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18 21:25□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课程思政思政

□王 霄

在当前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开始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培养,确保学生们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此外,课程思政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还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进行创新,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使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价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课程思政视阈下开展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是课程思政一定要将思政教育具体地融入其他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将其在课堂上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出来,进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文化宣传能够更好地实现党和国家的理想奋斗目标,进而使得学生们道德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思政教育还能够促进思政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二是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蕴含在人们生活当中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这些方面,同时还有文献以及物品等形式。因为传统文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建立在封建文化制度当中,很难从中提取出一些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传统文化当中也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基础。三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可以使得高校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进行弘扬,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因此在课程思政视阈下对学生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对学生们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意识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激发他们的社会主义爱国情怀,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往往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对学生的教学,并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而且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往往将自己的时间以及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并没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长此以往,他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对他们培育良好道德修养产生阻碍。此外,由于当前阶段我国对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因此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且因相关文献资料比较缺乏,没有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因此,在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二者分离。

(二)教师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意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文化课程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很少会有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课程教学很难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此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因此他们的基础相对来说也比较薄弱,缺乏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而教师又没有对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就会遇到困难,进而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

三、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路径

(一)提高传统文化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教师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引领者,因此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在构建高校课程体系和思政制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提高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专业意识和思政修养,是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传统文化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比较强烈的政治信念才能消除不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因此,高校很有必要为传统文化课程教师搭建一个培养他们思政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使传统文化课程教师都能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传统文化课堂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工作中。此外,要想能够更好地建设课程思政,仅仅依靠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课程思政能力才能够使得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确保高校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引领作用。高校当中传统文化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非常重要的方式,同时更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定位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宗旨。要想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结合,高校应该打破以往对传统思维的束缚,将高校课程思政对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引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进行挖掘,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价值进行凝练,进而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思想价值得到实现。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高校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打破传统文化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地成长以及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体系相互结合,使传统文化课程思想精髓得以充分体现,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要将课程中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界限进行划分,在对二者相同价值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找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点,明确他们二者之间不会存在着相互干扰的情况,将协同创新教育的合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教师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创新,最终取得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四)激发课程思政体系的内在动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高校首先要确保课程思政体系的相关内容能够与传统文化课程实现全面地融合,有效地激发课程思政体系的内在动力。确保在课程体系中不会出现内容不匹配的问题。其次就是要找准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之间相互结合的关键,高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课程当中的所有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挖掘,在对学生们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当中融入一些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以课程思政的内容作为基础来确定科学的育人目标。

(五)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优秀的传统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相当多的一些外来文化已经渗入学生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也很容易使他们不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校学生更加重视外国的一些节日而对我国传统节日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社会主义主人翁认同感就会越来越低。因此,高校传统文化教师就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授学生优秀的传统思想,确保学生在思想政治与文化上都没有缺失,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地发展。

(六)明确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想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教学之间的相互结合,必须要结合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教学的特点,对二者进行整体规划。在当前阶段,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校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以及精细化的课程思政管理模式,二者相互结合的优势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高校必须要依据课程育人的目标对思政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在向学生们讲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的价值引入其中,确保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使得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到提高。因此,高校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出改变,构建完善而又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激发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