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40所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基于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统计数据

2022-11-18 05:52范亚南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河南省大赛院校

范亚南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1 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

1.1 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背景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教育部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分委会和CALIS管理中心从2019年起开始举办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至2021年已举办三届。大赛包括学生个人赛和教师微课赛。基于此,河南省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分委会主办了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

1.2 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基本情况

2021年6月,河南省大赛组委会举办了全省馆长会,对省赛各工作组的职责进行了明确部署,并成立了出题组,由8所院校的8名专家参与建设全省题库。截至2021年10月,43所院校的28,737名学生在竞赛平台注册账号,6,514名学生参加了各院校组织的校内选拔赛,43所报名院校根据参赛名额要求,推选了192名学生参加省赛。近年来,参与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的人数呈上升趋势。2019年,34所院校的39,059名学生参加了首届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2020年,26所院校的1,499名学生参加了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1];2021年10月31日,有43所院校报名参加了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参赛院校数量占全省高职院校数量的43%。

2 大赛数据分析

笔者以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的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参赛院校的信息素养大赛备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升河南省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河南省各院校的参赛成绩。

2.1 学生赛数据

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的题型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客观题(共60题,单选题30道、多选题15道、判断题15道)为120分,主观题为100分,共计220分,考试时长为2个小时。有192名学生参加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有效成绩为188个,学生的成绩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202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学生组成绩分布情况

2.2 教师组微课赛

2021年,河南省共报送教师微课作品94份,与2020年相比,参赛作品数量明显增多。在比赛期间,组委会召开了教师组微课作品现场评审会,根据评审标准,组织专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表现、教学效果、特色与应用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分,其中,最高分为95.28,平均分为75.68。

2.3 参加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情况

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结束后,组委会按照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的要求,推选9位教师的优秀微课作品、33所院校的60名学生选手进入国赛复赛阶段。其中,教师的微课作品获得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3个,学生组仅有1人获得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三等奖。

3 大赛赛情及教育现状调研分析

在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结束后,笔者向参加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的院校发放了名为《2021年河南省信息素养大赛各校赛况与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的调查问卷,该调查旨在了解河南省2021年信息素养大赛各校赛情与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期推动河南省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提高参赛成绩。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3.1 各院校参赛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在40所参赛院校中,有18所院校是第三次参加河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有13所院校是第一次参加大赛,有9所是第二次参加大赛;有37所院校是由图书馆负责组织校内选拔赛及参加省赛,有3所院校是图书馆和院系共同组织;有23所院校的教师参加微课赛,参赛教师为馆员或院系教师,院系教师的微课主题主要有信息检索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和馆员是信息素养教育和参赛的主体[2];有22所院校没有制订奖励政策。由于各院校对信息素养大赛的认可程度不同,以及大赛的含金量和奖励设置等原因,各院校参赛的积极性有一定差异。

3.2 选手选拔及备赛方式

调研结果显示,参赛院校一般采取全校选拔或院系推荐的方式确定参赛选手;参与校内选拔的学生人数在500人以上的院校有5所,其中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的参与人数最多(2,663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参与人数次之(1,997人);参与校内选拔的学生人数在200~500人的院校有6所,参与校内选拔的学生人数在200人以下的院校有29所。从表2参赛院校的备赛方式可以看出,参赛院校采用的备赛方式主要有参赛学生自行练题、对参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为参赛学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相关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院校的参赛积极性及比赛成绩。

表2 参赛院校备赛方式

3.3 信息素养课程开设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在40所参赛院校中,有5所院校成立了信息素养教研室,有12所院校开设了信息素养课程,其他院校计划近两年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从下页表3可以看出,12所参赛院校开设了13门信息素养类课程,包括文献信息检索、医药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程等,11门课程名称含有“检索”一词,其中文献检索类课程6门、信息检索类课程5门;部分院校使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部分院校利用网络公开课等资源;有7门课程由图书馆主导开设,由馆员进行授课,授课对象为全校所有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有6门由院系主导开设,由院系教师进行授课,授课对象为部分专业的学生;选修课是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3]。

表3 参赛院校信息素养课程的开放情况

3.4 信息素养类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有36所参赛院校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活动,新生入馆教育是主要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有29所参赛院校举办了数据库资源培训等专题讲座,提升了师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27所参赛院校举办了信息素养类竞赛,如入馆教育知识竞赛、信息素养知识竞赛及数据库使用竞赛等。

3.5 馆员及授课教师的培训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有55%的参赛院校每年至少会开展一次培训活动,有22.5%的参赛院校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有22.5%的参赛院校每年会组织两次以上的培训活动;部分参赛院校会采用内部业务学习、学术会议培训、网络课程学习等方式对馆员和授课教师进行培训,部分参赛院校会采用邀请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少数参赛院校会通过鼓励馆员进修、岗位点对点指导等方式提升馆员和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参赛院校的培训内容以基础业务培训、信息服务和阅读服务培训等为主,部分院校也开展了职业道德、数据库使用及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各参赛院校对于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及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有较强的意愿;多数院校希望组委会能够展示往届比赛的优秀案例,针对教师赛和学生赛提供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在赛前对指导教师、参赛者进行集中培训。

4 建议和对策

4.1 完善大赛服务机制,提升大赛办赛水准

从大赛的办赛过程及比赛结果看,大赛存在一些问题,如:参赛平台的部分功能有待完善,大赛的认可度不高,各项奖励设置的吸引度不够,省赛的参赛名额有限等。因此,组委会应根据各院校的反馈和建议,完善参赛平台的功能,明确参赛院校的权利与义务,优化省赛办赛流程,构建科学的服务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各院校的参与热情。

4.2 构建信息素养大赛培训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针对信息素养类大赛,河南省并没有统一的通用教材、培训大纲及培训手册,且各院校之间缺乏信息素养教育和参赛经验的沟通交流。因此,组委会可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往届题库、优秀主观题答卷、获奖微课作品等内容在合适的平台或场合进行集中展示,并尽快颁布信息素养培训大纲、考试大纲,制作指导手册,建设完备、难度适宜的省赛题库,规范出题标准,保证参赛者有能力完成比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在竞赛的各个阶段,组委会应制订统一的培训计划,对各院校的工作人员及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培训、学历提升等方式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养,培养综合型信息素养教育人才。

4.3 推动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

从参赛情况看,各院校越来越重视信息素养教育,但受师资力量、学校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院校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仍有一定难度。目前,河南省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分委会已组建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因此,该工作组应积极助力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课程建设,探讨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工作,为各高职院校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并定期对各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4]。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参赛的方式推动信息素养课程的开展,创新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5]。

5 结语

信息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型、职业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培育高素质职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做好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在职教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把信息素养能力水平纳入学生能力评价体系[6],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7],把信息素养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助力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河南省大赛院校
送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