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22-11-19 11:20:31刘欢欢
小学生 2022年8期
关键词:口语课文语文

☉刘欢欢

通过精细和高效的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练就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生词积累水平,能避免在进行交谈时出现词语匮乏的现象。通过使用准确的词汇和恰当的对话技巧,也避免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说话不礼貌、片面的理解,而对孩子过于情绪化。在朗读新课文时,学生也不会因为不熟练而失去自信,从而出现语句不连贯、断断续续的现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激发出深层的感悟。例如,在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黑孩子罗伯特》。透过标题,我们不难看出,“黑孩子”是当时恶意泛滥的种族歧视的缩影。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们普及种族歧视与人民平等的知识,避免学生对自身人种外的其它人种,采取一种蔑视、讨厌及排斥的态度,并且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来,帮助孩子们形成善良、单纯、平等的意识。

除此之外,以《尊严》这样通过维护个人尊严成功赢得他人尊重并且最后取得成功的课文,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成功企业家的背后故事以及个人经历并从中受到启发,进而了解尊严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像《小马过河》这样的课文,借以对低年级学生利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印刷背景,以及在课上播放书本自带的光盘刻录的视频,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浅显易懂的道理。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种宣传党史教育,充满革命精神的文章,也为小学生培养爱国情怀、继承党的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文字依据和实例参考。让学生感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下,通过党的领导,实现民富国强的美好局面[1]。

二、培养学生的才情

培养一众有才情的学生最好从小学抓起。教师要避免遵循仅仅“严抓升学率”的教学指针,要在实际教学中超越“应试教育”,将“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行“才情式”教学。以《杨氏之子》为例,从原文中的“聪慧、杨梅、君家果”不难看懂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而短小精悍而又有趣的文学内容更容易抓住学生上课的专注力和兴之所向。对于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继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要重视语言文学的作用,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们面对其他艰深晦涩的文言文时,先了解译文,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开展理解,再具体讲解“夫子、设、甚、诣”等文言文字的含义,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体会语言文学的魅力,为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在面对冗长的文章时,学起来不会费神费力。

艺术无国界。语言文学是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共赏的艺术审美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国内外语言文学的学习,理解优化世界的思想和文化精髓,在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拓宽眼界,积极学习西方的知识理论体系和思想文化[2]。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自己的讲课思路与学生的适应水平选取可以形成体系的课文章节来讲述。亲身示范不受教材局限的讲课方式,形成优良“教风”“学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质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口语水平

培养学生语言对话和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仅仅围绕书面能力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容易造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说话没有条理、用词遣句肤浅平淡且准确程度低,影响孩子们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很难适应之后的中学学习生活。衡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标准通常会看学生的口齿表达、语音语调、说话的流利程度、语法和用词是否恰当、逻辑和内容的标准、真实程度。通过阅读有生僻词和深远内涵的像是《神州谣》《传统节日》这样的课文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设置课前当众朗读的场景使学生们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当众发言的勇气,让孩子在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所增进的同时,利用“辩才无碍”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们加强积极竞争、表现自我的意识。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总是将机会让给别人。在内心无形中受创的同时,还失去了宝贵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时,老师可以鼓励文学素养高的孩子们上前朗读自己的作品,使他们在心中萌生对自己的认可[3]。

重视对孩子们口才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怯于表达的心理暗示,形成优秀、开朗、积极的社会人格。教师可以设置即兴演讲,不设题、不设限给全体学生一个表现自我和抒发内心想法的机会。通过短时间内的语言组织调动思维和情绪,培养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还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趣味性”“互动型”教学,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知识,通过电脑判断自己发音的正误,感情色彩是否充沛。教师要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水平与学生的听课活力[4]。

四、人际交往和人格形成

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在孩子小学高年级时就要加以注意。小学生在五六年级时快接近青春期,家长就要多鼓励孩子与同学群体交往,避免小群体和落单现象发生。老师可以找一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代入感,并且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5]。比如:一只羊遇到危险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而朋友们不但没有伸出援手还找各种理由搪塞。只有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赶跑了狼。让学生们明白: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关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在语文教材中,比如《大自然的声音》和《带刺的朋友》这样的选题就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意识到和自然“做朋友”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亲近自然,从小树立正确、绿色、积极、可持续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带着感情进行情景表演,赋予动植物以人的感情,通过乱砍滥伐、射猎交易等行为导致大自然面临沙尘暴、生物多样化减少、动植物失去栖息地、山体坍塌、洪流爆发等一系列具有连锁反应的困境,感受想象当代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人们破坏自然带来的种种坏处。

五、结束语

语文是学生理解、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水平的重要环节,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辅导以及学生的个人努力才能完美吸收课堂知识并加以消化和利用。教师要注意活化教学,不断更新跟随教材改版和考试改革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教学、单元汇演、课前演讲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丰满文学知识、提高交际水平。家长要关切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不给孩子灌输太多压力,让他们在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同时,寓教于乐,学习到更多的文学知识和人生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鲜明的个人特点,让他们做真正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家长要在课业之余做好辅助工作,跟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学生自身也要通过克服懒惰思想、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接触同学校不一样的色彩,刺激自己的求知欲,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作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模式。

猜你喜欢
口语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口语对对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汉语世界(2012年6期)2012-03-25 13:02:00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