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习良 张礼艳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内容提要: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的发展演变分为四期六段,从地域分布上可分为三个地区,分别为淮河干流区、苏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淮式鬲是西周中期在周式鬲基础上形成的,莒式鬲是春秋早期在淮式鬲基础上形成的。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的动态分布与周文化、淮夷文化、莒文化及楚文化等在淮河流域的势力消长变化有关。
据文献记载,西周至春秋时期淮河流域分布着许多小国。安徽江淮地区是周代淮夷文化分布的核心区,该地区出土的陶鬲中,有一类特征为折肩和圆肩、高裆、三足内聚、足尖较细,被称为“淮式鬲”,是淮夷文化的典型陶器[1]。鲁东南地区为莒文化分布区,陶鬲以耸肩为特征,由江苏高邮周邶墩遗址岳石文化H10、H3等单位所出锥足鬲发展而来,被称为“莒式鬲”[2]。由于两种陶鬲地域相邻、形态上区别不明显,学界对淮式鬲和莒式鬲关系的认识尚存争议。林沄指出,鲁东南的鬲和王迅认为是淮夷文化的鬲相近[3];禚柏红提出莒式鬲影响淮式鬲的可能性较大,两者可能同出一源[4];张爱冰认为淮式鬲起源于安徽江淮地区,和莒式鬲有一定的差异[5]。以往对淮式鬲和莒式鬲关系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可供分析比较的考古材料较少,对两种陶鬲的年代、分布地域的认识不够明晰。近年来,随着安徽霍邱堰台等一系列与淮夷有关的代表性遗址的发现,使得对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做全面系统的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全面收集了目前发表的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标本,在类型学分析基础上,揭示不同类型陶鬲的发展演变规律,厘清淮式鬲和莒式鬲各自特征的同时,考察二者在时间上的渊源关系和空间上的动态分布。以霍邱堰台遗址为代表的周代遗存广泛分布在河南省东南部、湖北省东北部、安徽省江淮和淮北地区、江苏省北部、山东省东南部[6],这一文化分布区即本文所指的淮河流域。
目前,西周至春秋时期淮河流域出土完整及可复原陶鬲的主要遗址和地点有(图一):湖北大悟吕王城[7]、大悟四姑墩[8]、红安金盆[9]、孝感聂家寨[10]、麻城大胜山[11]、麻城吊尖[12],河南信阳孙砦[13]、信阳三里店[14]、信阳平西[15]、光山宝相寺[16]、固始侯古堆[17],安徽霍邱堰台[18]、霍邱王郢[19]、霍邱绣鞋墩[20]、寿县青莲寺[21]、六安众德寺[22]、六安堰墩[23]、霍山戴家院[24]、肥西塘岗[25]、庐江大神墩[26]、庐江三板桥[27]、枞阳汤家墩[28]、含山大城墩[29]、肥东吴大墩[30]、蚌埠双墩[31]、凤阳古堆桥[32]、凤阳乔涧子[33]、凤阳卞庄[34]、宿州芦城孜[35]、灵璧蒋庙[36],江苏徐州高皇庙[37]、邳州梁王城[38]、邳州九女墩[39]、新沂钓台[40]、沭阳吕台[41]、东海焦庄[42]、东海庙墩[43]、赣榆盐仓城[44],山东郯城大埠二村[45]、临沂凤凰岭[46]、临沂中洽沟[47]、莒南大店[48]、莒县杭头[49]、沂水时密山[50]、沂水石景[51]、沂水略疃[52]、沂源姑子坪[53](下文所引关于上述遗址和地点的内容,如与此处出处相同,不再出注)。
