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路径探索

2022-11-18 03:46陈雪梅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融合

○陈雪梅 周 斌

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高校要改革创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这一要求,为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指南。

近几年来,学者们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二者的概念、内涵本质、逻辑关系以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等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关于两者的融合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对融合实现路径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对此,我们首先阐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基本内涵及辩证关系,其次分析影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关键因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全员+融合”“全过程+融合”“全评价+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即“四个融合”的独特模式,促使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实现。

一、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借助于非思政课程也就是其他课程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即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渗透、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又能起到思想价值引领育人目标。新时期,各高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不同的方式。高校“思政课程”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是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是借助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谈思政,是在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过程中渗透、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触动、震动和感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育人的效果,是隐性教育。

二、影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主要因素

影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两个方面。

(一)学校内部因素

1.教师队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教师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格魅力对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至关重要,是确保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要求专业教师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育人责任意识,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如果专业课教师自身没有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育人责任意识,且把握不准思政教育元素,在具体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则会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不好的结果。所以,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和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及其育人责任意识。

2.领导重视。各高校能否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校级领导重视至关重要。高校党委要把思政工作摆在中心位置,加强统一领导和指导,各级党委书记要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向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同教师进行亲切交流和交谈,助推学校形成学习、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大氛围。

(二)学校外部因素

1.政策保障。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得到党和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这一期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例如,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这些政策给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2.组织领导和制度条件保障。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注重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地与各高校要结合区域和自身建设发展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健全工作评价机制。各高校要根据“十四五”规划和自身建设,统筹身边各类有效资源,对“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大投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专用储备资金,鼓励所有教师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制度条件来为“课程思政”的构建提供支撑和保障。

3.思政课程教师的参与。高校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这一目标,离不开思政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思政课程教师参与构建“课程思政”,是指思政课程教师要帮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提高思政教育思想,帮助其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辨别和把控其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政治站位和政治高度,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思政”。

三、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培育现状

(一)经验总结

现阶段,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大力推行“课程思政”改革,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高校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教研活动,省委教育工委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工委领导班子与各高校结对子,对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进行全面指导,并将各高校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除思政课程外,活动还另设课程思政组,很多专业课教师也积极参加了课程思政“大练兵”教研活动,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等众多学科门类,助推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在各省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教育工委的推动下,近两年来,各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成效较为显著。

一些高校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建设的主体责任,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挂帅共同担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组,其他部门(如教务处、学工部、人事处、教学发展中心、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各学院也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保障改革的有效开展,系统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疫情防控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把疫情防控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新的增长点,深挖疫情防控育人元素,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强化特殊时期思政教学价值引领和思想育人作用。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部分高校实地调研发现,一些高校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完善,各部门对本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把握不够准确,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难以形成合力。

2.部分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欠缺。部分高校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因尚未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育人意识,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往往更多地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忽视了育人。还有一些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因缺乏课程育德能力,在平时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很难深挖并运用不同通识课、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部分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类院校,因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往往较侧重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传授,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播和渗透,其人才培养方案也侧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对于如何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没有形成明确的框架设计、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方式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形式,目前,各省大部分高校对其还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再加上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因而在短期内,很难出台一系列适合本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机制。

4.“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缺失。目前,部分高校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还没有能够研制出适合本校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缺少必要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投入不足,没有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专用储备资金,使得“课程思政”的构建缺少制度及资金等条件支持和保障。

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现路径

综上问题成因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全员+融合”“全过程+融合”以及“全评价+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即“四个融合”的独特模式,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

(一)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

高校要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相融合的效果,须构建“由上至下”的三个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校党委、行政部门和院系组织三方力量,即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和各院系组织贯彻落实。

1.校党委加强统一领导。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强校级党委的组织领导。校党委要为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机制确立方向和宗旨。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把马院和思政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并相继出台《西安交通大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其次要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领导机制,确保二者相融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明确校党委的责任主体地位,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最有效的行动方案,且通过校党委亲自进行课程思政或者思政课程的实践。随着新时代我国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各高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来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进行有机统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2.行政部门联合推进。各高校要统筹开展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人事处充分根据具有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师制定特殊的考评标准,优先给予职称评定。团委则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为各类课程提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促进二者的融合提供新方式。教务处开展各种科研培训,使得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并落实。在这个完善的联动机制中,充分协调好各方关系,为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提供支持和保障,促进育人效果达到最佳。各高校还应成立“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研究服务基地,由教务处牵头,联合学校财资处、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会议交流、集体备课、经验分享等活动平台。各高校二级院(系)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建“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来负责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3.院系负责贯彻落实。各学院、各系和各专业的领导以及教师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工作联系最为普遍的群体,也是最了解日常教学工作的主体。学院领导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动员,引导学院成员参与;通过开展党委、党支部学习活动强调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摆正育人工作位置。同时,不同的院系之间加强联系和沟通,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对理工科院系中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对人文学科院系中的爱国责任意识的挖掘,打造院系特色课程,通过实践落实院系的责任,体现院系在高校育人创新中的执行力。院系作为各类行政部门与教师主体之间的桥梁,能更好地为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工作效力。

(二)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员+融合”

新时代,各高校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员相融合,首先在于加强“三支教师队伍”(即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思政课程教师队伍与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必须有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各高校要积极组织各教研室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形成团队力量,通过集体智慧使各专业课程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法改革和教科研建设项目,认真学习和挖掘学科专业及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与德育素材等,做好教学设计,明确每节课的教学主题内容。

各高校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思政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通识课程教师。各高校在实践中要设置与意识形态高度相关的教学专题,为“三支队伍”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奠定基础。对于专业课程教师而言,要邀请自己学校的思政课程教师一起开发和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做好教学内容拓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渗透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中,努力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对于思政课程教师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对自身专业领域的先进典型案例会比较感兴趣,而这也正是这类老师所缺乏的。因此,我们的思政课教师须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二级院(系)教研室专业团队中开展教研活动,思政教研室也可以和各二级院(系)专业教研室结对子,多学习、交流、研讨、了解各专业主要特点,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文化、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以及行业中的优秀典型案例。对于通识课程教师而言,在面对不同时期的学生群体时,都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背景有清醒的认识,时刻警惕西方腐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强“课程思政”的意识,提高育人能力。

(三)创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过程+融合”

高校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过程相融合,必须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模式,构建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过程相融合体系。

首先,在教学前正确认识和规定教学的内容与涉及到的主要领域,并在此范畴内融合设计具体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建设合理的教材载体两种方式来实现融合。其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全过程育人中,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当进行到课程中间环节时,都应当注意关注教学的方法。在第一课堂中,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共同发挥作用,使教学方法灵活化。最后,在教学后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应用好网络平台载体。创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需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网络平台紧密结合起来,贯通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习途径和范围,促使二者“全过程+融合”的实现。

(四)完善思政效果考核“评价体系+融合”

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实现协同效应,关键是要健全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监督检查机制和激励机制。各高校要尽快健全并完善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高校教学考核评价是督促各类教师履行“同向同行”育人职责,检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要建立“课程思政”领导管理和运行评价体制机制,要把教师开展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效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占到一定权重,通过学校领导干部评教、学评教、教评教、督导评教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来监测各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将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的学期绩效考核、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学习培训选调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将“课程思政”纳入全体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

文章分析了高校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困境,并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由上至下的三个保障机制,提出了“三合一”的“三支队伍”建设方案,探索了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全过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体系建设,形成了“四个融合”的独特模式,真正做到了用最鲜活的思想去教化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在高校育人方面运用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破次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