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瑾尧
关键词:受众;广播;小切口;大时代
立足受众定位,进行选题策划
新闻业属于服务业的一种,既然是服务,那么首先就要了解所在平台具体受众的需求和心态,越有针对性的新闻越容易被接受。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有着向受众传递时代进步、国家发展、向上向善能量的作用。但前提是,记者采写的报道,要是所在平台受众关心的、爱听的新闻,否则传播效果是达不到的。
笔者所在的广播频率以民生新闻及生活服务类节目为主,面向的受众人群年龄偏大,比起生硬的新闻报道,他们更愿意接受浅显易懂的温情故事。立足部门的定位及受众需要,每到重大时间节点,部门记者都会提前进行相应选题策划,希望能用小故事来讲述大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活百态。以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迎接建党百年两个重大选题举例,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者所在的《百姓故事》栏目组策划了“我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系列报道,采访的10余位主人公均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们退休前从事不同行业,退休后仍然各自发挥特长,他们用自己的成长故事,生动讲述了祖国70年的发展变化,让听众很有共情感。
2021年,建党百年,栏目组又策划了“党徽照耀我前行”系列报道。这一次,记者采访的人物里有社区工作者、幼儿老师、特警队员等普通基层劳动者;有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的工程师、参与过“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作的科学家亲属、中国空军第一代飞行员;更有老夫妻都是党员,一生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从不同角度讲述青年党员和老党员,在不同环境下,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内容。用身边鲜活故事切入百姓视角,春风化雨般地颂扬党的百年征程。
任何一个人成长的背后,都离不大时代的影响。通过对每一个主人公故事的生动讲述,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映入眼帘。这种讲述的形式,是频道受众所愿意接受的。在建党百年选题策划中,由部门记者挖掘的女军医段肇谊照顾瘫痪老伴儿顾伟力,50年相濡以沫的故事被广泛报道。段肇谊还在2021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在听众中掀起了向老党员段肇谊学习的风潮,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2021年播出的节目,在段肇谊获奖后又被广泛转发。这再一次说明,从听众的喜好出发,有目标性地进行选题策划,才有可能挖掘到好素材,进而采写出好新闻。
《百姓故事》是广播专题节目,每期节目时长20分钟左右,篇幅较长,挖掘的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人身上的故事,聚焦的都是大时代当中普通人的生活。这样的节目,如果不进行前期策划,很可能让最终呈现的节目显得苍白无力。作为一档创办已经超过15年的节目,一直秉持真人真事绝不虚构的采写原则,坚持用小人物的命运去书写大时代的变迁。节目受欢迎,是因为这些就是鲜活的发生在目标受众身边的事儿,听众可以共情。
成功的选题策划,离不开团队的提前准备,围绕同一主题的鲜活内容,需要团队每一位记者的挖掘,记者是一个团队发展的生命力。好作品对记者的要求很高,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共情能力,能从受众角度出发,站在受众立场,在各种故事中寻找真实,发掘精彩。
立足平台要求,同类选题选择不同报道角度
作为记者,有时面对一个选题,总会产生要尽可能做大做全的想法。但实际上,平台定位不同,就要求采写稿件时要符合所在平台的相关要求。作为民生记者,新闻数据类、政策类的报道,并不是笔者采写的重点。但在众多大众关注的选题面前,民生记者也一样可以找到不同的报道角度。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民生记者除了采写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抗疫故事外,还可以通过展现普通人在疫情中的特殊状况得到妥善解决,反映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将真实性与新闻性相结合,捕捉时代洪流下的个体命运。
同样在脱贫攻坚相关报道的采写上,笔者所在的《百姓故事》栏目聚焦宁河区板桥镇杨花庄村的辣椒农户,从辣椒炭疽病造成颗粒无收,到在扶贫干部的引领下打了一场翻身仗的故事。用具体鲜活的小故事讲述大政方针政策下的人民生活发生的具体改变。
