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晖
(东港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东港 118300)
玉米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总结了很多可供参考的种植经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使玉米的产量得到了提升,玉米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依据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改进,保证玉米在实际种植中可以获得高产。因此,在实际种植中要把握好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指引实现玉米的科学增产。
在种植之前科学处理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可有效促进增产。首先在选择种植地块的时候,要避免选择多年连续种植玉米的地块,同时要求种植地块要具有良好的光照环境,保证具有充足的肥力和良好的阳光。其次,种植地块及周围土地要保证未受到污染,如果土地受到污染,会对玉米生长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影响玉米产量。再则,该地块要保证一定的土壤厚度,较厚的土壤能够保持水分和肥力,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然后,该地块在播种之前最好进行耕作,轻耙深度在8~10 cm左右,重耙深度控制在12~15 cm 之间,耕作完之后,保证该地块上层土壤松软,无较大的结块,可以起到基本的保墒作用,同时要对土地进行平整,这样在降雨的时候,土壤可以均匀地受到雨水的滋润。科学合理的整地方式能给玉米种植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
土壤肥不肥,对玉米生长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而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保证土壤具有良好肥力又不会杀苗。一般在播种之前施加底肥改善土壤肥力,这样在种子播下之后,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根系发育,达到较高的出苗率。在施肥方式上,主要有穴施、撒肥和条施这三种方式,其中条施的方式最为有效,能够有力促进玉米根系的吸收,促进玉米生长。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施肥方式和施肥量要依据具体的玉米品种、土壤情况合理把控,如果土壤肥沃,则可以适当减少施肥量,如果土地贫瘠,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在夏季时,还需要结合雨水情况,灵活施肥,从而获得更好的施肥效果。
土地是玉米种植的基础,而优良的玉米种子则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我国地域辽阔,气候也复杂多变,选择玉米种子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地域特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玉米品种。其次,从遗传学角度考虑,要尽可能地选择颗粒饱满、色泽亮丽的种子进行育种。在选择好种子之后,用富含氮磷钾的营养液对其进行浸种处理,增强玉米种子的生命力,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为玉米生长提供基础条件。
近年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不断萎缩,进行玉米栽培技术研究迫在眉睫,否则可能会影响粮食安全。在玉米播种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气候因素合理地选择播种时间。如果是露天环境下,在气温10℃~12℃之间进行播种是十分合适的,或者也可以结合覆盖地膜的方式提前播种,地膜可以将土壤地表的温度提高3℃~5℃左右,可以调整寒冷天气下的玉米播种时间,可以将播种时间提前5~7天。在播种的时候,要注意播种密度,一般保持在每667 m26100~6200 株为宜,间距控制在宽行55 cm、窄行44 cm 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保证玉米的正常授粉,又能保证颗粒饱满,种植过密或者过疏,都不利于玉米增产。播种之后,最好进行肥料施撒,可以在种沟内施加尿素或者磷酸二胺,但是要保证施肥均匀,避免肥料过多造成死苗,保证玉米种子的正常出苗和健康生长。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玉米的生长影响重大,如果不能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治理,则会影响玉米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保证玉米产量,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现阶段,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类型。我们要经常观察玉米的生长状态,对于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病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玉米正常生长。以下列举了几种病害类别和防治方法:
在玉米的灌浆期之后到乳熟期之前,很容易发生大小斑病。通过使用50%的多菌或者使用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在玉米的叶面喷施2~3 次,可以有效减少大小斑病的发生。
矮花叶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是玉米叶片由于缺少锌元素引起的失绿症,或者是由于玉米花叶病毒的入侵而出现的一类常见叶片疾病。在面对这种疾病时,首先我们要拔除病株,防止病害向健康植株蔓延,然后采用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按一定比例配置之后的溶液,均匀喷洒2~3次,防止健康植株受到侵染而产生病害。
穗粒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二孢菌、镰刀菌及串珠镰刀菌等的侵染,受到这些病菌侵染之后会引起玉米的籽粒腐烂霉变,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产生病变。其防治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温度湿度,达到干燥目的,所以一般采用物理措施来防治,可以通过灌溉降低温度,或在晴天的时候扒开穗叶让果实接受光照,还可以去除病弱植株加快田间空气流通,降低湿度。另外,在适当的时候及时采收晾晒,可以降低玉米的霉变率,减轻发病程度。
