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2022-11-18 18:43
青少年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融合专业课程

苏 伟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大学生作为传承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群体,作为极富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我国,“创业教育”的概念1998 年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本中[1],2016 年起所有高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整体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教育没有很好融合。[2]究其原因,多数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入就业指导或者职业规划板块中,以创业通识课程、讲座或创业竞赛的形式呈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全过程、全链条融入教育教学。[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营,分离割裂,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数量不多、能力不足、意愿不强烈。 为破解上述问题,2010 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强调,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建立融合性的课程体系。[4]专创融合教育的理念首次在文件中正式提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融合性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浅层次、边缘化、形式化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专创融合教育的内涵

专创融合教育涉及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等概念,厘清上述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专创融合教育的意涵。

首先,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不同。 “创新创业教育”带有明显的中国本土特色,国外学者很少使用。 国外学术届一般认为创业必然包含创新,因此通常使用“创业教育”的概念。 这与我国教育传统具有密切的联系。 我国传统教育过程中更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较少涉及创新,从而间接地把创新神圣化了。[5]专创融合教育要求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应放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和面向社会和产业需求的应用创新两个方面。

其次,从教育目的视角辨析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在某些特定职业领域的从业者;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业意愿、创业思维和能力,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更强调实践性、新颖性、开放性和个体性。 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就业从业,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创新创业,但两者都包含着应用性,即面向某一行业的直接应用,且两者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6]

也有研究者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对比分析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对应单学科研究为主的“旧”知识生产模式,它能高效传递经过编码的知识。 创业教育对应应用环境中交叉学科研究为主的“新”知识生产模式,它是传播隐性知识的渠道。[7]“新”模式是从“旧”模式中生长出来的,但并不替代“旧”模式,而是要与“旧”模式相互促进。 专创融合教育表现了知识生产“新”、“旧”模式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二者的关系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8]

综上,“专创融合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是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知识的意识,以及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的教育模式。

二、专创融合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专创融合教育——形式上结合阶段

“专创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提出到被广泛接受、进而转化为教师有效的教育行为需要探索和沉淀的过程。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最初表现为形式上的结合,如在专业知识中生硬的加入创新创业知识或案例。 这一阶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内容碎片化,不成体系,无法与专业课程内容建立横向联系,重理论知识教育、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不强烈,创业信心不足,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指出了“专创融合教育”结合不紧的问题,同时也明确提出专创融合教育要从形式结合走向实质融合的要求。[9]

(二)专创融合教育——实质上融合阶段

要推动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质融合和深度对接,需要实现二者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的一致性,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设计与活动实施的有机结合,以专业对口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10]2019 年教育部文件指出“专创融合教育”模式是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11]专创融合教育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走向专创融合教育模式构建,从理念倡导走向身体力行。

三、专创融合教育的价值意义

专创融合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首先,专创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目标的实现、巩固与发展前提是具有一定素质的人才。[12]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根本任务。 专创融合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到课程和课堂,将专创融合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培养符合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具有家国情怀的实干家的现实需求。

其次,专创融合是培养“强国一代”的现实回应。 专创融合教育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德行修养,又专注于培养高水平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创融合教育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注重学生将书本知识以及教师传授的知识等间接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再认识、再发现,更新改造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应用于其他领域,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专创有机融合是提升大学生就业从业和创新创业本领、培养强国一代的现实回应。

最后,专创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专创融合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从业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和短板,培养有扎实专业知识,有创新意愿和素质,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大学生。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整个课程体系上都相对稚嫩,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开展的传统专业教育。 因此,专创融合教育需综合考虑两种教育的具体特点,兼顾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性,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达到二者的适应性融合。

四、专创融合教育的现实困境

专创融合教育在理念上已经被普遍接受,在实践层面推进时遭遇课程体系不完善、忽视实践课程、可操作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缺失、师资队伍建设难等诸多困境。 高等院校作为专创融合教育的主导者应从课程建设入手,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不完善

从课程内容角度,专创融合课程存在碎片化问题。 专业教育的内容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完整、系统的知识。 创新创业教育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市场需求,两者的逻辑起点不同,目的不同,融合起来会遇到阻力。 目前,专创融合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整体上所占比例少,形式主要以结合专业教育中某个章节的内容介绍创新创业案例或指导学生撰写创业项目书为主。 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系统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专业教育也缺乏根据行业发展主动更新课程内容,拉近和行业距离的主动性,专创融合课程内容表现为碎片化、不系统。[13]

