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敏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小学 甘肃 玉门 735211)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被誉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因其音色清越、高洁、典雅、委婉动听,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涛啸。多年来,深受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近年来,线上线下及校内外各类培训班如雨后春笋班发展起来,其教学水平和质量良莠不齐,令家长们眼花缭乱,令教育主管部门忧心忡忡。2021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双减”政策精神,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学校领导充分利用本校资源,精心策划,先后创办了体育、美术、书法、音乐、计算机、棋类等十几个社团。各位老师大显身手、各尽所能,为社团的开发研究出谋划策。其中音乐社团就分为:鼓号队、合唱队、民乐队、古筝班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冲击了校外培训机构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特别是我校古筝社团创建,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2021年所指导的学生曾荣获第五届“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器乐古筝独奏金奖和银奖。已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课后服务亮点之一。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30年、爱好并探索研修古筝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社团成立后,义不容辞的担任了学校古筝社团的课后服务工作。现就小学生学习古筝的好处及指导策略谈一些自己的方法和见解。
在小学生学习弹奏古筝有许多好处。
2.1 提升手的灵敏度。弹古筝是一个动手、动脑,心神合一的工作,21根琴弦,八个手指灵活运用,才能弹出好听的曲子。中医认为,手乃百窍之汇,手指的灵敏度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开发,“心灵手巧”指的就是手越是灵巧,脑子也越是灵活,二者是互通互融的。
2.2 强化眼睛的锻炼。练古筝的时候,眼睛要一边看谱子,一边还要照顾着每一根琴弦,眼睛的浏览如果速度不快,稍一跟不上就容易忽此失彼。所以学古筝能训练眼力。
2.3 锻炼体型。弹古筝讲究“坐有坐相”,身体姿势、手肘之间的距离都是有一定要求。正确的坐姿练习和培养,对于孩子今后日常学习生活大有益处。如果我们在课堂中不注意坐姿,就会导致孩子出现“挺肚子”“驼背”“近视”等系列问题,在弹奏古筝过程中教师会教孩子正确的坐姿,并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就会减少孩子出现近视眼、驼背的情况。
2.4 提升气质修养。童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期,但是年轻的父母忙于事业,有时会忽视孩子早期气质的培养。一旦错过了关键期,想要弥补就十分困难。学弹古筝,有助于孩子气质的提升。
2.5 增强孩子的记忆。古筝对孩子记忆力的提高也大有益处。古筝讲究双手协调配合,左手指运动刺激右大脑记忆区发展。通过观察,练习古筝的孩子,记忆力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而且利用音乐来减轻平时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6 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古筝学习过程中想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技巧,需要不断的联系,经常会出现一个难点经过上千次的正确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也是在这种不断练习中培养了儿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2.7 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贪玩也是孩子的特点。学习古筝有助于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孩子在练习古筝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聆听,做到全神贯注;要学会阅读,一目十行;要学会速记,听后不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系列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古筝兴趣班,是为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在“无作业日”为孩子提供的免费古筝指导,旨在培养孩子对古筝的兴趣,不需要参加各种考试。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后服务时间内更好的指导孩子学习古筝?
3.1 将常见的少儿歌曲和古筝教学内容相结合。古筝的教学,需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才能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刚开始学筝的时候,首先让孩子直面音乐,身处一定的音乐氛围之中。把歌唱作为儿童学习古筝的第一步。老师用古筝演奏一两首他们熟悉的儿歌,如:《小兔乖乖》“小白船”等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孩子听到熟悉的歌曲竟然可以用古筝来伴奏,对学习古筝的兴趣会油然而生。他们会唱着歌、拍着手,眼睛死死地盯着老师的手是如何弹琴的。这种将常见的少儿歌曲和古筝教学内容相结合方法,不但能消除孩子们上古筝课的神秘感和陌生感,同时可以很快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掌握音高的正确概念,感受音程之间连接的过程。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愉快地参加古筝学习。
3.2 将有趣的语言游戏和深奥的乐理知识学习相结合。弹奏古筝,离不开音理知识的学习,如姿势、手形要求,高低音符号的识记等。如何让枯燥乏味的乐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识记?我采用了将有趣的语言游戏和深奥的乐理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坐姿时,我根据歌曲《我们来唱歌》创编了这样一首《我们弹古筝》的儿歌(后附词曲),内容是这样的:“我们弹古筝,姿势很重要,腰挺直,头偏低,身体要放松;我们弹古筝,双脚不乱伸,身右侧,肩放松,小手握苹果”。我将编好的儿歌配上简单曲子,在弹奏古筝时带领学生遍唱遍示范正确姿势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不但听到了要求,还看到了老师的姿势,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游戏中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坐姿。”在古筝教学中,我尽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在意境,以达到教学要求。例如:我在教授刚入小学的初级班孩子学习古筝时,是从认识筝弦的位置开始,为了让孩子们区别高低音区,我把高音部分称作“戴帽帽的音”,把低音区称作“穿鞋鞋的音”,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快的就知道了高低应的位置和标记。