图一//淮河流域出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主要遗址和地点分布示意图
初步统计,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出土可做类型学分析的完整和可复原陶鬲共246件。这些陶鬲裆部差异明显,分为三大类。
分裆。依裆部高低,分为两型。
A型 共10件。裆部较低,柱足较矮。可分两式。
I式:深腹,低裆,浅空足。如邳州梁王城M169︰3(图二︰1)。
II式:腹加深,裆略高,空足加深。如六安堰墩F3︰11(图二︰2)。
B型 共4件。裆部较高,实足根。可分两式。
I式:腹较浅,高裆,深空足,器形宽扁。如含山大城墩T4④︰4(图二︰3)。
II式:腹较深,裆更高,空足更深,整体形态呈正方体。如含山大城墩T5④︰20,肩部饰一周阴弦纹(图二︰4)。
空足较浅,低弧裆,裆高与器物高之比小于三分之一或接近三分之一。依腹部、足部形态,分为三型。
A型 共19件。弧腹,实足根较小。可分三式。
I式:沿略外侈,口沿下夹角较大,浅空足,裆较高。如邳州梁王城M177︰2(图二︰5)。
II式:斜折沿,口沿下夹角变小,浅空足,裆略高。如邳州梁王城M26︰2(图二︰6)。
III式:斜折沿,口沿下夹角更小,空足更浅,裆变低。如沂源姑子坪M4︰3(图二︰7)。
B型 共8件。直腹,实足根发达,可分两式。
I式:浅空足,低裆。如大悟四姑墩(周中层)︰3(图二︰8)。
II式:空足更浅,裆更低。如大悟四姑墩(周上层)︰1(图二︰9)。
C型 共5件。弧腹斜收,实足根发达。可分两式。
I式:浅空足,柱足较短。如麻城宋埠M3︰4(图二︰10)。
II式:空足加深,柱足较短。如邳州九女墩DIIM︰47(图二︰11)。
空足较深,高弧裆,裆高与器物高之比大于三分之一或约为三分之一,裆部更高者裆高约为器物高的二分之一,多见瘪裆鬲。依肩部形态,分为三型。
A型 折肩。依腹部形态,分为两亚型。
Aa型:共22件。腹较深,下腹斜收,三足相聚。可分三式。
I式:空足较深,肩部略偏下,弧裆较高。如含山大城墩T7④︰2(图二︰12)。
II式:空足较深,肩部上移,弧裆较高。如临沂中洽沟采︰1(图二︰13)。
III式:空足变浅,肩部更加靠近口沿,弧裆变低。如赣榆盐仓城(庙台子)T0436③︰9(图二︰14)。
Ab型:共65件。腹较浅,下腹斜收,三足相聚。可分四式。
I式:斜折沿,空足较深,肩部略偏下。如霍邱堰台T0714⑫︰2(图二︰15)。
II式:斜折沿,空足变浅,肩部上移。如霍邱堰台T0710⑦︰1(图二︰16)。
III式:折沿较平,浅空足,肩部继续上移。如霍邱堰台T0909③︰3(图二︰17)。
IV式:短沿,浅空足,肩部向内凹。如邳州九女墩M6PG2︰1(图二︰18)。
B型 圆肩。依腹部和整体形态,分为三亚型。
Ba型:共16件。腹较深,下腹斜收,可分三式。
I式:斜折沿,空足较深,肩部偏下。如含山大城墩T17⑤A︰231(图二︰19)。
II式:斜折沿,空足较深,肩部上移。如赣榆盐仓城(庙台子)T0439④︰5(图二︰20)。
III式:折沿较平,空足变浅,肩部外鼓。如莒县杭头M2︰5(图二︰21)。
