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仁海 刘兴二 仲 义 代秀云 徐艳荣 侯宗运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 136100)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1-3],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调整新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松辽平原腹地,雨热同季,具有得天独厚种植玉米的区位优势,年种植面积在400 万hm2左右,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随着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玉米品种使用周期不断缩短,更新加快,迫使新品种持续推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2015 年育成了玉米新品种吉单616,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淀粉、优质、广适、多抗等优点,2021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 210062;并完成黑龙江省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引种备案号:(黑)引玉〔2021〕第113 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1 母本吉D2842011 年以PH6WC×33D22 为基础材料,采用大密度、接种鉴定、南北穿梭育种方式,经过连续6 代自交选育而成。D284 出苗至成熟128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成株19片叶。花丝绿色,花药紫色,花粉黄色,花粉量中,颖壳紫色,雄穗分枝数1~3 个。株型半紧凑,株高205cm,穗位高94cm。果穗锥形,穗长17.5cm,穗粗3.6cm,穗行数14~16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26.8g。抗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每hm2保苗6.0 万株,产量4500kg 左右。
1.2 父本吉D0432011 年以PH4CV×PHB1M 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南北方连续6 代自交选育而成。D043 出苗至成熟131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成株叶片20 片。花丝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黄色,花粉量大,颖壳绿色,雄穗分枝数4~5个。株型半紧凑,株高195cm,穗位高95cm。果穗筒形,穗长18.2cm,穗粗3.7cm,穗行数16 行,排列整齐,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5.0g。中抗大斑病,抗灰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每hm2保苗6.0 万株,产量4000kg 以上。
1.3 杂交种选育过程吉单616 是2015 年以自选系吉D284 为母本、吉D04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8 年进行产比试验,2019-2020 年参加吉林省友邦联合体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吉林省友邦联合体中晚熟组玉米生产试验。2019-2020 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2020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2021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1 生物学特性吉单616 属于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出苗至成熟130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1cm,穗位高131cm,成株叶片数21 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9.7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4.2g。
2.2 品质分析2020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检测,籽粒容重751g/L,粗蛋白含量11.95%,粗脂肪含量3.3%,粗淀粉含量75.07%,赖氨酸含量0.28%,达到GB/T 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一级标准(粗淀粉含量≥75%)。
2.3 抗性鉴定2019-2020 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进行2 年4 点次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吉单616 抗丝黑穗病、茎腐病、灰斑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
3.1 品比试验2016-2018 年在吉林省中晚熟玉米区的公主岭、长春、农安、德惠、榆树进行产量比较试验,3 年每hm2平均产量12063.1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2%。
3.2 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吉林省友邦联合体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2362.1kg,比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6.3%;2020 年续试,平均产量11264.9kg,比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3.5%;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813.5kg,比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4.9%。
3.3 生产试验2020 年参加吉林省友邦联合体中晚熟组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1279.3kg,比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3.9%。
4.1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吉林省四平、辽源、通化、长春、白城、吉林、松原的中晚熟玉米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10℃活动积温2850℃以上区域种植。
4.2 播期一般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当土壤5cm 处地温稳定通过8~10℃时,选择中等肥力或以上地块单粒播种。
4.3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点、种植地区土壤肥力条件、气候条件等来确定[2,5]。一般肥力地块保苗6.0 万株/hm2,中等偏上肥力地块保苗6.5 万株/hm2。
4.4 施肥一般每hm2施基肥10t,种肥施磷酸二铵500kg、硫酸钾200kg,在拔节期追施尿素500kg;或一次性施用玉米复合肥底肥750~800kg。
4.5 适时收获一般在10 月上旬达到完熟后进行收获,具体表现为果穗苞叶枯松变黄、籽粒基部黑粉层出现[6]。该品种抗倒伏、灌浆和脱水速度快、适收期籽粒含水量低,可采用机收果穗或机械直收籽粒的方式进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