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洋 李 峰 肖 楠
(1黑龙江肇源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 黑龙江 肇源 166500;2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4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听取黑龙江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汇报及有关专家建议。张庆伟指出:抓住“十四五”这个关键期、窗口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实施减污降碳行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开发黑河市爱辉区林业碳汇项目,对于助力黑龙江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落实“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发挥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屏障作用,保护珍贵的黑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在黑河市爱辉区林业局直属6个林场。
1.2 建设规模。建设森林经营碳汇项目46 511 hm2。
1.3 建设时间。项目建设期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
2.1 建设目标。建设森林经营碳汇项目45 611 hm2。黑河市爱辉区2005~2016年森林经营面积为45611hm2,符合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的要求,因此规划建设森林经营碳汇项目45 611 hm2,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红松等。
2.2 规划布局。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规划布局:大岭林场8033hm2,二站林场6833hm2,河南屯林场4751hm2,桦皮窑林场6 787 hm2,望峰防火站3 167 hm2,大平林场8 133 hm2,七二七林场7 907 hm2。
3.1 经济效益。建设森林经营碳汇项目45 611 hm2,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云杉。每年每公顷固碳量5 t,则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每年固定二氧化碳228 055 t。碳汇计入期按20年计算,整个项目期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可交易二氧化碳456万t,按照现在国内碳市场平均价格每吨二氧化碳30元计算(碳市场全面实施交易以后价格在100~300元),项目期可交易价值为13 680万元。
3.2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区域及周边的劳动力会得到较好的安置,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还有利于培养林农低碳环保意识,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3 生态效益。通过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碳汇固碳增汇,增加森林面积,调整林分结构和功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从而增强森林的固碳功能。同时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中国核证减排机制(CCER)下的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框架,包括6个主要步骤,依次是:项目设计、审定、备案、实施与监测、减排量核证、减排量签发。
4.1 项目设计。由项目业主或委托咨询机构,依据发改委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项目设计文件(PDD)。PDD是体现项目合格性并进一步计算与核证减排量的重要参考。
4.2 项目审定。PDD文件完成后,递交由发改委备案的审定机构进行格式审查,以及初步的技术审定,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提交发改委组织进行专家技术评估,评估项目预估减排量是否合理等实质性内容。
4.3 项目备案。国家主管部门在接到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10个工作日内,对材料齐备的减排量予以备案。经备案的减排量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单位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
4.4 项目实施。获得备案批准的林业碳汇项目应按照项目设计文件组织实施,项目实施主体应积极开展项目活动,确保实现项目的预期减排量(净碳汇量)及非碳效益等。
4.5 减排量核查与核证。项目业主按照监测报告计算减排量,并按PDD中的预定期限接受核证机构的核证,核证内容包括项目运行情况、监测执行情况,以及监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并出具减排量核证报告。
4.6 减排量签发。获得核证报告的项目,即可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签发核证减排量。发改委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并与备案文件进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