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珍钊
提要:灾难分为天灾和人祸两种;天灾指自然造成的灾难,如瘟疫、地震;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无论天灾还是人祸,历经灾难的人们都会经过一个伦理选择的过程。古往今来有大量书写灾难的文艺作品,本文选择了三个典型的文本进行分析:古希腊文学中,《俄狄浦斯王》是最早详细描述人间灾难的文学作品。悲剧以忒拜为背景通过一个杀父娶母的故事书写雅典发生的大瘟疫,说明人的选择不能破坏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当代影视作品《泰坦尼克号》演绎了一个个生离死别但又发人深思的伦理选择故事,让观众看到人们是如何在求生本能和道德追求之间进行艰难选择的。《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汶川大地震》是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创作的诗歌集,书写灾难中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同整个人类的命运相关,体现了灾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关联。
灾难即灾祸苦难。灾难分为天灾和人祸两种:天灾指自然造成的灾难,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如战争、恐怖袭击、核泄漏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人类造成巨大苦难。在文学作品的描述中,可以读到灾难中的生离死别,家庭破碎的惨状。灾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给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也会造成巨大创伤,即使灾难过后人们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遭受灾难的人们都会经过一个艰难的伦理选择过程。古往今来有大量书写灾难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本文选择了三个典型的文本进行分析,用以展示不同时期人们面对灾难冲击的伦理选择。
在古希腊文学中,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可能是最早详细描述人间灾难的文学作品。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瘟疫爆发,索福克勒斯曾担任祭司一职,亲身经历了那次堪称人间地狱的灾难。《俄狄浦斯王》是他以忒拜为具体背景书写雅典大瘟疫的悲剧作品,能够让读者或观众置身其中,感受这场瘟疫给人们带来的恐惧、无助以及如何消除灾难的巨大努力。雅典大瘟疫爆发于公元前430至前427年,是古希腊历史上记载较为详尽的一次重大灾难。这次瘟疫传染性极强,亲历雅典瘟疫的修昔底德说:“医生们完全不能医治这种病症,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的医疗方法。事实上,医生们死亡最多,因为他们经常和病者接触。任何科学和技术都毫无办法。”(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37、138、138页。修昔底德对这场毁灭雅典的瘟疫进行了细致描述:“身体健康的人突然开始头部发烧;眼睛变红,发炎;口内从喉中和舌上出血,呼吸不自然,不舒服。其次的病征就是打喷嚏,嗓子变哑;不久之后,胸部发痛,接着就咳嗽。以后就肚子痛,呕吐出医生都没有定名的胆汁。这一切都是很痛苦的。”(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37、138、138页。人们对这种疾病束手无策。有些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就连狗也死于此病,甚至那些啄食人尸的乌鸦和大雕也死了。许多能够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17世纪的法国画家米希尔·史维特斯创作的《雅典鼠疫》,生动地复原了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书写的雅典瘟疫。当时的雅典将近一半人口死于瘟疫,广场和街道上堆满尸体,宛如地狱。所有的人都看不到生的希望,陷于无助和绝望之中。雅典瘟疫带给人们的是毁灭和恐惧。
在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索福克勒斯描述了忒拜城内发生的同修昔底德的描述相类似的惨状:
这城邦,象你亲眼看见的,正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着,抬不起头来;田间的麦穗枯萎了,牧场上的牛瘟死了,妇人流产了;最可恨的带火的瘟神降临到这城邦,使卡德摩斯的家国变为一片荒凉,幽暗的冥土里倒充满了悲叹和哭声。(3)本文对《俄狄浦斯王》所有引用,都引自罗念生译《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3-396页。
悲剧中歌队也描述说,忒拜面临的是“瘟疫的火”:
全邦的人都病了,找不出一件武器来保护我们。这闻名的土地不结果实,妇人不受生产的疼痛;只见一条条生命,象飞乌,象烈火,奔向西方之神的岸边。
雅典瘟疫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人口急骤减少,生产力严重不足,经济急剧衰退,社会道德体系崩溃。雅典瘟疫损毁了社会稳定的基石,瘟疫肆虐,尸横遍野,宗教、道德、法律失去了约束力,人们对国家失去信心,不再相信政府,不再相信国家,肆意挥霍,精神颓废。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国家元气大伤。随着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染病身亡,国家失去了凝聚力,社会各阶层之间以及阶层内部的纷争不断,希腊开始从鼎盛时期衰落,最终国家毁灭,被希腊北部的小国马其顿征服。
