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代发展中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但是要想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转型和创新,实现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1.1 管理人员缺乏重视度。在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被大家所重视。甚至许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不关心,觉得档案管理工作无关紧要,这样的思想观念不仅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使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整体性和完善性,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1.2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要想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最大价值,就必须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但从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很多单位缺乏档案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即使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也很难满足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和提升的需求。而且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细心和耐心,也是很难将工作做好的。
1.3 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虽然非常繁琐,但是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将一些纸质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后装订分档。但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绊脚石,制约着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提升,尤其在当前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2.1 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首先,要改变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的传统思维,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管理层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进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改进与提升。其次,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不仅要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水平,还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建设,因为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保密性,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担负起相应的职责,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2.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档案管理创新过程的有序进行。首先,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管是针对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还是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均需要制定适应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需求的制度和办法,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其次,要保证档案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档案管理制度一定要简便可行且规范,这样才更有利于整个管理体系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的,所以必须具有严肃性和双向性,双向性表现在既要约束员工也要约束管理层,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其在档案管理开拓与创新发展的路上发挥权威性作用。
2.3 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向着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迈进,将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融合到一起,实现相互辅助,相互促进。比如声像档案、电子存储等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融入,不仅可以降低纸质档案管理的劳动强度,延长档案的保存寿命,还有利于保存和查询。电子档案管理的创新性还体现在能够通过现代技术,将图片、视频、声像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之后存储到计算机或硬盘,让网络帮助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共享,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及发展需求出发,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寻找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