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奥雨,邹太龙
(湖北民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组织、乡村人才和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意味着乡村经济振兴已卓有成效。那么,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接力赛中,文化振兴就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新使命,其不仅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持久动力和精神力量。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新乡贤”,承载着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的公共性特征,与乡村文化振兴存在天然联系,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最佳人选,理应自觉肩负起相应的时代责任和文化使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在乡村振兴成为时代最强音的大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职责范围应突破专业人的局囿得以扩充,主动对标“新乡贤”,其服务对象和角色定位也应从在乡村从教的“一校之师”转向为乡村而教的“一村之师”,主动完成从知识传递者走向文化建设者的华丽转身[1],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增效。
受制于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经济交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多重影响,乡村地区和城市比起来整体上还处于相对封闭、资讯欠发达的状态,乡村民众的思想还赶不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变革依然任重道远,乡村孩子渴望开阔视野的欲望十分强烈,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的长久保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实现。那么,作为村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乡村教师应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同频共振,主动肩负起相应的文化使命,充当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乡村全面振兴引介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做法。
乡村教师所具有的开放思维、创新意识、文化资本和学习能力等先天优势,决定了其是乡村社会中传播先进思想的最优人选,乡村教师可以将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前沿的致富信息和新兴的科学技术传播到广大乡民中去。而且,现在乡村教师队伍的主体力量是伴随改革开放和时代变革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青年教师,是数字化生存的“网时代”和原住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游刃有余,他们都在城里接受现代高等教育和都市文化的濡染,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思路开阔且富有创新意识成为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和集体群像。总之,新生代乡村教师是一群带有现代城市气息、最新科学知识和丰富社会资源的新型教师,他们投身于中国乡村最需要人才、最渴求知识和最需要更新观念的乡村学校任教[2],不仅为乡村孩子带去了新鲜的知识和发光的思想,而且也成为村中的“城市人”和“文化人”,为广大村民架起了一座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将外界先进的思想观念输送到乡村中来。
在新型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强力加持下,乡村教育的乡土性特质正在被弱化和冲蚀,向城性趋势反而愈发明显,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便是乡村教育逐渐失去乡村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巨大挑战[3]。“文化人”是乡村民众赋予乡村教师的身份标签和第一印象,也是乡村教师引以为傲的地位象征。因此,乡村教师要担负起文化使命,不仅要将外界的先进思想传播进来,还要把优秀的乡村文化和精神遗产传承下去,在乡村孩子的心中扎深文化之根,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展现到世人面前,引导乡村文化建设走出一条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融合之路。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共生共融的美丽画卷。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要引导乡村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珍视和发扬优秀乡土文化,要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故事、非遗文化、风土人情和村规民约等非正式课程,帮助乡村孩子感知乡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其实,一名肩负着文化使命的优秀乡村教师,不是教学生如何成功走出农村,对城市生活心驰神往,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身文化,充分体认乡村文化的价值意蕴和独特优势,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执念涵育自己的乡土文化,成为一个饱含乡土情感而又自豪迈向未来的现代人。
人才是制约乡村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作为“师者”,乡村教师的第一身份就是要做乡村人才的培育者,其首要职责就在于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既有现代科学知识又有深厚乡土情怀的后备人才。乡村孩子是未来乡村建设的潜在主力军,乡村教师一要广泛撷取现代知识,将自身所接受的先进文化知识传递给他们,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训练他们的理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要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禀赋充盈自己的地方性知识,基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工作场域和工作对象开展富有特色的教学实践[4],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乡村孩子的桑梓情结;三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坚定的职业信念、强烈的身份认同、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切实的回乡行动与乡村孩子产生情感共鸣、价值共享和人格共赏,从内心深处感染学生。