14世纪欧洲的意大利又爆发了黑死病,文学家薄伽丘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创作了小说《十日谈》。黑死病(Black death)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噩梦之一,它因患者全身长出的标志性黑斑而得名。黑死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患者会在巨大的痛苦中逐渐走向死亡,无法治愈。面临瘟疫流行,薄伽丘的文学书写体现了伦理选择的道德高度,即他在黑死病的背景里,用100个美丽的故事纺织出美好的梦想,以此激发生存的勇气,鼓励人们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
每次出现的瘟疫原因究竟是什么,即使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也不得而知。关于雅典瘟疫发生的原因,当时的人们一无所知,所以修昔底德说:“我将留给那些有医学经验或没有医学经验的人去考虑。我自己只描述这种病症的现象,记载它的征候;这些知识使人们能够认识它,如果它再发生的话。”(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37、138、138页。但是自有瘟疫以来,对于每次瘟疫的发生和流行都有各种解释,以弄清楚瘟疫发生的原因以及寻找应对瘟疫流行的办法。
在有关瘟疫发生及流行的多种解释中,伦理的问题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例如,《俄狄浦斯王》描述的就是一出因俄狄浦斯杀父娶母乱伦犯罪而导致天降瘟疫的悲剧。根据希腊的古老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神谕说他长大后将杀父娶母。生父忒拜国王拉伊俄斯让人用铁丝穿其脚踵,抛于野外,但他被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所救,后被无子嗣的科林斯国王收养。成年后,俄狄浦斯从神谕中得知自己未来将要犯杀父娶母的大罪,于是逃往忒拜,以躲避厄运。途中俄狄浦斯因争执无意中杀死了一个老人,而这个老人正是他的生父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俄狄浦斯在十字路口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被忒拜人推举为王,又娶王后伊俄卡斯忒为妻,生下两对儿女,而王后正是他的生母。至此,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神谕完全应验了,同时他也因乱伦犯罪而遭到天降瘟疫的惩罚。
全城的人一批批死去,整个忒拜因为他的犯罪陷入死亡的恐怖中。绝望的忒拜人能做的选择就是来到宫前请愿。由忒拜人组成的歌队代表全体乞援人恳求俄狄浦斯拯救城邦:
你曾经凭你的好运为我们造福,如今也照样做吧。假如你还想像现在这样治理这国土,那么治理人民总比治理荒郊好;一个城堡或是一只船,要是空着没有人和你同住,就毫无用处。
身为国王,俄底浦斯的伦理身份要求他必须承担责任。他告诉大家,自己的痛苦远远超过大家,寝食不安,不知流过多少眼泪。他说自己已经派妻舅克瑞翁到阿波罗神庙求问怎样才能拯救城邦,等到克瑞翁回来,就可以按照天神的启示行事。
克瑞翁很快返回忒拜,把得到的神谕告诉俄底浦斯:忒拜这场灾难源于一个杀父娶母的罪人,只有把这个负有血债的人处死或驱逐了,瘟疫才会消除,忒拜才能获救。俄底浦斯请来先知忒瑞西阿斯,要他指出杀害忒拜国王的罪犯。在俄底浦斯的威逼之下,先知忒瑞西阿斯别无选择,只好指认凶手就是俄狄浦斯自己。俄狄浦斯痛苦万分,刺瞎自己的双眼作为对自己的惩罚,然后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离开忒拜自我流放了。俄底浦斯选择了流放,忒拜的瘟疫就此结束。当人们阅读或观看了这出人间伦理惨剧,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千古不朽的道德震撼力,激发深刻的伦理思考。
这出悲剧不仅征服了无数的读者和观众,同时也激发了无数学者的思考和研究。这部悲剧的艺术魅力在哪里?如何看待俄底浦斯在无意中犯下的乱伦大罪?如何理解索福克勒斯描写的这出乱伦悲剧的意义?这都是今天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般而言,有两种观点解释俄底浦斯的悲剧:一种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源于他无法抗拒的命运,另一种则认为“恋母情结”才是俄底浦斯悲剧的根源。结合以上两种观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命运观念和儿童恋母倾向都不是俄底浦斯悲剧的决定性因素。从根本上说,俄底浦斯的所有不幸都是因为他杀父娶母这一具体的乱伦罪行引起的。
俄底浦斯的悲剧在本质上是伦理悲剧。俄底浦斯无意中杀父娶母犯下的是一种乱伦大罪,是不可宽恕的最严重罪行。从主观上说他是无辜的,没有犯罪的故意,也不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他造成了乱伦犯罪的事实,并导致天降瘟疫的严重后果,因此,他不能避免惩罚。
俄底浦斯的悲剧根源并不在于他无法逃避自己将杀父娶母的命运,而在于他杀父娶母的伦理犯罪的性质。俄底浦斯可能无法避免某一种命运,但是这种命运不一定导致他的悲剧,因为命运只是表示某种不能避免的事情发生。而发生的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则要看发生的这件事情的性质。因此,命运学说只是说明俄底浦斯将要犯下杀父娶母的罪行,以及这种犯罪是无法避免的,无法反抗的。但是这种必然性并不一定会导致俄底浦斯的悲剧,因为导致他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犯罪的对象的特殊性,即杀死的是自己的父亲,娶的是自己的母亲。