Bb型:共43件。腹略浅,下腹弧收,整体呈扁方体。可分四式。
I式:空足略深,肩部偏下。如霍邱堰台T0912⑥︰5(图二︰22)。
II式:空足变浅,肩部略偏下。如霍邱堰台G2︰1(图二︰23)。
III式:空足较浅,肩部上移。如霍邱堰台T0813④︰1(图二︰24)。
IV式:空足较浅,肩部继续上移,整体形态更加宽扁。如霍邱堰台T0909③︰2(图二︰25)。
Bc型:共8件。浅腹,深空足,下腹斜收,三足相聚,整体形态接近正方体。可分四式。
I式:深空足,肩部略偏下,口径小于肩径,弧裆较窄。如枞阳汤家墩T6⑨︰9(图二︰26)。
II式:空足较深,肩部上移,口径小于肩径,弧裆变宽。如六安众德寺M1︰1(图二︰27)。
III式:空足较深,肩部继续上移,口径小于肩径,弧裆变宽。如霍邱绣鞋墩T1②︰9(图二︰28)。
IV式:空足变浅,口与肩径大体相当,弧裆更宽。如霍山戴家院TW4S1⑤︰4(图二︰29)。
C型 溜肩。依腹部形态,分为两亚型。
Ca型:共13件。弧腹较深。可分两式。
I式:深空足,高裆。如大悟吕王城T②7︰159(图二︰30)。
II式:空足变浅,弧裆较低。如霍邱堰台T1010⑤︰3(图二︰31)。
Cb型:共33件。弧腹较浅,足根较发达。可分两式。
I式:空足较深,最大径居中。如信阳孙砦T1︰46(图二︰32)。
II式:空足变浅,最大径上移,实足根加高。如信阳孙砦T9︰11(图二︰33)。
图二// 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典型陶鬲分期图
从形态演变上看,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从早至晚演变规律较明显:甲类鬲空足由浅变深,形体趋向瘦高,甲类B型鬲在晚期还出现圆肩的特点。乙类A型鬲口沿与肩部交角逐渐变小,空足由深变浅,弧裆由高变低,整体形态趋向矮胖;乙类B型鬲空足变浅,裆变低,形体趋向矮胖;乙类C型鬲柱足逐渐加高,下腹斜收愈加明显。丙类鬲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肩部逐渐上移,口沿与肩部交角逐渐变小,空足部分由深变浅,实足根趋向发达,整体形态趋向宽扁。
根据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出土单位的层位关系、器物组合和陶鬲本身的形制演变特点,参照以往发掘简报、报告及相关研究文章的分期断代意见,可将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段,典型陶鬲有:甲类A型I式、甲类B型I式、乙类A型I式。见有此段陶鬲的邳州梁王城M25、M29、M43、M169、M173、M177、M183、M186等墓葬,时代为西周早期。含山大城墩遗址出土陶鬲T4④︰4形制与滕州前掌大西周早期偏晚时期BM3︰16[54]相同。综合考虑,第一段的年代当为西周早期。
第二段,典型陶鬲有:甲类A型II式、甲类B型II式、乙类A型II式、丙类Ba型I式、丙类Bb型I式、丙类Bc型I式、丙类Ca型I式。此段陶鬲数量增多,新出现丙类高弧裆陶鬲,口沿与肩部交角较大,空足较深,尖足或足根较小。第二段陶鬲的出土单位和地点较多。邳州梁王城M26、M27、M31、M165、M178,沭阳吕台 M2,年代为西周中期。六安堰墩F3︰11和西周中期张家坡M398︰4[55]形态相似。沂水时密山(简报图二︰4)[56]和邳州梁王城M26︰2形制相同,年代为西周中期。