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2022-11-19 01:28吕美秀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农险精准农业

吕美秀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49)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食品生产,而由于天气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使得我国的食品生产出现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可以降低生产风险,降低灾害损失。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高品质发展,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国家扶贫为核心的帮扶县为目标,加强战略投资,全方位提高社会保障能力[1]。大力推广“扩面、增品、提标”等为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提供保障的保险,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防范。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供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成本、收入和指数等方面,构建快捷、有效的农业保障系统;加强在保险、期货等方面的供应,确保“一县一业”“一村一产品”和“一篮子”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农业保险高品质发展为主线,拓展农业保险的服务范围,并逐步拓展普惠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为信用村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大力发展“保险+信用”的经营方式,要使“普惠”的信用体系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要继续加强农业数字化农业保险的发展,不断夯实科技金融的基础。以新一代核心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决策智能化,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作出重要贡献[2]。

1 加快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加快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处于农村生活的贫困人口既是直接面临危险的一类人,又是缺乏对危险认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弱的弱势人群。如果自然灾害发生,或者本地的加工公司遇到了不稳定的行情,那么,其就会因为经济实力不强、规模小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不下去的窘境,所以,在这个时候,农业保险就变得非常关键[3]。为贫困人口提供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建立特殊的风险防范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困户所面对的各种风险,解决其在参加各种惠农扶贫项目时的后顾之忧,为贫困人口的生产经营活动构筑一道全方位风险屏障。增强贫困者的灾害防范能力和抗灾能力,展现出其他金融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作用,从而为国家落实农业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4]。

1.2 加快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可行性

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既强调“保命”,又强调要做好“防”。《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是中国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引导、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养殖,加强农村基层农险组织的建设,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其次,《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为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障。

从实际运作来看,无论是在风险保障上,还是在融资担保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实现更高的覆盖面和精准式扶贫的需求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5]。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实施了各项扶贫政策,其在扶贫领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保险在帮助贫困人口方面是可行的。但是也要看到,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仅要实现全年1 000万人的目标,而且要确保那些已脱离了贫困的群众不返贫。我国的扶贫工作还在继续,我国的扶贫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当前农险扶贫工作的现实情况,毫无疑问,农业保险是未来的主要工作。

2 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险种保障程度和覆盖率不高

首先,目前的农险共16项,项目相对较少;虽然各地都有农险专案,但与全国广大的乡村地区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各地种植品种、养殖品种差异很大,使得农险的特色品种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稀缺状态,很难适应各地农户对特色农险开发的需要。

其次,部分农险仅限于天然险,保费低、费率单一和免赔额高等,致使农户购买意愿降低。

最后,由于部分特色农产品缺乏有效地推广或仅在试验区域销售等原因,使其覆盖的覆盖面大大下降。

2.2 农险扶贫专项人才匮乏,扶贫团队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首先,虽然有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自愿参与的人,但是由于不同的职业素质、背景,在从事农业保险的时候,未必对本地的保险有足够的认识,掌握了相关技术的,未必能找到适合的执行方式,农险扶贫专项人才匮乏。

其次,农险工作繁重,产品调研、推广、业务办理、资金监管、产品数据反馈和理赔协助等一系列工作,责任大、工作多,但相关人员服务能力不强。

最后,农村基层基础设施薄弱,缺少打印机、POS机等配套设施,而农村的自助取款系统等配套设施也不健全,导致了农险的整体服务能力不强。尤其是在我国农村保险制度改革和部分贫困者回乡创业的背景下,建立一批专业人才,切实提升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业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农险扶贫单一,参与程度不高

首先,在我国乡村金融企业对农业项目的融资仅限于试点地域,聚焦于某些行业龙头、农业合作社扩张生产制造融资、某些试点村的个别公司发展融资等,方法和方式较为单一,考虑到风险性比较大、投资收益率较长的问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不高。

其次,一些保险公司把农业风险基金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只是简单地响应国家政策的呼唤,不计成本,不计收益,缺乏对项目成本和收益进行仔细评估的积极性。

最后,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农险投资的投资项目选取上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先后顺序方面缺乏决断性,导致了农村金融领域的专项资金难以到位,影响了农业保险基金直接投入到投资中的作用的发挥。

2.4 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精准管理难落实

在农险扶贫试点区域,农民获得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国家政策、农险产品信息和理赔流程等都是由扶贫干部、农险专员亲自讲解,农户的保险需求、项目建设反馈意见等无法及时有效地分享给扶贫干部、农险专员。由于缺少信息共享的有效渠道,基层的意见、扶贫信息和项目产品项目运作情况不能被及时地送到规划部门和数据分析机构,进一步导致了扶贫工作中出现数据统计难、更新与查询难、人员管理难、宣传推广难和经验交流与分享难等问题,从方方面面影响了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后续精准管理难落实局面的出现。

