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晓银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文学素养未达到一定高度,且其思维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所以其在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方面多有困难。因此,古诗词教学是一个教师逃不开的语文教学难点。在通常情况下,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往往习惯从理解和积累的角度展开古诗词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太过模式化,对诗词的情感探及并不深入,因而易导致学生对诗词之美难以形成深切的感知。意象作为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作为诗歌“灵魂”的存在,对学生领悟诗词之美有着重要的价值,也是教师解决诗词教学难题的突破口。对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更应牢牢抓住意象,将其作为学生直观理解诗歌的“载体”,使学生在意象的体会中,循序渐进地进入诗词的意境,实现层次渐深的诗词含义、意境及情感的理解,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是从诵读开始的,而诵读也是感知意象的重要方式。意象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诵读可以拉近学生和古诗词的距离。当学生反复吟咏诗词时,那些看似陌生的、抽象的音节,将从学生的唇齿间溢出,每一次诵读,都是对这种印象的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意象的领悟也会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因为诵读进入古诗词意境,从而对古诗词内涵形成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意象,教师应以诵读为基础,让学生在吟咏中感知诗词之美[1]。
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六年级教材中收录的一首词。这首词虽然篇幅不长,却蕴藏着多种意象,如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天、雨山等。想要从这些意象中挖掘作者的情感表现,必须借助诵读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理解诗词核心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如下教学环节:这首词犹如一幅宁静闲适的夏夜村野淡墨图,同学们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思考,这首词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从词句里找到了不少有趣的细节。例如,第一句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看似描绘的是静态的明月,却是静中有动,通过“惊鹊”和“鸣蝉”,既点出了夏夜这个时节,又为整句词增添了一种动态美。通过这样一番讲解,教师再引导学生诵读诗词,学生的感受自然会和初读不同,会慢慢品味出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份对大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要想引导学生感知诗词意象,诵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诵读诗词,学生对意象的感知会更加清晰深刻。在诵读之余,学生对诗人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苏东坡曾经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仅是一句评语,更代表着古人对诗词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很多诗词的情感、志趣及画面感都需要意象进行呈现。一首诗有时候就代表着一幅画,甚至即便只是一个词语都蕴藏着一幅画。而要想让学生领会这幅“画”的美妙与趣意,教师应为其创设适宜的感受环境和直接的感知方式。对此,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感知并捕捉诗词的意象特征,教师可借助描述画面的方式实现这一目的。在教师描述画面的过程中,学生对意象的体会会更加深刻,能在无形中引发联想,对诗词之美有更加感性的认识[2]。
以《山居秋暝》为例,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诗人隐居在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见的初秋雨后黄昏的景象。首句点明了游赏地点是“空山”,时间是“初秋”时节,那么诗人看到了怎样的空山?又拥有怎样的游赏经历呢?这便激发了学生对“空山”“新雨”等意象的想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自成一派,以“空山”这个意象入诗的多达90 多处。而“空”这个字又和佛教禅境密不可分,诗人对山却忘山,置身山中却似超然物外。这一句起笔虽淡,其意却深远,很容易将学生引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除‘空山’‘新雨’以外,还有哪个意象让你印象深刻?诗人接下来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深入探寻“空山”深处的独特魅力。清浅的月光洒在松林之上,淙淙溪水绕石而流。竹林深处响起的耳语声,原来是洗衣姑娘归来,那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这样的画面让人沉醉,与“明月”“松间”“清泉”等意象密切相关。而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诗歌意象展开遐想。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想象的画面进行描述,并组织课堂讨论。比如,有的学生是这样描述的:“在初秋时节的终南山上,一场新雨过后,空气也带着淡淡的泥土香。到了夜晚,当明月升空,诗人置身松林之间,见到清清浅浅的月光从松树梢头流泻而来。耳畔还可听到传来的溪水叮咚声……”通过课堂描述,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感知更加深刻。
在诗词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对意象的感知不够深刻,是因为缺乏对诗歌内容的遐想过程。上述案例中,教师步步引入,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展开有层次的想象。而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对意象内涵的把握也更加准确。
意象对古诗词的重要性无须赘述,但如果教师以寻常的方式讲解意象,不仅学生听得无趣,教师也会深感疲乏。因此,在诗词教学中讲解意象时,教师一方面需要立足学生的思维特征,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捕捉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利用影视作品,分角色朗读、表演等相对直观的手段,将诗词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场景或者画面,重现古诗词意象。另一方面,当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基础时,教师需要向课外拓展,让学生对日常所见的意象进行比较、感受,这样更能丰富意象的内涵。