霍邱堰台遗址分期合理,发掘报告将堰台一期遗存年代定为西周早期后段至西周中期前段。堰台一期所见鼓肩鬲形制接近梁王城M31︰4,所以堰台一期年代应为西周中期。含山大城墩T17⑤A︰231形制与堰台一期陶鬲T0607⑨︰1相同。肥西塘岗06FTH55︰8和东海焦庄遗址出土折肩鬲(简报图七︰1),在形制上当早于霍邱堰台二期陶鬲T0714⑫︰2,与堰台一期年代相当。与含山大城墩T3④︰17陶鬲共存的陶豆与霍邱堰台一期陶豆T0610⑫︰1形制相同,将其定在西周中期为妥。含山大城墩T5④和T3④同为遗址第五期,M12︰2与T3④︰17形制相同,所以其年代也应为西周中期。枞阳汤家墩T6⑨︰9,空足较深,且与堰台一期陶鬲T0607⑨︰1肩部特征较为相似,年代应相近。新沂钓台T1722④A︰3、F2JC1︰2和王青所指的西周中期甲类Aa型II式陶鬲[57]形制相同。灵璧蒋庙村发现的陶鬲(简报图二)与大悟吕王城T2⑦︰159形制相同,形制上早于堰台二期陶鬲T1010⑤︰3,与堰台一期年代相当,属西周中期。凤阳古堆桥H5︰8和邳州梁王城M31︰4形态接近,年代当在西周中期。综上,第二段的年代应为西周中期。
第三段,典型陶鬲有:乙类A型III式、乙类B型I式、丙类Aa型I式、丙类Ab型I式、丙类Ba型II式、丙类Bb型II式、丙类Bc型II式、丙类Ca型II式、丙类Cb型I式。此段陶鬲口沿与肩部交角变小,空足变浅,整体形态趋向宽扁。不见分裆鬲,丙类陶鬲数量明显增多。含有此段陶鬲的出土单位和地点最多。霍邱堰台遗址一至四期连续发展,之间无缺环。由上述分析可知,堰台一期陶鬲年代应为西周中期。以此类推,堰台二至四期陶鬲年代分别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沂源姑子坪M4︰3、沂水时密山遗址(简报图二︰5)所见低弧裆陶鬲,时代为西周晚期。大悟四姑墩(周中层)︰3属于西周晚期。大悟吕王城的两篇简报采用了不同的探方编号,但从发表的器物来看T2⑥和T5⑥应为同一单位,T2⑥、T2⑤B所出折肩鬲(如T2⑥︰134、T2⑥︰137)、圆肩鬲(如T2⑤B︰119、T2⑤B︰118)与堰台二期同类陶鬲(如T0806③︰1、G2︰1)形制相近。吕王城T5⑤A︰120、T5⑤B︰121时代为西周晚期。红安金盆遗址所见圆肩鬲(简报图版十一︰1)、孝感聂家寨遗址采集的圆肩鬲(聂采︰1、聂采︰3)与堰台二期T1010⑤︰1形态相近,采集的折肩鬲(聂采︰2)也属于西周晚期。含山大城墩T7④︰2年代为西周晚期。王迅将肥东吴大墩T3④︰7年代定为西周晚期[58]。霍邱绣鞋墩陶鬲T1④a︰6和堰台二期T0911③︰3形制相似。六安众德寺M1︰1和庐江大神墩T332④所出陶鬲形制相同,后者被简报定为西周晚期,较为可信。六安堰墩陶鬲T606⑦︰24和霍邱堰台二期G2︰2形制相同,堰墩T806︰12和堰台二期G2︰1形态相近。宿州芦城孜M26︰3和霍邱堰台二期T0911③︰4形制接近,时代为西周晚期。综合考虑,第三段年代当为西周晚期。
第四段,典型陶鬲有:乙类B型II式、丙类Aa型II式、丙类Ab型II式、丙类Bb型III式、丙类Bc型III式、丙类Cb型II式。此段陶鬲数量开始下降,而丙类鬲仍占绝大多数。丙类折肩鬲、圆肩鬲口沿与肩部交角继续变小,空足变浅,但有的空足仍较深,实足根较发达。第四段陶鬲的出土单位和地点仍较多。临沂中洽沟采集的陶鬲(采︰1),属于春秋早期[59]。信阳孙砦H2︰5、沂源姑子坪M2︰5、徐州高皇庙(简报图版五︰1)、枞阳汤家墩T3⑥︰2和堰台三期T0710⑦︰1形制相同,属于春秋早期。