合公约,增强家长的责任感,以确保离异型单亲家庭教育的持久性,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发力,形成齐心协力的有效干预机制。学校可以定期开设家长课堂,向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并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活动,彻底帮助孩子铲除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土壤。学校可以让优秀的教师与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结对子,对不同程度问题行为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并为这些学生建立跟踪档案,对学生进行动态的观察与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还可以利用网络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方便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家长和学校的合作能力。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学校除了自身实施的举措和应对的办法,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向社区、法律援助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等寻求帮助,开展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自强、自主、自立的品质。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区义工活动,让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到街头给环卫工人送温暖、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为市民普及防诈骗知识等,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的认同,感受到自我价值。学校还可以联系当地的派出所,邀请民警进学校,向学生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用身边青少年的犯罪事例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免单亲家庭的学生误入歧途。对于生活有困难的离异型单亲家庭,学校还要与社区、民政等部门进行沟通,发动社会力量,对其实施社会援助,进行必要的帮扶,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使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
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面临残缺的家庭环境,更需要被关爱、被重视。因此,教师要给予离异型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做好离异型单亲家庭学生的守护者,对他们的问题行为加以有效的干预,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学会做人、健康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