3 加强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建议

3.1 加快特色险种设计进程,提高保障度和覆盖率

根据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着重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除了要“输血”外,还要注重自身的“造血”。然而,在发展优势工业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危险,本文作者提出运用一定的制度来有效地分散风险。针对农险“惠农”精准化的需要,保险公司应加速开发“特色”建设,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发展动向及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合作,制定相应的农险保险,并通过对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农险进行评估,和对其风险与效益的综合考虑,结合以往的经验,制定出合适的保费和保险金额。其次,要重视农户对保费、增产等商品的收益,逐步扩展到市场,逐步提高保险层次,能够为农户投保各种保险费作保障。

3.2 建立专项扶贫项目团队,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精准扶贫具有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当地具体条件进行扶贫,要抓住“病因”,展开针对性疗法。从保险业的角度来考虑,要实现精准扶贫,首先要建立一个专项扶贫小组。以保险公司为主,建立一个由村干部广泛参加的专业扶贫工作小组,在农村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专门的扶贫人员培训制度,形成一支人员不断补充、能力不断提升的稳定的扶贫队伍。建立县乡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在乡镇设立办事机构,配备打印机、POS机和助农便携取款点等配套设备及服务机构,为农户参与扶贫规划释疑解惑、提供便利。建立扶贫队伍,深入农村,主动建言献策,统筹扶贫资源,制订扶贫计划。

3.3 扩大农险投资基金规模,加快优质项目投资进程

统筹财政扶持资源,稳定发展国家专项农险基金,统筹发展前景,根据政策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发挥保险资金的长远优势,把主要资金投向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农业保险发展最大的限制条件,而造成农村贫穷的原因常常与基础设施的滞后有关,而农村的基础条件也会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必须坚持“基础先行”的方针。

把风险投资投向贫困区域的项目建设,视为风险投资的长远规划,而不是仅仅为了顺应国家的要求而不顾成本、不顾收益的短期投资。要充分调动各保险基金经营主体的主动性,放手去做,对其进行成本、效益的评估,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要与地方扶贫办、政府机关密切配合,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充分运用政府补助资金,建立“政府组织+风险投资公司+民营公司”三方联合寻找优质项目,三方共同投资出力的发展模式。

3.4 建立双向信息共享平台,切实落实精准管理工作

政府方面:通过政务APP,帮助群众随时记录扶贫情况,反馈扶贫信息,记录扶贫工作成效,并听取进一步改进意见等。通过政务信息系统,各有关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监测资金运用状况,对贫困群众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并适时地对本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统一调配。

保险公司方面: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可以将农业发展和农业保险落实情况记录上传,根据贫困农户的反馈了解其潜在的保险需求并及时上报总部,辅助开发出更加精准的农险产品。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对保险金额、保障范围和免赔率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说明,从而解开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对保险的误解。

贫困农户层面:利用政府的政务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当地的扶贫政策,了解当地农村的扶贫项目,并在各大保险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保险、防灾、气象、农时和农业技术等知识,及时掌握农业市场行情。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巩固脱贫是热门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和加强农业扶持,持续推动贫困人口的脱贫,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国家为纽带,多年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多措并举保障我国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不断创新保险帮扶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所属地区,将持续为地方当局提供全面费用保险的试点工作提供资助和协助。积极发展农产品销售保险业务,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积极发展农产品“保险+期货”的价格保险,利用商品交易所的“保险+期货”补助资源,扩大价格保险覆盖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以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成本保险、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等多个层面为基准,建设高安全的农险制度。

由于精准扶贫侧重于发展当地的特色农险,所以要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做“包办人”“给钱、给物”“给路径、给方法”的“搭台人”,通过国家的统筹与干预,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积极的资源,使得农业保险等各类金融组织得以更多地参与进来。要对农业生产进行创新,要建立健全的保险、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财政扶贫的资金和金融商品密切结合地方的发展,为地方的生产和运营提供便利。政府要与农户及农险公司共同努力,在农村地区形成政府扶持、农险公司扶持和贫困农户主导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农险精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元农险IPO申请被受理:6年漫漫上市路,“蔡程配”梦想成真?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银保监会下发通知,明确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太平洋保险e农险“闪赔”开创农险理赔服务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