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郎刺
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人地协调观,要提升该素养,离不开环境教育。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蓬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社会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态垃圾等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土地酸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严重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与发展造成了很大威胁。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展开环境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中学地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以及由此产生的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1]。
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地理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其实施的历史必然和重要意义。首先,环境教育不仅是环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校素质教育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环境条件日渐严酷,天灾频频出现,人地关系矛盾冲突日渐凸显等重大问题,使强化环境素质培养,改善环境现状,追求人地平衡发展迫在眉睫;再次,我国人口总数大,环境威胁日渐增加,且压力越来越大,实施环境教育来减少巨大的环境压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2]。目前,虽然学生的整体素质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依然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也利于今后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当今社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人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土壤盐碱化日益增多,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但由于人们环境教育观念薄弱,没有意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环境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当前环境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当前环境教育只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为主,环境教育与升学或就业并没有直接关联,这使作为环境教育主阵地之一的学校,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压力下,往往没有把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环境教育观念薄弱。这使高一学生即便对环境知识有浓厚兴趣也改变了观念,而高二、高三的学生则忙于备考,环境意识也不能取得实质性提升。在当前升学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环境教育的地位是一落千丈。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在户外体验的感受,势必会影响环境教育陶冶情操的功效,很难培养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学生。
一是环境问题是一项综合性课题,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有社会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法律等多种多样的知识点。这就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掌握具有较强的环境教学知识与技巧。但是大部分教师对环境教学的认识仅仅是来源于教学案例、教学参考书,真正可以走出去看看了解其他地方、其他国家环境教育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二是由于教师本身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在地理课程中对环境教学的关注程度不足,也缺少继续深造的动力。三是地方教育部门很少举办关于环境的教育教学培训班。如果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较低,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储备不足,那么其是很难将环境知识、技术、意识、心态、行动等方面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的,也是不利于环境教育质量整体提高的[3]。
广义的环境教育是指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培养环境意识,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狭义上讲,环境教育就是指环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受教育者环境意识、环境技能、环境心理和环境素质形成及发展的各种活动[4]。
保护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这就要求学校要经常性地进行环境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环境教学设备的建设,比如,环境技能学习与实践的场所,引导学校注重环境教育,提高其对环境教育的积极性;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场地,需要逐步改变教学观念,将健康校园作为整体融入校园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并通过与学校政教处、团委、教务处、总务处等部门的沟通、合作,确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宏观上做好环境宣传、督导、管理等工作;在教师层面上来说,则需要教师掌握较多的环境教学知识与专业技能、渊博的环境教育常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环境教育知识,更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环境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感。
地理教材经过多次的改编,其立意发生了很大改变,人地协调观成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教学内容上以环境教育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将环境的基本知识涵盖在初高中地理课程中。初中地理教材的各章节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突出人地关系,还通过身边的事例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高中地理新教材更是进一步突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高中必修一主要介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这种自然环境给人们生产与生活所提供的资源与能源,而必修二主要介绍的则是人文环境,那就是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最后再归结到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走可持续的发展路线上。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增加的选择性必修三,主题为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更是把环境知识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环境”为主题,单独成册呈现出来。环境教育教学知识贯穿于全部课程,有利于教师全面挖掘课程和研究教材中的环境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普知识和环境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成熟的环境教育模式的建立,还有利于地理教学自身价值的实现,给中学地理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力。
1.融合现代技术,渗透环境教育
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手段,高效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拓展教学容量,利用视频、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把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或与不够形象、直观的内容,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地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环境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例如,在介绍土壤盐碱化这种重大生态问题时,教师可播放“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的教学视频。在观看了生动、有趣的视频后,学生身临其境,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类侵害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后果。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自然灾害产生的社会危害及造成灾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又如,在讲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所包含的各种人地和谐观时,教师可以采用视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设计相应的题目加深学生的认识。例如,“请在案例材料中找出体现哈尼梯田区域文化特征的具体描述。”“山上超过一定海拔高度保留了一大片森林,有何作用?”“根据气候特征,思考梯田农业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措施。”“村庄为何位于山腰,而不是在山下?”“此地的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视频和一系列的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追求人地和谐是红河哈尼族文化能延续一千多年的根本原因,从而潜移默化地把环境意识由情感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进而提升为环保行动。可以说,现代媒体的运用给环境教育带来了生命力。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设置环境保护的专题,让学生制作相应的PPT 课件并上台进行讲述。
2.采用分组答辩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讲述河流上游是不是该建水坝时,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划分正方(赞成)和反方(不赞成)两个组,让学生先查找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接着再在课堂上以小组答辩的方式,结合数据并用事例说明对“在河流上游是否应该建水坝”的看法。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河流上游是不是该建水坝会有更辩证性的认识,最后再由教师从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等角度进行综合总结,使学生对活动中涉及的环境问题和处理途径的看法达成共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结合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乡土地理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关调查亦表明,每个人心里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生养了他们的土地,对故乡自然都有种较为独特的眷恋情感。将乡土地理渗透到地理环境教学中,可以达到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比如,在讲述水土流失的危害、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措施时,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到学校操场边的山上现场观察,直观提出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有什么影响,让学生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措施,由此扩展到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的水土流失原因的异同点。对于自己熟悉的环境,学生都能言之有物,课堂气氛活跃,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为家乡的建设建言献策,很有成就感。这不仅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围绕家乡经常出现的与环境相关的新闻事件展开探讨,将环境法律渗透到相关教学内容里,让学生更了解环保法律的意义,懂得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4.在地理实践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地理学是一门凸显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的课程。在地理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师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保护环境实践活动。
一是结合时间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植树节、世界森林日、全球水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等,以“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为主旨,利用诗歌朗诵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设计、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进行环境科普宣教、绿色低碳实践及“净滩、净水、净山、净土、护绿”“生态美、志愿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
二是以乡土地理为背景,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环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通过力所能及的努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比如,磁灶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而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学生深有体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磁灶环境污染调查”作为研究课题,并按照教师设计的调查纲要相关要求调查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污染内容并进行初步研究记录。在课题的基础上,学生针对所研究的环境具体内容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如磁灶的污染状况、水体污染程度与人体健康、水体污染的特点、水体污染所产生的社会事件、使用磁灶以前和现在环境对比等。然后,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找出污染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形成结题报告。在整个学习、研究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总设计、知识补充、指导、督促等作用,将研究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课堂上则进行情况汇报总结和知识学习。教师让学生对身边的地理事物进行深入研究,能很好地将地理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使其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观念,提升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磁灶物流园区、五里工业区、参观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发电厂等,了解“三废”的危害及治理,逐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教育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这要求教师从思想上树立环保教育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与实践,如此才能发现更多、更好的实施环保教学的新办法与新途径,促进环境教育质量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