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最真实的故事,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一个成功的报道不可或缺的特质。同时,不论身在怎样的平台,对于国家当前正在发生的大事件,乃至一些历史事件,都能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这需要记者勤动脑、勤观察、勤询问,到群众中去寻找故事,动人线索总在身边,就看记者有没有发现的眼光。
立足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设置问题引领导向
努力挖掘主人公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坚持内容为先,整理采写兼具真实性与故事性、小故事与大历史、思想性与可听性相结合的素材,立足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用优质内容来展现思想的力量,体现普通百姓美好的价值追求,是民生记者工作的重点之一。
笔者曾经在2019年采写过一篇叫做《透析室外“母子”缘》的专题报道,讲述的是74岁的霍淑敏帮助毫无血缘关系,并且已经失去双亲的34岁尿毒症患者赵毅的故事。每周赵毅需要三次透析,霍淑敏都会送他进透析室,并且在他透析期间,在医院大院里捡废品去卖,然后用这些钱补贴赵毅的生活。
故事主人公霍淑敏是最朴实最不善谈的一类人,对于不善表达的受访者,记者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一方面挖掘真实的故事,一方面要努力找到能引发受众情感的新闻点。针对霍淑敏为什么愿意帮这个毫无关系的年轻人应该是整个事件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新闻点。笔者经过先后两次跟随霍淑敏一起陪护赵毅做透析,在闲谈中逐渐打开了故事主人公的心房,她才开始向笔者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曾经同样作为病患家属的赵毅妈妈弥留之际想到了霍淑敏,并且给她打电话,希望她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帮自己的兒子。这种沉甸甸的托付,让善良朴实的霍淑敏心里产生了责任感,觉得一个母亲在弥留之际把孩子托付给自己,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那么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于是一个74岁的老人咬牙担起了这个担子,不求任何回报照顾赵毅饮食起居,甚至还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贴补赵毅生活。并且霍淑敏的这种做法,还获得了自己家人的支持,这种原始的善良最是动人。
笔者作为首个采写这一报道的媒体记者,从霍淑敏照顾赵毅的日常生活到陪护透析,再到跟着霍淑敏去卖废品、买菜等全程跟随记录了一个七旬老人无私奉献的平凡一天。并且通过受访人回溯照顾赵毅过程中的难点进行细节描写,向听众生动呈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大爱以及一种和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笔者所在的《百姓故事》栏目,从不是一个求快求爆款的栏目,每期6000字左右的稿件采写注定它不会是一个快节奏的节目。但是节目秉持着讲好百姓故事的理念,让它在快节奏发展的今天依然有一块儿自己的“领地”,它也用实际情况说明了长节目并非没有传播优势,有价值的温暖故事,依然可以为节目带来关注。
霍淑敏的故事播发后,有其他媒体进行了跟进采访报道,众人关注之下,赵毅所在街道加大了对他的帮扶力度,社会上还有爱心人士提出了捐助意向。善良的力量在接力,这也说明,长篇幅的节目不是没市场,而是记者采写的内容,是否能写到受众心里,触碰到受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善良不会是转瞬即逝的,我们期待看到每一个并不完美的故事都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而这需要采编人员用心地采访、写作、传播、助力,每个环节缺一不可,让正能量的故事,也能拥有大流量,用大流量的关注,去解决原本困扰主人公的难题。
同时这样一则陌生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故事,一样是从小切口宣传了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小文章讲述大时代下的大爱,采写这类故事的意义不只在于讲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更在于挖掘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本质意义。
出好稿的前提是采访素材充足,这个充足是在信息有效的前提下,记者问的东西能切中要害,被访者所说的必须是听众感兴趣的,否则就成了自说自话。