俄底浦斯悲剧的价值是伦理价值。从伦理角度看,杀父娶母破坏了新确立的社会伦理秩序,败坏人伦,泯灭人性,在道德的意义上毁灭了人。因此,俄底浦斯的悲剧能够给我们以伦理和道德的警示。俄底浦斯悲剧的价值还在于其科学价值,即杀父娶母导致近亲繁殖违背了人类进化的科学规律。实际上,有关杀父娶母的伦理禁忌也是古代人类在自身进化过程中对人类繁殖的一种朴素的科学认识。正是杀父娶母的禁忌,才使人类最终从愚昧无知中真正解放出来,变成理性的人、道德的人、科学的人,从而在伦理选择中真正获得人的本质,摆脱自我毁灭的噩运。
俄底浦斯遭遇的是一个在伦理和道德上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救赎的悲剧,自始至终都是伦理选择发挥作用。俄狄浦斯的故事代表着道德文明发展的悲剧性进程,说明人类在维护新的社会伦理价值方面所付出的悲剧性代价。这出悲剧的意义不在于人无法逃避命运和命运的残酷性,也不在于恋母情结的心理倾向,而在于乱伦犯罪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说明人类的伦理选择不能破坏伦理秩序,不能违犯道德规范。即使今天,这出悲剧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伦理思考。
大量描写灾难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绘画及影视作品,对人的感官及心理最具有冲击力的是那些与灾难相关的伦理叙事。所有这些书写灾难的带有悲剧性的文学故事,其焦点并非专注于记述灾难的发生过程,也并非聚焦于突出灾难过后的惨状和表达人道主义的同情,而是专注于书写在灾难发生过程中人如何进行伦理选择,并且对于各不相同的伦理选择进行分析评说,对高尚伟大的伦理选择予以颂扬,对有违道德的选择予以谴责。无论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那些典型的伦理选择叙事,在引起人类心灵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引导人们进行深度的哲学思考并从中吸取道德营养。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伦理选择的范例。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处女航的海难为背景,在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Unsinkable Titanic)豪华邮轮触礁冰山而沉没的文学叙事中,讲述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孩露丝这两个处于不同阶层的人物如何在灾难中进行伦理选择的感人故事。在邮轮这个特殊的伦理环境中,电影以露丝和杰克为中心,展现了一众旅客在灾难面前各自不同的伦理选择,演绎了一连串生离死别但又发人深思的伦理故事,让我们看到人们在求生本能和道德追求之间是如何进行艰难选择的。
露丝和杰克是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故事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从启航到沉入海底的整个过程中。为了偿还死去的父亲给家庭留下的债务,露丝在母亲逼迫下答应嫁给势利小人卡尔。尽管卡尔的财富可以拯救露丝的家庭,但是露丝不爱卡尔,更不愿嫁给卡尔,也厌恶贵族生活。在拯救家庭和嫁给卡尔的伦理两难中,她选择跳海自尽,想通过自杀使自己得到解脱,但是被杰克从海中救出。两人情愫顿生,倾心相爱,决心做一对生死相许的情侣,这是他们在旅途中做出的永恒选择。
在邮轮沉没的最后时刻,露丝和杰克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打开锁住铁门的铁锁从邮轮逃出,在邮轮沉没之际双双相拥跳入冰冷的海中。两人在冰冷的海水中共有一块木板,但这块木板只能承载一个人,趴上木板等候救援则可求生,留在海中只会冰冻而死。在生与死的取舍中,震撼人心的伦理选择是杰克帮助露丝趴上木板,而自己留在冰冷的海水里。当两个人中只能有一个活下来的时候,这对于杰克而言并非是伦理选择的难题,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杰克临死之际,他要露丝发誓活下去。只有露丝活下去,才能体现他的伦理选择的意义。当救生艇听到露丝的哨声赶来救起露丝时,杰克已经变成了冰人,永远失去了生命。杰克把生存的机会留给露丝,把死亡留给自己,这种牺牲自己的选择感人至深。
在电影叙事中,可以想象在沉船过程中整船人所经受的恐惧:“一片深沉的寂静,一种巨大的空虚,黑暗中出乎意料的一星光亮,在自身上是非常无关紧要的东西,除了异乎寻常和突如其来,没有什么显得突出。它们仍然引起惊恐感,或者至少加强这种惊恐感的印象,因而是适宜于崇高的”。(5)弗里德利希·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恐惧和求生出于人的本能。在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时,自然意志往往引导人去求生,因此船上出现了一些因恐惧而贪生怕死的人。例如沉船之际,率先逃跑的人中有制造泰坦尼克号的造船公司总经理伊斯梅,有戴着女士发套在女士优先的礼让中逃跑的健壮男子,还有为了钱财宁肯沉入大海也死抱财宝箱不放的富翁。与这些人相对照的是船上英雄群体,他们也同样感到恐惧,但他们的伦理选择让恐惧变成了崇高。例如,那位一直指挥众人乘坐救生艇逃生并坚持“女士儿童先上船”的善良船长,他最后不仅没有逃走,反而返回驾驶室,陪同邮轮一起沉入海底。当邮轮即将沉没时,旅客们在恐惧和慌乱中逃生,场面极其混乱。为了稳定大家的紧张情绪,乐队演奏结束后小提琴手没有选择逃生,而是重新站出来演奏乐曲《友谊地久天长》。