从涉及到的专业和学科角度,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以“点”为主,没有形成以点带面、跨专业和学科开发系列课程的局面,更缺少将专创融合经验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专创融合教育大多是教师自愿选择性参与,依托某一门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尝试探索,“项目”结束了,“创新创业教育”也随之结束了。 过度追求创业成果的功利化做法导致高等院校尚未形成专业覆盖面广、全过程融入的课程体系,更无法达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二)专创融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专创融合教育的教育方式需要进一步变革。在教育方式上,专业教育更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与获取过程,理论讲授多;创新创业教育更关注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造,创新实践、创业实战多。 专创融合教育重点放在专业理论教学上,很少设计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创新尝试和创业意愿。 前者强调教师的教,后者强调学生的学。 随着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断加深,专创融合必然引发专业教育方式实质性的变革。 此外,缺乏创业实践平台也是导致专创融合教育无法将虚拟任务转化为真实问题,将学生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原因之一。

(三)专创融合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可操作性不强

评价专创融合课程是“金课”还是“水课”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专创融合课程评价较少关注和重视学生创业业绩、创新实践经验和创业能力。围绕专创融合形式层面的评价较多,如学生的竞赛成绩、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专创融合教育案例的撰写、专创融合教育研究文章的发表等,专创融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究其原因,专创融合教育政策文本中,有关质量评价的表述较宽泛,不够明确。 缺少明确、可操作的、合理的专创融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导致参与专创融合教育的高校、教师和学生缺乏评估压力,容易浅尝辄止。 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在专创融合教育中的具体表现。[14]

(四)专创融合教育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创融合教育存在参与教师数量少、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和胜任力不强等问题。 受“科研为主导、教学为基础”的高校办学理念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专任教师对教学科研的热情明显高于创新创业教育。 部分教师甚至存在对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误解和排斥,认为专创融合就是培养大学生做“小老板”等。 此外,大部分专任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时信心和能力都不足。 传统观念的影响、认识的不足和创新创业经验的匮乏导致教师参与专创融合教育的人数少,主动性和能力都有待加强。

五、专创融合教育的路径探索

从表面上看,专创融合教育出现的问题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课程建设或师资队伍的问题,但本质上,“政府-高校-企业”三者打破各自的组织边界,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使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互通、最大限度利用资源,[15]才是破解专创融合教育困境之道。

(一)高校主导专创融合教育综合改革

良好的专创融合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专创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首先,构建学科整合、深度融合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无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也无力推动知识的市场化和资本化。 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应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专业、学科之间打破阻隔,交叉整合教育资源,引导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修订,创设基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教育情境,促进专业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深度融合。评价专创融合课程时,应涵盖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尤其要把创新型思维、知识、能力等要素纳入评估体系,[16]实行包括书面考试的多重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其次,培养专创融合型教师队伍。 专创融合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自身素质会直接影响专创融合教育的实效。 高校应从教师队伍中遴选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及创新创业意向的教师,开展从专创融合的相关理论到实践操作的系统培训。 在理论方面,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并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创新创业政策,进而形成合理、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各高校间进行学习交流,结对帮扶,共同分享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在实践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引导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或企业进行亲身学习,以总结出科学的教学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操作模式整合到专业教育中,提高专创融合教育实效。 然而,无论何种培训形式,最基础的是要给教师留有学习创新创业理论和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的精力和时间。 学校需减少教师工作压力和负担,保证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后还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参与专创融合教育的相关培训活动。

最后,为弥补既有教师专创融合教育经验的不足,高校可以聘请校外企业家、创业者等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教研、讲授专创融合课程,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同时,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可以对专创融合教育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更好地在课堂中融入创新思维。 另外,高校可以邀请相关人员进校园,开展创新创业类讲座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展示,在交流研讨中提升高校教师专创融合的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企业打造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的实践实训平台

专创融合教育应注重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设置。 通过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深挖特色产业,依托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地方优势课程,提高专创融合课堂实效,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创新品格。

首先,从企业搭建实践平台的途径方式来看,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实践实习基地,协助地方高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17]提供多渠道的实践条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热情和信心。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案例和项目把自身的创业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学生,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强化实践能力。 其次,从企业的服务对象来看,除了给学生提供实践场地,还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改善教师指导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足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创融合教学能力。

(三)政府营造专创融合的氛围、完善体制机制

高校和企业在开展工作时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政府积极发挥自身角色,统筹协调,为专创融合教育的发展营造宽松融洽的氛围。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补贴、政策激励、文化环境创设等方法,为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减少学生在创新创业时因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的束缚而丧失创新创业热情的情况。 此外,专创融合教育需要打破学科、专业的藩篱,建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跨越学界和产业的鸿沟,助力优质创业项目落地的动力机制;需要建立约束机制,加强监管,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取缔非法行为,以保障校企合作的良性开展的保障机制。 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将推动专创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

六、结语

专创融合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高校各专业之间融合创新,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 专创融合教育理念提出后经历了形式上的结合到实质上融合两个阶段。 在实践层面推进时遭遇课程体系不完善、忽视实践课程、可操作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缺失、师资队伍建设难等诸多困境。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多元实践平台,推动专创教育全面、深入融合。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融合》
部分专业介绍
破次元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