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要疾病和筛查后经临床确诊的癌症结果与年龄关系分析

2022-11-18 01:20刘桂梅崔立平孟秀峰马艳波孙小妹陈娅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9期
关键词:肌瘤年龄段前列腺

刘桂梅,崔立平,孟秀峰,马艳波,孙小妹,陈娅峥

(清华大学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84)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国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10万,恶性肿瘤的整体防控形势日趋严峻[1]。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2]。我单位积极响应并付诸实践,在健康管理方面,每年定期为教职工体检,对主要疾病和癌症予以普遍性筛查及指导治疗,保证了教职工的健康需求。本文回顾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清华大学医院行教职工体检的资料,观察上腹部(包含肝胆胰脾肾)、甲状腺、乳腺、子宫附件及前列腺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所见的主要疾病及癌症筛查结果与性别和年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清华大学医院行教职工体检者资料,超声检查上腹部(肝胆胰脾肾)11 904人、甲状腺2 047人、乳腺5 645人、子宫附件5 019人、前列腺4 129人,所有受检者按照年龄段分为三组,分别为<40岁,≥40岁且<65岁,≥65岁。

1.2 方法

仪器使用美国飞利浦EPIQ-5、IU-22、HD-15、GE-logiq-e9及GE-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频率为(3~9)MHz、(5~12)MHz,超高频探头频率为(6~15)MHz及(5~17)MHz,凸阵探头频率为(2~4)MHz及(1~5)MHz。

检查前注意事项:①上腹部查肝胆胰脾肾时需要空腹,前一天晚上清淡饮食,20点以后禁食水。有胃镜及消化道造影术者,3天后再检查上述项目;②检查前列腺和子宫附件需饮水600~1 000 mL,膀胱适当憋尿后方可检查;③检查乳腺、甲状腺时,穿开衫及宽松衣服,方便暴露检查部位。受检者常规取仰卧位(必要时部分侧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对上腹部(包含肝胆胰脾肾)、甲状腺、乳腺、子宫附件及前列腺部位,观察形态、结构及内部回声和血流显像等。

1.3 异常指标

①超声对上腹部(肝胆胰脾肾)、甲状腺、乳腺、子宫附件及前列腺部位检查,发现结节则为异常,对结节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及频谱检查,可疑恶性结节再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及治疗。

②脂肪肝:二维超声显示肝脏实质回声细密增强,呈均匀性和非均匀性改变,严重者肝脏回声透声差,远场区回声逐渐减低呈衰减样,肝脏体积增大,肝内管道纹理严重者显示不清[3]。

③良性前列腺增生:正常前列腺宽径、长径及厚径大致为4 cm、3 cm、2 cm,内腺宽度/全腺宽度比值为0.33±0.04,当前列腺增生时各径线及比值均增大[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女性与男性脂肪肝不同年龄段发病情况比较

超声检查上腹部(肝胆胰脾肾)11 904人,男、女各年龄组脂肪肝发病率见表1。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共计8例(0.07%),其中45岁男性肝癌1例,52岁女性胰腺癌1例,65岁以上6例(女性2例、男性4例),分别是肾癌2例、胰腺癌2例、肝癌1例、肝转移癌1例。各年龄段女性、男性脂肪肝发病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女性与男性脂肪肝不同年龄段发病率对比[%(n/m)]

2.2 女性与男性甲状腺结节不同年龄段发病情况比较

甲状腺彩超总人数2 047人,甲状腺结节男、女发生率见表2。手术明确甲状腺癌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占体检人数的0.34%(7/2 047),甲状腺癌发生率≤40 岁组为0.53%(5/952),在40岁≤~<65岁组为0.14%(1/693),≥65岁组为0.25%(1/402)。各年龄段女性、男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女性与男性甲状腺结节不同年龄段发生率对比[%(n/m)]

2.3 不同年龄段乳腺结节发生情况

乳腺彩超总人数5 645人,各组乳腺结节发生率见表3。手术明确乳腺癌9例,占总体检人数的0.16%(9/5 645);乳腺癌发生率在≥40岁并<65 岁组为0.19%(4/2 159),在≥65岁组为0.34%(5/1 455)。随着年龄的增加,乳腺结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123.059,P<0.001)。

表3 乳腺结节不同年龄段发生率

2.4 不同年龄段子宫肌瘤发病率

行子宫附件彩超检查者5 019人,各年龄段子宫肌瘤发生率见表4。随着年龄的增加,子宫肌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535.219,P<0.001)。

表4 不同年龄段子宫肌瘤发病率

2.5 各年龄段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率

前列腺彩超4 129人,各组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率见表5。1例66岁男性,经腹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建议结合血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化验提示血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增高>100 ng/mL,经进一步检查,诊断前列腺癌予以前列腺手术切除。因前列腺需憋尿检查,超声发现1例74岁男性膀胱占位,疑诊膀胱癌,后经手术证实。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也在增大,各组有显著差异(χ2=1 041.275,P<0.001)。

表5 良性前列腺增生不同年龄段发生率

3 讨论

上腹部(肝胆胰脾肾)超声体检项目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疾病是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所引起的改变,经过治疗,可逆转恢复正常,如果长期不愈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被检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肝区胀痛;可合并高血脂、肝功能异常,体型明显肥胖等。