记者要善用引导,作为初次见面的人,被访者可能很难很快打开心理防线,真正去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时候就需要记者调整状态,放低姿态,去以一个求教者的姿态来引导受访者,请对方分享一些独家的信息。
笔者曾采访过一位小学科学老师,叫王万江,他是天津市小学科学学科的带头人,对于他个人教师生涯的报道,曾经有其他媒体采写过,所以起初这位受访人并不愿意再次接受采访。但因为笔者采访这位老师时,正值2021年中国科技周期间,这位老师组织学生们跟澳门某中学的师生办了一场线上交流会,学生们在会上分享近期发明创意。比起老师介绍如何教书,笔者所在平台的受众更愿意听学生通过接受科学教育发生的变化。所以立足这点,笔者的采访从学生入手,让孩子分享学习科学知识,动手搞发明创造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由此引发主人公的分享欲,将自己从教生涯20余年中,帮助学生成长、帮助同行进步的故事分享了出来,跳出了此前自己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老师的套路,由此《小发明家们的引路人》这期节目诞生了。笔者一年采访的教师至少有10余位,但如果每个老师都按套路去写,那么只不过是主角改了姓名,内容一定相似且乏味。如何寻找同类性质的受访者各自不同的特点、亮点,十分考验记者的能力。
一期节目是否好听,评价标准在受众手里,记者采写的故事听众能听进去、听下去,这才是一期节目好听的基础。记者能不能提前把握住受众的心理活动至关重要,提前换位思考,揣摩受众的感受和喜好,这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也需要不断揣摩。同时在采访中,对不同采访群体要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针对被访者的心态和独特性等特点,记者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方式,从受访者感兴趣的、想分享的点出发,先勾起对方说话的欲望,再找准时机提问听众可能感兴趣的问题,争取采集到新的信息点,以此来保证后期稿件的质量。
立足传媒发展格局,将内容借助新平台传播给更多受众
主题宣传需要多条腿走路,特别是要吃透网络传播规律,让内容和形式喜闻乐见。好的报道,必定要配以好的传播方式。当前新媒体、网络媒体、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导致当前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媒体深度融合,也是人的融合。很多事物的更新换代速度飞快,传统媒体的老牌节目在发展上经常会遭遇瓶颈。由于节目开办时间很长,社会生活中各 类型的人物几乎都已进行过采访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跟上潮流是近几年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是我们获取新闻素材的主要渠道,毕竟内容为王这一准则永远不会变。“活蹦乱跳、顶花带刺的鲜活文字背后,是深厚的洞察力、判断力,最根本的则是党报记者的高远站位”。这句话用在广播媒体中也同样适用。
庞大的网民数量要求广播记者更不能放弃新媒体这个平台。为了增强节目的受众与影响力,广播记者必须在传播节目的方式上求新求变。所以近几年,栏目播发的重要节目,都会在新媒体平台同时推送。不论是什么样的传播途径,对于节目而言,受众的感受和情感带入永远是第一位的。虽然受众跟节目的主人公素不相识,但爱的力量是一样的。穿过黑夜、抵达黎明,在苦难中寻找人性的闪光与美好,强大的情感力量直抵人心,引发受众巨大的共情、共振与共鸣。
前文介绍过,笔者所在《百姓故事》节目,每期节目时间较长,当前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时间较长的节目、篇幅较长的稿件,在当前似乎就与没有关注度、没有流量划上了等号。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传统媒体记者应善用新媒体平台,将单纯的有声广播尽可能以可视化形式再次呈现。从紧盯社会发展的热潮,到抓住每个选题的特点,再到找到其适合可视化传播的三个维度提前进行选题策划。真正用受众最关心的视角去采写新闻报道,用小文章去书写大时代背景下每个具体的普通人身上那些动人的故事,将大时代的新风尚、国家的新政策带给人们的改变,融入每个微小细节中。
总之,充分的选题策划、受众真正关心的细节、多元的传播渠道,这三者对于一期好聽的节目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最基层的,听众所关切的角度出发,大时代、大背景下的新闻也能做得贴心、暖心,一样能将“硬”新闻进行“软”着陆。记者记录并讲述给听众真正觉得感人、好听的故事,这对于促使听众提供新闻线索也有作用,这给记者发掘独家选题提供了一定保障。通过优质节目,树立栏目影响力,让小文章的正能量更强劲,同时也通过小文章让主旋律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