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2-11-18 04:16马莹莹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侧脑室蛛网膜引流术

马莹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占据脑血管系统疾病的2%,并且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易发生脑积水、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因此这类患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1]。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脑水肿,减少颅内压,尽可能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避免引发大面积的脑血管痉挛不良现象[2]。本文针对患有这类疾病患者提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治疗措施,其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术后形成的各项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现报告拟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抽取的9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5):男女比例29∶16,年龄45~62岁,平均(53.51±3.64)岁;发病时间5~12h,平均(8.17±2.36)h;实验组(n=45):男女比例28∶17,年龄46~61岁,平均(53.32±3.52)岁;发病时间4~11h,平均(7.64±2.87)h。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差异,可对比,P>0.05。

纳入分析:入选患者均通过头颅CT影像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外界因素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显示出血灶在侧脑室前角旁[3];年龄>40岁,<70岁;患者家属签署该研究项目同意书,并配合随访>3个月;无其他重症要器官手术史。剔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者;凝血障碍;受试者中途退出;不愿配合随访者;未依照规定监测或是资料不全影响后期监测数据[4]。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按照头颅CT确患者手术穿刺具体位置,选择显著侧脑室前角进行穿刺[5]。让患者保证仰卧姿势,术前对患者头部备皮准备,钻孔处头皮采用记号笔标记清楚,备皮区给予无菌操作,铺上薄膜,确保中线位置,切口位置表皮对其注射麻醉,钻头长度要能穿透颅骨内外板,必要时要冲去颅骨内的碎片。实施开颅后,应用穿刺针将无菌硅胶引流管放置患者侧脑室内,之后密切连接脑室引流瓶,最后置入无菌引流袋,将其固定在穿刺位置内,术毕[6]。

1.2.2 实验组 在前者基础之上增加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在患者侧脑室穿刺引流后24h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之后应用18G硬膜外穿刺针对患者实施腰穿[7]。待完成腰穿后,继续对患者将19G硬膜外局部麻醉管理器置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应用无菌贴膜胶将其固定好,形成时刻维持颅内引流,将调节器滴注速度控制和颅内压相同,每天引流量设置在130ml即可。

1.3观察指标

1.3.1 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入选时及术后进行评估,总分为0~42分,分数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越佳,与评分结果呈现负相关。Cronbach′s α系数为 0.861。

1.3.2 采取自护能力测定量表(Self-care capability-SDSCA)分析两组患者,该量表以5级评分法应用,分为43个条目,有4个维度,主要包含穿衣、吃饭、洗漱等。分值高,代表患者自护能力好。Cronbach′s α系数和重测信度均为 0.82[8]。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情况 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变化[n=45,(%)]

2.2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 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n=45,(%)]

3 讨论

如今我国开展了腰穿脑脊髓置换、腰大池置管引流等方式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已经得到了显著效果,这类患者大多年龄较大且有合并症的患者,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概率高过常规人[9-10]。因为身体患病因素,身体器官逐渐弱化,使得治疗风险大大增加,手术难度性也有一定提升[11]。并且患者免疫系统比较差,导致术后风险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选择合适引流术显得尤为重要[12]。

本研究结果为,对照组临床疗效比实验组低(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由此得知:实验组联合治疗方式更加适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更加具备安全性,且成功率较高,患者死亡率较低[13]。对照组单独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感染风险,而单一化的引流技术无法快速处理脑积水,因此,导致加快患者死亡风险[14]。而实验组联合优点在于避免感染,在引流手术时间控制在6d之内,术中选择在侧脑室前角位置进行穿刺,从而减少患者颅内压,为此可降低死亡率,增加患者生活质量[15]。

综上,针对患有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侧脑室蛛网膜引流术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