在这生与死的时刻,其他乐手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返回加入其中一起合奏。影片中有一对老夫妇,妻子不愿意抛弃丈夫独自登上救生艇逃生,而是选择与丈夫同归于尽。还有视死如归的古根海姆,他说:“就是沉到海底也要像一位绅士。”他穿上夜礼服,没有去抢占救生艇上的位置而是选择随邮船沉入大海。在电影叙事中,给我们呈现出来许多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援他人的道德范例,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共命运同患难的精神一直是不熄的人性光辉。福克斯制片公司总裁杰米·杰阿诺普洛斯回答为什么观众喜欢《泰坦尼克号》时说:“故事也是有一个延续性,有一个统一的、人类的心灵在里面。”(6)詹姆斯·卡梅隆、张会军:《电影:技术和故事,一样都不能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他实际上说的就是电影的主题,就是电影表现的崇高道德感和责任感。邮船上许许多多的人,正是在电影主题的引导下做出各自的伦理选择。
这说明,尽管灾难是自然发生的,但灾难中人的所有选择都是伦理的,也正是每一个人的伦理选择,自然灾难才能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道德故事。电影《泰坦尼克号》从启航到沉没的过程中,以露丝和杰克为代表的邮船旅客,各自在自然灾难中通过自己的选择诠释人生,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人生、启迪人生的伦理选择范例,让我们从中获得教诲。也正是这一系列动人心魄的伦理选择,让这部电影成为永恒的经典。
自然灾害往往是自然发生的,但是有些却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如环境污染导致的生态危机以及引起的自然灾害。无论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必然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留下难以抚平的心理创伤。灾难是全人类的,生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在灾害中独善其身。自然灾害导致的影响深远,在救死扶伤、心灵抚慰、灾后重建的文学叙事中,都有着发人深思的不同的伦理选择。无论是遭受灾难的人,还是文学叙事的作者或读者,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同整个人类的命运相关。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让人悲痛,整个灾难过程中发生的伦理故事也体现了灾难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道关怀。
汶川大地震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大自然造成的人间灾难。这次突发性的让人猝不及防的地震达到最高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8.3级,是自唐山大地震后在中国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导致山崩地裂,村庄被毁,自然地貌、交通、地面建筑等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造成6.9万多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近1.8万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7)参见胡杨:《人类灾难全档案》,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第205页。顷刻之间,大地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毁掉了许多个家庭,留下众多的孤儿。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场地震,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不能不做出自己的选择。汶川虽然不是整个世界,但是它与世界构成了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地震给我们带来恐惧,但抗震救灾和震后重建也能产生崇高。康德说:“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当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超越影响我们的心内的自然和外面的自然时。”(8)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 101页。地震发生后,国家快速启动灾难应急机制,集结中国力量,彰显民族精神,开展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救援。地震过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开展灾后重建,遭受地震劫难的新汶川拔地而起。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和对生者的慰藉,用普天之下的人类大爱抚平人们的心灵创伤,笔者与罗良功教授一起向世界诗人发出征稿,希望用诗歌表达我们的同情和爱心。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收到数十位国际诗人专门为汶川地震创作的诗歌。诗人们的伦理选择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选择,这种选择导致诗集《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的创作与出版。(9)参见聂珍钊、罗良功:《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年。
