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心养行效从中医看睡眠

2022-11-18 17:45:50冯雯
科学大观园 2022年22期
关键词:精气脉象营卫

冯雯

优质的睡眠,成为与故乡的原风景类似的存在——心向往之,却是人们快速行进的路上最易舍弃的东西。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所用,足够值得我们重视。优质的睡眠需得人心涵养,才可行之有效,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医博士刘兵。

战国时有个名医叫文挚,他对齐威王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臣为道三百篇,而卧最为首……夫卧,使食糜消,散药以流形者也。譬卧于食,如火于金,故一夕不卧,百日不复。”意思是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这样造成的损失即使身体调整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中医自古强调睡眠的意义,如《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白天精神、晚上睡眠”是一个人营卫之气和合而营周全身的重要体现,也是生命保养的基本法则。

中医的思想体系、思维方法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受道家观念影响较多,讲求顺应天地自然之道,依四时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儒家比较重视外礼(外在的硬性的法則)与内省(内在的刻意的反思),与社会规律相合;道家则偏重随性、自在,与自然规律相合。

睡眠的“质”与“量”同等重要。就质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睡得深,睡得香——浅则扰心,梦则乱神。就量来说,不可太多也不能不及,睡得足,睡得适度——少睡耗精,久卧伤气。

这个问题所涉较为复杂。仅从健康的角度而言,这必然是错误的观念。我临床上见到很多经常熬夜的青年人,脉象整体多沉取无根、双寸脉多上浮鱼际,说明脏腑精气在长时间熬夜的状态下已不断消耗,有“外强中干”之征,表现为做事情持久力不足、容易疲劳、精神恍惚等等,若不加以重视,将来可因精气不足而生诸病。个人觉得,偶尔的一两次熬夜突击学习或工作或玩耍,也是可以有的,人生毕竟是“百无禁忌”嘛。但长期的熬夜,一定会消耗人体精气,并伤害心神、肝魂、肺魄。“留得青山在”,我们需要悠着点儿。

睡前务必打开心结,舒展开眉心、手足心及舌头。将一粒高粱米贴于印堂穴,胶布固定。烫脚半小时,平躺后全身放松,意念集中在肚脐,呼吸自然。不必数羊,不必盼睡着,可盼别睡着(盼什么不来什么,怕什么来什么)。花生壳半两,红枣10枚,浮小麦15克,煎一碗汤睡前服下,连用7天。

中医比较讲究“中正平和”,凡事不能不及,又不可太过——睡眠也一样。临床上也有不少嗜睡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起不来床、打不起精神、哈欠连连。导致嗜睡的原因有很多,当前见到较多的有脾湿困郁、肾精不足、心气耗损等。中医需根据具体脉象及其他情况辨证施治。有几个小方法解决嗜睡问题:1.用手指捏住鼻尖使劲拧,拧出油来,既化脾之湿,又振面之阳;2.轻咬舌尖,微痛为度;3.按摩百会穴,从上向下敲打胆经。

说心里话,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是很难应对的。权宜的方法,那只能是白天多睡、狠睡,睡时最好不要有光照和声响,尽可能按时养生规律性地作息。

◎ 来源|环球健康

猜你喜欢
精气脉象营卫
基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探析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辨治
养生箴言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植物活体状态精气成分测定方法与估算模型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山西青年(2017年22期)2017-01-29 22:56:22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内经》营卫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