以《墨梅》这首诗为例,诗人王冕借助“墨梅”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而“梅”不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更是极为经典的意象。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大多偏爱梅,因为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梅花的不屈不挠、凌寒飘香,又被文人广泛推崇,更被视作中华民族的风骨。历朝历代,咏赞梅花的诗歌比比皆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梅”这一意象的深刻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卢梅坡的《雪梅》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这些诗词,在诵读之余,使其思考诗人借助“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相同意象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对比,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产生探究欲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王安石一生推崇变法,但是变法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诗人以“梅花”自比,就是强调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也要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有的学生认为,陆游的诗词中充满了爱国之情,但其因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最终被罢免。因而其以“梅花”自喻,既是在表达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又是在以词坚定自己的信念。由此可见,通过对不同诗词同一意象的对比,学生对“梅花”这一意象的领悟更加多元化,能在其中感受到更多情感层面的内容。
意象并非独一无二,不同的诗词很可能出现同样的意象。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意象的内涵,教师不妨向课外拓展,为学生引入其他相关的诗词。
言为心声,多发于性情,诗词创作同样如此,不仅反映着诗人的志趣,更体现诗人的情感态度及思想价值取向。因此,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学习意象,对背景的求证必不可少。事实上,在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意象的内涵,一定要从背景求证入手[3]。
以《石灰吟》这首古诗为例,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石灰自比,表达了自身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根据历史记载,这首诗是于谦12 岁时所作。据说,当时诗人目睹青石经火煅烧变成灰烬,内心有感而发,所以写下了这首《石灰吟》。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和“清白”相呼应,会着重强调于谦为官清正这一史实。若是从此点展开教学,很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石灰”这首诗的意象。事实上,比起于谦为官清正这一点,学生对12 岁这个年龄更感兴趣。《石灰吟》这首诗选自六年级语文教材,而六年级学生也恰处于这一年龄段。当学生想到,几百年前,有一个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居然能写出这么耐人寻味的诗,表达这样高洁的志向,内心便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此时教师再补充于谦后来为官做宰相的相关史实,就会使学生对于谦的志向更加感同身受。而学生对“石灰”这一意象的领会也会更加深刻。在求证诗歌背景时,教师要探寻容易引起学生内心触动的点,这样才能实现意和象之间的内在关联。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对诗词创作背景的探究欲望,积极向学生展示相关背景,以此抓住其学习兴趣点,令其能够探知意象本身的深刻内涵,再以此为基础,提升思想情感境界。
学生对意象的品味和理解,最终将归于对诗词意境的推测、想象和融入。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探寻意象,更要注重在意象之下对诗词意境的掌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对意象运用的意识较为薄弱,对此,教师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意识,充分体现其理解、把握意象的意义。学生在体会诗词情境时,才能将对意象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并借助意象,发挥自身想象,实现对情境的“还原”,对诗情的感知。同时,学生对诗词的意境有所把握,更利于其融入情境,将意象的运用价值充分发挥,有效提升对诗词整体的品读效果。
例如,在教学《江南春》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古诗内容所传达的诗情是怎样的,作者写此诗的原因为何,学生通过学习需要掌握什么等。基于这些问题,教师才能真正理清意象在此诗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出意象、品味意象、运用意象,以收获对此诗意境的感知,进入更高的思想境界。从“景”上来看,该诗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景;从“情”上来看,该诗“由景入情”,对诗人淡淡忧国之愁的展示恰如其分。这首诗虽然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但这一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因而教师更要帮助学生理解意象,实现更深一步的思想感知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此诗的内容,将教学安排分为“赏今”和“怀古”两部分,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意象。在“赏今”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找出这一部分所涉及的景,将其圈出,并理清相应的概念。然后,教师以话题总结:“透过这些美好的景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江南?”学生通过意象的学习,能够尝试用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在学生把握前两句意象的基础上,教师再以提问的形式过渡到“怀古”部分的教学:“在这美好的景色中,你会有怎样的心情?作者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学生从自己对景物的理解出发,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同时猜测作者的心情也如这般。教师以此引入后两句的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辅以写诗背景的描述,这样学生便更能体会诗人的复杂心情,并运用之前的意象进行对比,以此逐步融入该诗的意境,深刻体会诗人的情感。
意象的巧妙运用,需要教师通过一步步的讲解来触发学生对意象与意境的联系意识,从而强化其对意象作用的理解,实现其和意境的有效融入,最终增加其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度。
学习诗词就是了解诗人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了解诗人的内心情绪。而了解的前提是求证诗词创作的背景。只有了解背景,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词意象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需要补充过多的背景知识,只需要挑选能够引起学生内心触动的细节即可。
综上所述,意象是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知识。本文从相关角度分析了意象教学的相关策略,旨在让学生以意象为引,自由徜徉在语文诗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