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有两个比较大的举措:构建现代职业体系和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推出了四批次的“1+X”证书。本文以中高职衔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索“1+X”证书视域下的“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字:“1+X”证书制度 中高职衔接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部共发布了4个批次的“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结合紧密的是“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一、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由大型网络设备生产与研究型企业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制定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证书分为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的教学内容体例上是一致的,每个级别要求的学习难易程度不同。从学习与考核内容上看:初级证书针对的主体学习和考核对象为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中级证书针对的主体学习和考核对象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兼顾部分中职学校的优秀学生的学习与考核需要,高级证书针对的主体学習和考核对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兼顾部分高职院校优秀学生的学习与考核需求。
二、“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启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试点模式:学生通过中考,成绩满足中职学校的要求,录取在中职学校“3+3”中高职衔接的相关专业,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以及对口单招的考试,并通过高职院校组织的转段考核,直接升入高职院校相应的专业再学习,享有与普通高考或职业教育高考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的待遇;成绩合格,可以获得全日制大专文凭,并由高职院校推荐就业。该模式是6年一体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招生工作由中职学校负责,就业由高职院校引导,学生自主择业。它不是简单的“中职”升“高职”模式,而是打破原来两个阶段各成体系的教育形式,建立分段培养目标,按培养目标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的一种新型模式。
三、“3+3”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中高职衔接不是跨专业衔接,是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衔接。在课程体系上,会出现很多雷同的课程,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布线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安全技术等。这不仅造成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造成学生学习时间上的浪费。虽然中高职阶段的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一门主要教学内容重复的课程,在高职阶段学习期间,学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会有抵触情绪,影响其高职阶段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过程性交流不足
“3+3”中高职衔接是6年一体化的衔接模式,学生在中考招生录取时采取单独录取通道,学生身份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准学生。这就要求两所学校要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和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学习压力感和归属感。
结合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对中职阶段学生学习介入不多,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三)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3+3”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在入学时,文化基础课成绩比普高学生低,入学后,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专业课程,加上职业学校更加注重专业技能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文化课程教学有所欠缺,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比较大的不利影响。对于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目标并不是针对就业市场,而是为高职阶段的学习打基础,文化课程的缺失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影响了高职阶段的文化、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学习。
四、“1+X”视域下“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截至2020年底,教育部发布了4个批次的“1+X”试点证书, 涵盖了中高职院校的大类专业。“1+X”证书制度下,课程模块选择面更大,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拓展专业课的课程内容,拓展专业的选择面,可以将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融入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体系,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形式面向学生开放,为“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打下了基础。
(一)分析“1+X”证书的考核内容与要求
X证书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与专业核心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在职业技能上的具体体现。X证书分为三个等级,比如某证书三个等级考核要求如下。
“网络系统规划与部署”(初级):根据网络需求调研表完成用户需求信息收集,并根据网络规划设计文档要求,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安装、基础操作和节点测试等工作。
“网络系统规划与部署”(中级):根据网络需求调研表完成用户需求信息收集与分析,协同网络规划设计文档输出,并根据网络规划设计文档要求,独立完成大中型网络系统的安装、部署、配置、调测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网络系统规划与部署”(高级):根据业务需求,对网络系统的规划与部署实施流程进行管理和优化,并独立完成大型网络系统的部署、配置、调测、故障处理和性能调优等工作。
从考核要求看出,该考核内容与要求是按网络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设计的,由浅到深,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模块基本相同,只是不同等级的要求不一样。初级教学模块有信息需求与规划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服务安装测试、网络测试与验收等。中级与高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SDN技术、云计算部署,但整体的体系基本相同。
(二)梳理中高职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3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数、外等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技术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交换与路由、操作系统等;专业方向课是由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特点决定的,每一个大类专业均会分设相关的专业方向,以利于学生的就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分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网络产品营销等方向。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中小型网络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软硬件安装、基础配置、网络产品营销等信息技术岗位。教学内容定位于网络技术领域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体现在课程上主要有网络布线技术、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課程,其职业等级X证书定位于初级。
(三)结合“1+X”证书培训考核体系重构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1+X”证书培训考核体系是按照网络技术领域的工作流程设计的,有其科学性,考虑到了学生就业岗位的适应性问题。但是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是按学科体系编排的,是将专业技能融于不同的课程中,通过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以实现学生就业技能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将“1+X”证书培训考核体系与职业院校学科教学体系进行有机的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这需要职业院校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对于“3+3”中高职衔接的合作院校可以结合X证书从初级到中级的考核内容进行一体化核心课程内容重构。
以工作领域“网络需求调研与网络规划设计”为例,它的考核内容分为8个子项:网络需求信息搜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局域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地址设计、路由协议与策略规划、网络管理规划、网络安全规划以及网络规划设计文档编制。这8项内容的教学要求贯穿于多门课程中,在教学时,需要将X证书的考核要求融入原来的课程教学中。网络需求信息搜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局域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地址设计、网络规划设计文档编制等内容需要融入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工程课程教学中,路由协议与策略规划、网络管理规划的内容可以融入交换与路由或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网络安全规划的内容融入网络安全课程中。
五、小结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尝试,“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新的尝试,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勤于总结,乐于推广,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凝练,在凝练中升华,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段标.“3+3”中高职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9).
[2]段标.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3]孙善学.对1+X证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7).
[4]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4).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