本组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脂肪肝发病率一直在增高,而男性在40~6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65岁以后反而降低。男性与女性脂肪肝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01),本组显示在65岁以前男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65岁以后男性发病率反而降低,原因可能是男性65岁以前,高校知识分子多是科研、教学,工作忙碌,活动少,也有喝酒、应酬等原因,而女性随着年龄增大,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代谢也在减缓,再加上饮食不注意,运动减少等因素,脂肪肝发病率随之增高。在指导建议上,建议找出诱因,日常活动少的适当增加运动,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减轻体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中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通过有的放矢采取治疗措施,脂肪肝可完全恢复正常。

本组上腹部超声检查还发现恶性肿瘤8例,主要发病部位在肝脏、胰腺及肾脏,其中1例男性45岁肝脏单发团块状肝癌,1例女性52岁因胰腺体部胰管扩张0.33 cm,建议进一步检查后诊断胰腺癌,予以胰腺头部切除。有报道肝癌、胰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排在前十的肿瘤[5],危害极大。余6例均在65岁以上,本组显示年龄越大,恶性肿瘤的风险也越大。本组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有5例,较大的肝癌肿块大小为5.1 cm×4.3 cm,较小的胰腺癌肿块为1.9 cm×1.4 cm,肾癌肿瘤为1.4 cm×1.1 cm,均予以局部肿块切除。

本组甲状腺超声的主要疾病是甲状腺结节,也是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或局限性甲状腺炎及恶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癌、淋巴瘤等等未知病理结果时对病灶笼统称呼;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其内为囊性或海绵状,形态呈圆形、椭圆形,规则,边界清晰,内部为无回声或较均匀实性中等或高回声。本组手术7例甲状腺癌,超声显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2例纵横比>1,5例可见微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或周边血流丰富。本组甲状腺癌5例发生在40岁以下人群;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低,但是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6],有文献报道[7]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约30%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约0.3%可出现远处转移,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时也要关注颈部淋巴结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和血流供给状况,明确有无甲状腺引流区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近年在国内外的发病水平均呈上升趋势[8-9],城市高于农村,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但是本组男性较女性多的原因尚不明确。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已明确的有电离辐射,其他碘摄入量、雌激素与遗传因素也与甲状腺癌发生风险有关。通过服用碘化钾、减少医疗辐射暴露、完善地区碘监测系统及建立适宜碘盐标准来预防甲状腺癌发生。同时建议有甲状腺结节者定期自检到医院复检,观察结节变化,明确未来治疗措施。

本组乳腺超声主要疾病是乳腺结节,它是对多种病变如乳腺囊肿、乳腺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内脂肪瘤、乳腺错构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癌等病变的笼统称呼,本组乳腺结节发生率为41.67%(2 352/5 645),常常小的病灶称之为结节,大的病灶常称之为团块或肿物。乳腺结节与年龄关系密切,40~65岁人群发病率达到高峰,而65岁以后乳腺结节发生率明显下降。本组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有9例,有4例发生在40~65岁,有5例发生在65岁以上,声像图显示癌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边角呈毛刺样改变、有5例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边缘处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1 例。有研究报道[10-14]乳腺癌发病率自20岁起呈现上升趋势,到60~69岁为发病高峰,绝经后患者乳腺结节恶性率最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变,女性癌症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有些地区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死亡率位居女性死亡癌谱的第4位。所以,早诊早治尤为重要。

子宫附件超声主要疾病是子宫肌瘤,本组40岁以下子宫肌瘤发病率仅为13.70%,而40~65岁发病率达到高峰为48.57%,65岁以上肌瘤发病率下降36.81%。有报道称[15]子宫肌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且饮食结构、年龄、精神压力、生活习惯、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是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和诱因。同时生长因子的作用、基因突变等分子机制均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围绝经期是子宫肌瘤的多发期,患者大部分无需手术,年龄在40~45岁以上者开始出现绝经迹象、较小的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无临床症状;肌瘤不大或肌瘤较大但患者不愿或不能手术,通过期待疗法即保守治疗过渡至绝经期,待肌瘤自然萎缩,最终免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较大并有严重症状者可以通过激素等药物治疗及子宫动脉或者肌瘤介入及肌瘤微创术等治疗[16]。

前列腺超声主要疾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本组显示<40岁年龄组发生率为14.74%,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也在明显增高,到65岁以上达到82.80%。前列腺增生虽然是良性慢性疾病,但是可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不尽、夜尿多,甚至尿潴留等下尿路梗阻症状,长期可导致膀胱壁受压出现膀胱小梁、小房及憩室形成,更严重者可导致输尿管积水,肾积水甚至肾功能减退。有研究认为[17]激素和年龄是引起前列腺增生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及血糖升高等相关因素增加患前列腺疾病的风险,不同的职业群体前列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不一样,高校职工前列腺增生患病率高的原因是高校职工多为知识分子,工作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承担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久坐缺乏体育锻炼,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经腹前列腺检查,很难查到边界不清的较小的前列腺结节,所以,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还需要结合血的前列腺特异抗原等化验检查,如果化验指标增高,则建议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或者核磁共振检查。本组1例66岁教工,经腹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血前列腺特异抗原明显增高,进一步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予以及时手术。还有一例74岁退休教工,经腹检查前列腺时,因憋尿,无意中发现膀胱癌,也予以肿物切除。

综上所述,脂肪肝、甲状腺和乳腺结节、前列腺增生及子宫肌瘤是超声在体检中的主要疾病,同时超声也是肝癌、肾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最重要的筛查手段,而性别和年龄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教职工加强宣传教育,重视定期检查,可对这些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尤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治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肌瘤年龄段前列腺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前列腺钙化是怎么回事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前列腺增大到底要不要治疗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