这部诗集收入的诗篇,无论是出自国内同胞,还是来自国际诗人,都是用饱含大爱的情感写成。所有这些由不同国家诗人创作的诗篇,都选择了一个共同的伦理主题: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让我们携手相爱。诗人雷抒雁写道:“我们怎能忘记他们/这些和我们共享祖国山水/共享一轮太阳/同宗同脉的父老乡亲姊妹弟兄。”(《悲回风:哀悼日》)灾害无情人有情,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无论我们的亲人、朋友,素不相识者,还是在地震中劫后余生的人或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他们都是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份子。即使没有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他们也能对汶川地震的惨状感同身受,产生巨大的同情。
诗人们的创作超越了狭义的人伦亲情,表现出人类的无疆大爱。美国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写道:
悲伤何其深
深入肺腑心底
还有血肉土地
生命既然逝去
无以堪比
(查尔斯·伯恩斯坦:《悲伤何其深》)
地震夺走了汶川人的生命,无数人被埋在泥土下、瓦砾中,让人思念牵挂。此时此刻,诗人们都是汶川人的亲人,他们为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悲痛,为在地震中遭受苦难的人祈福,这就是人间伦理。生者的思念打破了生死的界限,要寻回逝者的魂灵:
……我要寻找我的家人
或者,他们正在寻找我吗?他们在高山之巅
眼睛为什么看不见脚步却又那样沉着,
仿佛他们穿过这暴风雨的花园一定会走到什么地方?
(盖伊·巴克:《唤醒家人》)
用诗歌语言书写的地震灾难,同样能给我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冲击。但是,逝者如斯,无论人们怎样呼唤,如何寻找,逝去的亲人已经不能回答我们,这更是加深了人们心中的悲痛。地震残酷无情,无数个生命在地震中失去了,无数个家庭破碎了,给世界留下父母双亡的孤儿,或是失去孩子的悲痛父母。诗人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有爱心相伴,孤儿就会有家的温暖;只要有爱心相随,失去孩子的父母就不会孤独;只要有祖国在,遭受灾难的土地上,生命之树长青。诗人们认为自然灾害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哪片土地都可能有地球的断层,面对突袭没人会有豁免的可能。”诗人们看到了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力量,爱的力量,对灾难之后中国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在诗人们看来,“地震是对不同世界观的一次检测,一次考验,一次剖析”(埃弗瑞特·侯格兰)。在自然灾害面前,诗人们相信,中国人民能够建造万里长城的奇迹,能够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就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战胜这场灾难,已经赢得了金牌,获得了荣誉。”(埃弗瑞特·侯格兰:《巨龙抖动》)
诗歌创作是一种表达同情的伦理选择。诗人们用大爱无边的情感,创作了多种形式的诗歌,如表达哀悼之情的挽歌、抒发善良愿望的哀歌、注重古韵新情的填词、强调诗无达诂的语言诗、激发读者想象的图像诗等。在诗人们的笔下,自由的诗体是承载丰富情感的媒介,是传达人类博爱精神的艺术记录。意象、比喻、想象、幻想、联想等艺术手法,宛如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歌唱着诗人们涌流不息的哀伤情思。情感随着诗歌的自然节奏流淌,思想如潮水般在胸中回荡。地震发生后,每一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这部由中外诗人共同创作的诗集,凝聚着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的精神力量,用不同形式的诗歌传达安慰,播种希望。共同面对灾难,共同重建家园。这既是诗歌的表达的伦理主题,也是大家共同的伦理选择。
文学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教诲。当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文学书写能够提供伦理选择的范例。当灾难发生后,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在公与私之间,在生与死之间,在幸福与痛苦之间,我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挑战,我们必将接受伦理选择的考验。当我们在如何选择之间疑惑、犹豫时,文学作品就是我们的生活指南,能够通过对伦理选择范例的分析、诠释和解说,为我们提供生活指引。因此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在灾难面前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拯救我们自己,拯救整个人类,拯救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