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022-11-18 09:24尤立星
质量与标准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国际化标准化

文/尤立星

标准国际化跃升的基础是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新兴技术研究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常态,而与新兴技术有关的标准化工作通常会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因此,中国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将在部分领域实现世界领跑,从而为标准国际化跃升奠定很好的基础。

探寻高效跃升途径

在现有的成熟的国际标准体系中,西方诸国已经用几十年时间构筑了完整且符合市场需求的框架,相关技术领先且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合作交流的方式,慢慢地切入,逐渐地增加影响力,并在条件成熟时发挥中国作用。但是,要撬动这种坚固的标准“外壳”是十分困难的,成熟体系不是容易产生标准国际化跃升的领域。

从近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得益于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崛起和国内庞大的市场基础(大市场、特殊的应用场景、发展快速的领域),在一些特定领域已经实现了对国外的超越,比如高铁、高压输变电、太阳能电池、电子支付、移动通信、量子通信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国际标准中,在和国外相关标准化同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在国际标准化领域里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实现标准国际化跃升,从而在未来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当中,从标准的角度占据先机。

笔者多年从事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研究和与之相关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从实际工作经历中发现,学术界是中国与外国交流最密切最频繁的渠道之一,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往往非常坦诚和友好。因此,中国科学家们在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交流和合作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活动,这是一种在国际标准化领域施加中国影响力的非常自然的方式。将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相结合,能够使得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标准化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跃升。

新兴领域提早介入

以超导电子学为例,这是一个新兴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也是由这一领域的实用化和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所决定的。这样的背景,为我国积极参加此领域的标准国际化工作,进而在国际标准制定时扮演重要角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1989年7月,国际电工委员会超导技术委员会(IEC/TC 90)正式成立,负责制定与超导材料和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包括术语和定义、测量方法、材料规格、设备和器件的性能及检测规范。IEC/TC 90秘书处设在日本,以工作组(WG)的形式开展工作。IEC/TC 90陆续组建了14个WG,其中WG 14超导电子器件工作组于2010年成立,专门致力于超导电子学领域的标准化工作。WG 14的召集人是日本AIST的Masataka OHKUBO,该工作组主要从事超导传感器和探测器等电子器件的标准化工作。笔者是最早代表中国参加该工作组的成员之一,积极参与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6年,在美国召开的IEC/TC 90大会上,笔者代表中国提出一个新工作项目提案(NWIP),针对超导条带光子探测器(SSPD)的噪声参数——暗计数率开展标准化工作。SSPD是一类重要的超导电子器件。该提案涉及暗计数和暗计数率的定义、探测模块与系统描述、暗计数率的测试方法等内容。当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研究成果突出,器件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在量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超导电子领域国际标准化相关专家大多为活跃在一线的科研人员,由于笔者和国内同行长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前期的学术交流所建立的沟通纽带为我们开展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NWIP于2018年10月顺利通过立项。同年,笔者获得“IEC 1906奖”,并成为该项目的负责人,IEC 61788-22-3《超导条带光子探测器-暗计数率》 是WG 14的第3个标准项目,也是我国在超导电子学领域牵头负责的首个国际标准项目。

过程艰辛终成正果

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坎坷,既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也受到国际政治关系变化以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阻碍。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长期以采用国际标准为主,相对比较简单。现在开始出现了一些以中国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案例,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为基础、直接由中国人牵头建立国际标准的案例就相对较少。IEC 61788-22-3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何协调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时序关系及逻辑关系是未来标准国际化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常来说,技术类国际标准需要开展国际循环比对实验(RRT),这不是严格的必要选项,在一般情况下,RRT是标准立项的基础之一。IEC 61788-22-3从项目建立初始就积极推动RRT工作,进行了超过3轮的RRT,但是效果都不甚理想。

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IEC国际标准从立项开始,就确定了较为严格的时间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IEC 61788-22-3项目计划应在2021年9月正式公布。但是受2020年迄今的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RRT被搁置。因进度明显滞后,该标准项目申请获得了延期,最终公布时间延期至2022年8月。该标准项目的实施至今并没有得到任何专门渠道的经费支持,而是作为一个团队内部科研项目在推进,需要占用相关科研人员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特别是本标准项目涉及微弱电信号测量,对测试环境、测试条件要求极高。该标准项目一方面需要有意愿参与RRT的各国科研人员花费精力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测试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额外的物力支持,比如微弱电信号测量需要良好的接地支持和部分电隔离装置支持,这些在很多实验室环境中并不具备。这些都使得高质量的RRT面临诸多挑战。

笔者认为,标准国际化应该在国家和地方各层面启动适当的经费支持,而不是等着标准公布之后再进行奖励。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笔者发现良好的国际学术合作关系很重要。所有的标准关键节点的推动都是基于各个国家(国家的代表)投票决定的,因此,与相关标准化同行建立友好的关系有助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推动。

此外,由于国外技术封锁的原因,高科技领域的交流障碍开始显现。该标准项目的样品为单光子探测器,其属于量子信息和极限探测领域的核心器件,该领域属于管制类技术。该标准项目RRT原定参与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等。美国计划中的参与单位是美国的某国家实验室。在项目推进中,相关RRT的沟通交流出现了明显的滞后,部分滞后由于“未明原因”甚至长达半年。而且为了规避参加人员的风险,美方无法将相关测试样品(该样品是中方提供的)直接寄回中国,必须寄往第三国。后来,随着技术管制的逐渐加强,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直接限制国立研究机构将相关样品及测试数据发往中国。为了获得样品和数据,日本RRT参加人员经过了超过半年、多轮的政府申请和审批,才最终获准能够提供相关样品和数据。可以预期,类似情形还会在未来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出现,我们也需要在未来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提前考虑相关风险。最终,经过4年的努力推进,该标准项目于2022年8月19日正式发布。

结 语

当前,IEC国际标准项目的申请渠道有两个:一个渠道是通过所在国的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申请,另一个渠道是通过IEC的技术委员会技术工作组提出申请。而这两个申请渠道背后的区别需要特别考量,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能早一天进入程序就能早一天接近标准制定,从而为中国标准跃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国际化标准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活动预告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演艺之花竞相开放再现国际化的艺术魅力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