3.3 将“线上名师”指导和“线下”自我练习相结合。手机、网路是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孩子们对手机的热爱几乎可以拿“痴迷”二字来形容。为了减少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许多学校规定“教师手机不进课堂”“学生手机不进校园”,目的是防止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老师上课接打电话影响学生。但是,手机最大的功能是工作、学习、生活,手机中的“游戏”并不是都一无是处,重在持有者自己的选择。例如:“抖音”人人爱玩,我通过“抖音”发现了“古筝高手”,听到了“世界名曲”,“关注”了著名古筝演奏家“袁莎”的抖音账号,有时还能听到她的“公益直播”。古筝教学是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对孩子进行面对面指导效果最佳。但对于古筝班的助教人员及在家辅导孩子的家长朋友,他们的识谱能力和古筝弹奏技巧不很精通,在辅导孩子弹古筝时难免有顾虑,总担心自己对节奏把握不准、指法手型不对、强弱处理不当等问题。如果先让孩子们欣赏抖音,将“线上名师”指导和“线下”自指导练习相结合,学生学习会更加有趣,弹奏练习错误会减少许多。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电器设备,采用课前下载或在线观看的方法将“线上名师”请进课题,孩子通过反复观看,形成正确概念,如何再指导孩子“线下”自我练习,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我这个“二传手”的失误,还可以提高练习质量。
3.4 将古老故事和现代乐曲演奏相结合。古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学习古筝免不了要学习历史、了解古筝曲所表达的意境,但是有许多著名的古筝曲建构繁杂,分段或分小结指导孩子弹奏练习,他们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我们把故事讲述、乐曲欣赏、段落情绪进行对照分析,孩子们就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例如:《梁祝》是流传于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爱情故事,曲中表现了梁山伯好祝英台“快乐的学校生活”、舍不得的“十八相送”、愤怒哀怨的“抗婚不成”、到最后“哭灵”“化蝶”,曲调变化多,建构复杂,单独讲解难免枯燥。我在指导孩子练习《梁祝》时就先讲故事,然后用简单语言进行提示“上学啦”“告别了”“生气了”“难过啦”“变蝴蝶啦”孩子们在弹奏中对乐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逐步提高。通过对名曲名人背后故事的了解,洗涤孩子的灵魂,让她们的生活更完美。
3.5 将影视动画、美术作品欣赏和古筝乐曲教学相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过渡。对于那些冗长的古筝曲,只让孩子凭空想象是有困难的。例如:对于生活在西北缺水少雨地方的孩子,或生活在高楼林立城市的孩子,那些从来没有见过湖泊、也不会撒网打鱼的孩子,让他们单纯地去想象“夕阳西下”“湖水波光粼粼”“渔民撒网打鱼、划船你追我赶、肥鱼满仓”的喜悦心情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将影视动画、美术作品欣赏和古筝乐曲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挤牛奶》,这是著名的电影《草原儿女》主题曲,电影主要描述草原儿女在辽阔草原上策马奔驰、放牧、挤奶等快乐劳动、幸福生活的场景。在看完电影片段后再让孩子们欣赏感知乐曲,然后教他们弹奏乐曲,孩子们对乐曲的结构处理会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在古筝教学中,有许多古筝曲内容均选自某一著名的电影、故事、人物或环境。对于那个年代或看过影视、图片的人记忆犹新,但对于生活下当代的小学生是很陌生的。因此,用影视动画和美术图片还原当时的人物事迹、劳动场景,给孩子一个具体形象概念,他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例如:“织布忙”“绣金匾”“绣荷包”“浏阳河”等曲目,让没有拿过针、没有见过水的孩子们观看电影中的场景和人们的劳动,才能进一步感知理解乐曲的意境。
3.6 将教师指导和家长陪伴相结合。弹奏古筝是一种包含着视、听、运动等多种感官与大脑思维中枢协同作用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需要把技能操作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弹奏古筝需要经过大脑的智力加工,才能由手指弹出。对于一二年纪的小学生,她们年龄小,专注力差,对学习没有自觉性,练习时感到枯燥的孩子,有了家长陪伴与鼓励效果会好一些。因此教师要利用接待时间或微信、QQ网络等途径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上课内容,知道老师的要求,在孩子练琴过程中知道他哪里弹得好,哪里不正确。切记,家长只是适当给孩子把把关,成为他们的欣赏者和提醒者,而不是监督者或唠叨者,要时刻把控练习时间和指导方法的科学性。等到了高年级,孩子学深了,您就轻松了,即使看也看不懂了,那时您就只能是欣赏着和崇拜者啦。
3.7 将个人努力和学校奖励相结合。虽然学校古筝兴趣班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为主,老师在活动中充分给学生“玩”的时间。但说实话,学古筝容易,学好古筝难。要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例如:学校方面可以给孩子提供温馨舒适安静的活动场地、音色优美的古筝及音响设备,适时组织表演活动,给古筝班孩子提供登台亮相的机会,并适当的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表演过后的掌声,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性,自信心得到提升。家长方面可以利用孩子上台表演之际给孩子们购置漂亮演出服,画个美美的淡妆、更换适龄的义甲、用相机记录孩子成长的瞬间,并适时满足一个小愿望等方式表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真的很不错”“我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
总之,学校古筝兴趣班的创建,是为了落实我国“双减”政策的落实,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的压力,不是为了实现家长希望把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为“高素质”“多面手”的愿望。学校古筝兴趣班,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古筝学习的兴趣,搭建帮助孩子去开发自己,成就自己的平台。是为了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它不是古筝突击队,也不是为了培养“古筝大师”。因此、学校、家长及社会要“拧成一股绳”,达成共识,不给授课教师和孩子增加任何压力,要肯定授课教师的工作热情,保护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