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祯宇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分,是自古以来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蕴含了深刻的智慧和精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将水文化融入高等教育中,不仅能推动水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还能使广大师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使之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现阶段,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外来思想涌入校园,导致享乐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道德观,使很多学生经不住诱惑而滑向思想的深渊。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水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水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传播。
《中国水文化概论》是由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高校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介绍中国水文化知识的科普读物,内容详实,逻辑分明。根据多年对水文化知识的研究成果,就水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领域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由物态、行为、精神、地域和时代五大要素构建的水文化体系,观点新颖,通俗易懂,集知识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为一体,可供各级院校进行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学及社会上开展水文化知识教育时参考,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有益的精神食粮。
注重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将水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功能,形成育人合力,使水文化和水利精神辐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需找准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标准,夯实理论基础。《中华水文化概论》共包含七个章节,分别从水与生命的起源,物态、行为、精神、地域、时代等几个方面探讨水与社会的关联。其中,第一章为水与社会,作者从生命之源、华夏文明、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角度叙述了水的重要作用。第二、三章是物态水文化,分别从江河文化、泉水文化、湖泊文化、瀑布文化和海洋文化五个角度叙述了水的形态文化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以京杭大运河、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为例,说明水资源变为水利资源的过程。第四章是行为水文化,讲述了与水息息相关的社会行为,如饮水文化、治水文化等。第五章从精神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文学作品、哲学思想为例。第六章作者以地理位置为依据,展现不同地域的流域文明,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辽流域等。第七章则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按照历史时期进行一一阐述,从史前水文化到新中国时期水文化,共跨越7个时代。
强化劳动教育,提升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方方面面,渗透到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我国的治水历史非常悠久,水利事业目前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造福千家万户,无一不与辛勤的劳动有关。《中华水文化概论》中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治水的历史和经验,其中不乏杰出的人物和事迹,如果没有先辈的心血和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太平盛世。高职院校可以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成果,弘扬“劳动最光荣”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以劳润德、以劳增智,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水不仅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动。水与民族文明密切相关,人们习惯将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说明水不仅孕育生命,也是文化之源。对水文化进行研究,加强水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事业。《中华水文化概论》在吸收了多年水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录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编写的《中国水利史稿》,顾浩主编的《中国治水史鉴》以及靳怀堾著的《中华文化与水》等著作,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不仅背景理论扎实,内容详实,且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是非常有价值的水文化指导性读物,能为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学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同时对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