另外,当前的乡村教师大都在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奋发有为的思想状态和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带着浓厚的城市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他们在无形中把现代城市文化传播到乡村社会,对乡村社会的其他成员都会产生教化作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乡村社会的整体精神风貌,激发广大村民自立自强的斗志,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乡土文化氛围,从而培育出更多的乡村优秀人才。
“乡村教师”的“乡村”二字意义重大,表明乡村教师的服务范围要超越学校限制,担负起振兴乡村的新时代使命;同样,对“教师”二字的把握也非常关键,这意味着乡村教师要基于专业特长,瞄准“文化人”的角色定位,乘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伟大时代浪潮,履行相应的文化使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滋养。
由于城镇化浪潮的席卷、乡村社会的空心化和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世人已经习惯站在现代城市文化的高台俯视整个乡村文化世界,乡土文化似乎变成了城市文明的一种陪衬和点缀。随之而来的是,乡村教育也出现了严重的自信危机,对城市教育形成了一种盲从心理和仰视态度,罔顾乡村社会实际,无视乡村教育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和乡土特色,陷入了亦步亦趋地追赶城市教育而又望尘莫及的文化苦旅中。
乡村性是乡村社会有别于城市的社会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文化特质,这也规定了乡村教育的内在属性和根本特征,决定了乡村教育绝不是城市教育的附庸,而要彰显出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为此,乡村教师要打破和摒弃世俗的城乡优劣思维,树立差异化的特色思维,将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视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教育,不能抱着“文化优势论”的错误观念和偏见,先入为主地给城市教育贴上“现代、优质、先进”的标签,而对乡村教育则进行无端的污名化,怀疑甚至否定乡村教育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在城市里面学成而来的新生代乡村教师,虽然其中不乏乡村出生的青年学生,但他们长期接受的是向城性教育和城市文明的浸染,因此要高度警惕用城市人的眼光、思维和价值取向来审视和评判乡村教育,更不能将城市教育的理念、标准、模式和做法进行简单移植和完全照搬。乡村教师要正视和悦纳寓身其中的乡村环境,深深体悟乡土文化和乡村教育的独特价值,既不对城市文化恋恋不忘,也不会对乡土文化妄自菲薄,而要在认同和利用乡土资源中重拾和提振乡村教育自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乡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和文化使命的履行者。
乡村文化振兴是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乡土资源禀赋的开掘利用相结合的综合过程,其要求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更新和改造乡村文化[5]。那么,与之呼应的是,乡村教师文化使命的践履,除了要传承优秀乡风文明外,更要不断地学习地方性知识,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禀赋,开发和编制烙有地域特色、彰显民族特色和描绘乡土本色的校本课程,创造性地开展乡村教学活动。从很大意义上讲,本土资源和地方性知识是乡村教师开展独特教学活动的制胜法宝,也是乡村教育的活力和魅力所在,其不仅有利于乡村教师的地域融入和社会适应,也对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乡村是个大宝库,其“广袤原野、山川河流、丰富的动植物,农民勤劳、善良、纯朴的传统美德,流传千古的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和村落文化,都应成为宝贵的教育素材”[6]。然而,乡村社会中乡土资源的丰富多样与开发利用不足之间的鲜明落差凸显了乡村教育的向城性和同质化症结,这也对乡村教师的文化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而言,乡村教师要拜访村中长者和当地名流,因为他们是了解当地文化和特色资源的重要信息源、活字书,通过他们的口述讲解对当地可利用的乡土资源进行梳理归类,然后再结合教师自身的课程理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诸如红绿研学旅行、自然主义教育、农业体验和非遗文化传承等校本课程,从而形成以课本为中心的城市教育和以民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的完美配合,知识理性启蒙与乡村情感涵育的高度融合。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是破解乡村教师“留不住”问题的根本性举措,也是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升乡村教学效果和实现乡村教师队伍内生性建设的基本前提。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迅猛推进、乡村教师城市化特征日益凸显、乡村生活相对封闭单一的多重影响下,乡村教师脱嵌于乡村社会的问题愈发严重,这主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两地化”的日常奔波、“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逃离心理、“我是外来城市人”的身份认同、“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我区隔四个方面,最终导致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和淡化,乡村教师很少与乡村社会进行互动和对话,沦为乡村社会的陌生人、“悬浮者”和乡村生活的旁观者、“边缘人”。
作为乡村教师生存发展的空间场域,乡村社会不仅是他们不能抽身而去的关键性依存场所,而且还是其实现在场式专业发展和赋值有限人生的宝贵舞台。乡村教师文化使命的真正践履和全面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的地域融入和乡村社会嵌入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失去牢固的根基。首先,乡村教师在思想上要构建“村中人”的身份认同,从主观情感上向乡村靠拢,消弭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无形隔膜,在内心深处生发出“为乡村而教”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其次,乡村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主动了解乡村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风土人情,同“生于斯,长于斯”的原有乡村成员和老一辈乡村教师保持密切的文化互动和日常交往,构建和谐稳固的地缘关系,打通走向乡村“局内人”的通道,增强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之间的黏性,以便更深入地嵌入乡村社会[7];最后,乡村教师要以家访为载体作为联结家校情感的桥梁,在同家长的深度交往中感悟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重要价值,从促进和见证乡村孩子的成长中体认非凡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乡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