现阶段,玉米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蚜虫、黏虫、玉米螟等。当蚜虫虫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母本的顶部叶片及父本的雄穗,可以在抽雄散粉期,使用40%的氧化乐果1000 倍液或者2.5%的澳氰菊脂乳剂100~150 g/m2加水30 kg,喷洒2~3 次治理该虫害。而黏虫虫害主要发生在大喇叭口期,一直到抽雄前,可以使用50%的辛硫磷或者50%的杀螟松800~1000 倍液,在下部叶片喷洒2~3 次,即可有效防治黏虫。玉米螟一般多出现在玉米雄穗抽出阶段,玉米螟的幼虫会咬断雄穗,导致玉米无法正常受精,影响玉米产量,可以在玉米生长的早期阶段使用抗虫药,或者是在花叶期和抽穗期用药物灌溉果实,达到防治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地底下的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蝼蛄虫,它们会啃食玉米的根部,影响玉米健康,但是危害性相对较小,一般通过翻耕土壤即可有效防治。
玉米种植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成为了农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总结,通过人工干预增加玉米产量,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方式。
除草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对玉米生长有促进作用,增加玉米的产量。田间杂草过多,不仅会跟玉米争抢肥力,还能为虫害的滋生提供环境。目前去除杂草的主要方式有人工除草和化学药剂除草两种。人工除草可以做到毫无遗漏,但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化学药剂除草则节省时间,在针对某些杂草时也极为有效,但是容易使杂草产生抗药性或者污染玉米植株,所以在喷洒时要格外注意。除草要讲究合适的时期,在封垄之前最好完成2~3次除草,保证玉米正常出苗和发育生长。在玉米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即可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
去除叶片会损伤玉米植株,但是通过这些年的研究发现,适当去除叶片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在玉米苗生长出第五片叶片时,将第一片叶片以上的植株全部割除,随后将第一片叶片也手动摘除。之后,植株会长出新的叶片,并且植株的茎杆会生长得更加粗壮,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玉米苗的生长点在土壤中,去除叶片之后,还会继续生长,在第二天即可长出新叶,茎杆在没有叶片分享能量的情况下,也会发育得更加良好。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去除叶片的玉米植株比不去除的玉米植株茎秆粗壮、稳长、秃尖情况减少,能够增产30%左右。
玉米抽丝的中后期,在没有结穗抽丝的植株上可以采用折尖手段。将植株上部第二片和第三片之间的茎秆折成折角,但不完全折断,可以有效促进植株抽丝结棒,被折的茎秆在2~4 天之内则会恢复原状,不会影响玉米叶面的正常生长。通过实践对比,折尖之后可以降低玉米空杆率,有数据显示,可以将玉米空杆率由15%~40%降低到2%~5%,增产在15~25 kg 每亩。
蹲苗的具体做法如下:在玉米苗期,土地底墒较好的状态下,通过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多次翻耕、扒根晒土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玉米根系向深处生长,这样玉米的幼苗会更加敦实粗壮,有利于玉米茎秆抵抗干旱,防止在狂风天气倒伏。蹲苗要灵活掌握,在晴天的时候,中午叶片蜷缩,叶片颜色偏向深绿色,在午后或者傍晚的时候叶片会重新伸展开来,如果第二天的早上叶片尖部留存水珠的,可以不浇水,如果叶片在午后至次日早上还不能正常伸展,叶片尖部无水珠留存,则应该立即结束蹲苗,将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为宜。
通过实践操作对比可以发现,经过蹲苗的玉米植株根茎粗壮,土壤生长深度比不蹲苗的植株深,根须密集、粗、长。在茎秆拔节时生长速度快,节间缩短,雌花结穗较早,玉米果穗体型大而且生长位置低,单个玉米果穗上的颗粒籽粒多,不仅产量高,而且利于采收。
但是我们要注意,蹲苗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要因地制宜。蹲苗的时间过短,起不到蹲苗作用;如果时间过长,会造成控水严重,幼苗老化,不利于玉米的生长,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尽可能地选择土地肥沃湿润、植株健康、苗龄较小的植株进行蹲苗,这样才能顺利达到增产目的。如果经验不足,可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合理蹲苗,科学增产。
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在玉米雄穗刚刚抽出还未散粉的时候,通常在早上人为地按照一定比例去除雄穗,可以按照隔一行去一行的比例进行,数量控制在30%~50%。同时要注意,地块边缘的植株不宜去雄,以免影响授粉。通过人工去雄,可以合理利用植株的营养,将原来供给雄穗生长的能量供给雌穗生长,促进玉米的生长。同时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虫的危害,实现增产的目的。
玉米自然授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候并不能保证每个雌穗都能正常授粉,而通过人工干预,可以使得每棵植株都均匀授粉,减少偶然因素的出现,降低秃尖率。通过人工授粉的植株,结穗饱满,籽粒密集,产量可以提高8%~10%左右。具体方法如下:玉米在开花抽丝期时,在晴天的上午9 时~11 时,采取两人拉一绳的方法进行授粉,主要目的是通过触碰植株,让雄花分散,保证雌株的花丝授粉,频率可以控制在两天一次,一般进行三到四次,即可达到人工授粉的目的。同时在授粉后,及时去除空株,增加光照强度,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有利于促进玉米生长,增加产量。
玉米作为一种高产作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经济价值高,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趋势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玉米栽培技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总结,我们梳理了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明确了玉米栽培方法,希望通过有效的技术推广手段,将增产方法推广到各地,增加玉米的产量。在今后的种植生产中,要适当增加玉米机械化种植比重,减少人力成本,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种植,推动玉米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