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红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
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实现人的平等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把国人分为农村人口及城市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迅速发展工业经济,国家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等都向城市倾斜,这导致农村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同时,受区域及地域的限制,农村人口之间的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助于弥补农村人口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给农村人口创造个人全面发展条件的同时,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提高人的实践能力。人的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也进入了科技时代,各种农耕器具及设备层出不穷,在提高了产量及效率的同时对于农民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便是要帮助农村人口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跟随社会的需求,学会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完成日常的农耕作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的个人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让剩余劳动力去城市中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1.3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拓宽人的社会关系。农村人口受地域及区域的限制,社会关系基本只局限在亲戚、本村及邻村的人,这样的社会关系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的个人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农村人口拓宽社会关系,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及交流活动帮助农村人口接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拓宽农村人口的社会关系及个人视野,帮助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2.1 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2.2 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农村人口个人发展失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教育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大多数农村人口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少数人虽然可以考入大学,但也都会在学业有成后选择留在城市。而大多数村民因没有考上大学,只能继续在农村从事农耕劳动。笔者认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从教育培训入手,确保农村人口都可以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农业技术应用和科学管理的教学内容,确保农村人口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2.3 加强网络覆盖,推动农村数字化建设。信息时代的来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的交流与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众多便捷的平台。但目前我国尚有部分地区仍未实现网络覆盖,导致这些农村经济落后,无法跟上科技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便是将数字化的信息网络推广到全国的每一个地区,让农村可以进入信息时代。帮助农村人口学习网络应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网络还可以拓宽农村人口的社会关系,去了解并认识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从而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