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辉 陈捍军 母 俊 谭顺林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襄阳 441057)
芝麻是我国传统特色油料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芝麻香油、芝麻酱等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特色食品。因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芝麻消费量逐年上升,年消费量达150 万t,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4,70%左右依赖进口,消费量和进口量均位居全球首位[1]。襄阳市因有利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不仅是全国三大芝麻主产区之一,而且是全国芝麻生产种植的高产区。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对襄阳市油料种植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油脂加工企业等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襄阳市芝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芝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1 种植区位优势明显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在芝麻生长期间气温高、光照充足,雨量适宜,为芝麻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全国芝麻的主产区和高产区。襄阳市在20 世纪70-80 年代中期芝麻年种植面积近5.33 万hm2,90 年代下降到4.00万hm2左右[2];2003 年以后,受严重的灾害性气候影响,种植面积严重下滑。近2 年来,由于政策调整以及芝麻品种和品质大幅提升,种植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9 年襄阳市芝麻种植面积达3.65万hm2,2020 年突破4.00 万hm2。
1.2 单产和生产水平高襄阳市芝麻种植主要以麦茬夏播为主,主要集中在鄂北岗地的襄州区、枣阳市和老河口市,种植品种以鄂芝系列为主。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每hm2产量从10 年前的1050kg 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380kg,提高了30%以上。近年来,襄阳市芝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依托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联合主产县市开展了“六合一”精量播种、无人机飞防病虫害、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示范,效果显著,得到推广部门、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高度评价[3]。
1.3 加工业初具规模,产品单一襄阳市目前有大、小油脂加工企业500 余家,80%以上属于小作坊、家庭式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广泛分布于乡村集镇,基本上每个集市都有2~3 家。大、中型油脂加工企业受成本利润和原材料不足的影响,生产线基本处于半运转或不运转状态,70%以上靠外调原油或收购小油坊毛油进行精炼、加工,再以自有品牌包装进行销售;而小油坊经营方式灵活,运转良好,不仅能满足农户加工油料的需求,而且还收购当地原料进行加工销售,但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2.1 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特色型功能型品种少襄阳市芝麻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种植,缺乏统一布局,生产上品种多而杂,且很多种植户都是通过上一季自留种子进行播种,导致芝麻品质逐年下降。同时在品种选育或选择上,更多地是注重产量、抗性等特征,导致缺少高含油量、高蛋白质或具有独特风味的品种,不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对品种品质的需求。
2.2 机械化程度及生产效率低受适宜机收品种培育缓慢、机械性能落后和农艺农机融合不够等因素影响,芝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大宗粮食作物,属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播种、间苗定苗、除草、喷药、收获等环节仍以人工为主,人工成本占到总成本75%左右。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人力资源等成本快速上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3 标准化种植程度低,抗灾避灾能力弱芝麻生产易受灾害影响,加之农户分散种植,缺乏技术支持,新的增产防灾技术难以推广普及,产量波动较大,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
2.4 产业引领不强,品牌意识不足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襄阳市芝麻产业普遍存在规模不足、产业链短、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品牌影响力等问题。全市85%以上芝麻以油脂加工或原料、初级产品形式外销,加工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目前全市尚无精深加工企业,尤其在食品和保健加工方面差距更大,综合效益差,技术开发能力有限,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大大限制了高增值产品的开发利用及品牌创建,影响了生产优势的发挥。在品牌建设方面,全市虽然培育了“楚源”“三珍”“憨老乡”等多个芝麻油品牌,但更多的则是以家庭小作坊式的企业运营,经营者在打造、宣传、推广品牌方面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难以进入中高端消费市场。
2.5 缺乏政策扶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襄阳市对芝麻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精深加工和产业化投入方面相对滞后,在科技立项、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保护价最低收购等政策上支持力度过小;在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传统小型油脂加工设备的改造升级等方面,政策导向严重缺位,导致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3.1 强化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通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企业和合作社联合,共同开展芝麻品种选育、节本增效模式研究、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等,解决品种、技术、专业机械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难题。二是培育新型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开展芝麻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助力襄阳市芝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充分利用本地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外地优异种质资源,联合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育出优质芝麻品种。
3.2 扶持龙头企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芝麻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沟通市场与种植者的桥梁和纽带。支持湖北憨老乡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襄阳三珍食品有限公司等芝麻油企业探索芝麻产品多元化开发利用新途径,如开展芝麻专用油、保健油等的研发和精深加工产品如木脂素等的开发利用等,构建起“芝麻-优质芝麻油-高端保健产品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打造襄阳芝麻区域品牌。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壮大芝麻产业要发展壮大,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一是成立芝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芝麻产业的规划、组织、实施,为芝麻产业高效、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加强资本扶持,对接金融资本,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芝麻产业发展基金,对一些龙头企业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技术创新,创立企业品牌,增加生产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农业政策性保险和价格保险共同投入的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襄阳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芝麻生产基地,“十四五”时期要紧紧抓住襄阳市发展十大农业产业链的契机大力发展芝麻产业,加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三方协同合作,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打造芝麻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