霍邱王郢M5︰1和堰台三期T0712⑤︰9较为相似。大悟吕王城T1③︰1形态接近堰台三期T0811⑤︰3,年代应相近。麻城吊尖G2︰2、H5︰4,信阳孙砦T1︰33,霍山戴家院TW5S1⑪︰2和堰台三期T0813④︰1形制相同,应同为春秋早期。参照测年结果,戴家院TW2N1④︰1、TW2N1⑦︰1的年代定为春秋早期较为合理。宿州芦城孜M20︰2和霍邱堰台T0710⑦︰1形制相同,同为春秋早期。霍邱绣鞋墩所出陶豆T1②︰1和堰台三期T0910③︰9形制相同,绣鞋墩所出陶鬲T1②︰9当为春秋早期。庐江三板桥所见折肩陶鬲TN20E18⑦︰5年代与堰台三期相当。六安堰墩T506②︰1和信阳孙砦T9︰11形态相似。大悟四姑墩发现的3件陶鬲出自同一层位,年代应相当,共出的陶豆(姑上︰14)和堰台三期T0910③︰9较为相似,当为春秋早期。综上所述,第四段的年代为春秋早期。
第五段,典型陶鬲有:乙类C型I式、丙类Aa型III式、丙类Ab型III式、丙类Ba型III式、丙类Bb型IV式、丙类Bc型IV式。此段陶鬲数量明显减少,新出现乙类C型鬲。丙类折肩鬲、圆肩鬲口沿与肩部交角更小,肩部更加靠近口沿,空足较浅,有的足根非常发达。第五段陶鬲的出土单位和地点明显减少。霍邱堰台四期陶鬲为春秋中期。赣榆盐仓城(庙台子)T0436③︰9、沂水时密山采集陶鬲(简报图二︰6)由第四段丙类Aa型II式演变而来,二者年代为春秋中期。六安堰墩T607⑤︰8和堰台四期T0810⑤︰5形制相同;六安堰墩T604⑥︰6、霍山戴家院TW6N2⑩︰1和堰台四期T0909③︰3形制相同,以上单位出土陶鬲年代应为春秋中期。莒县杭头M2︰5,王青认为属于春秋中期[60]。赣榆盐仓城(庙台子)T0436③︰6、霍山戴家院TW2N1③︰1和霍邱堰台四期T0909③︰2形制相近,为春秋中期。霍山戴家院TW4S1⑤︰4承袭第四段丙类Bc型III式陶鬲,结合报告测年结果,当为春秋中期。麻城大胜山M3︰4、沂源姑子坪H1︰4时代为春秋中期。红安金盆(简报图版十一︰2)、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原报告图二十四︰1)和麻城大胜山M3︰4所出陶鬲形制相同,年代应相当。郯城大埠二村M1,简报认为属于春秋中期早段。沂水石景东周墓所出陶鬲(简报图一︰7),简报定为春秋中晚期,其形态接近曲阜鲁故城春秋中期[61]陶鬲M202︰1。综合考虑,第五段的年代为春秋中期。
第六段,典型陶鬲有:乙类C型II式、丙类Ab型IV式。此段不见丙类B型圆肩鬲,丙类A型折肩鬲颈部内凹,肩部转折更加明显,有的空足仍很深,陶鬲足根非常发达,多为包制。此段陶鬲发现较少,陶鬲的出土单位和地点也较少。固始侯古堆M1、邳州九女墩二号墩、邳州九女墩M6PG2、凤阳卞庄M1、凤阳乔涧子M2所见陶鬲,简报或报告将其时代定为春秋晚期。徐少华认为蚌埠双墩M1属于春秋晚期[62]。王青认为莒南大店M2、沂水略疃墓为春秋晚期[63]。第六段年代当为春秋晚期。
据上述分析可知,第一段陶鬲型别较少,不见丙类高弧裆陶鬲,可归为第一期,年代为西周早期。第二段新出现丙类高弧裆陶鬲,可归为第二期,年代为西周中期。第三至五段,甲类陶鬲消失,丙类高弧裆折肩和圆肩陶鬲较为流行,可归为第三期,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第六段,乙类C型鬲和丙类折肩鬲并行,丙类圆肩鬲不见,折肩鬲也少见,可归为第四期,年代为春秋晚期。
本文划分的甲类分裆陶鬲,呈现方体或扁方体的特点,接近殷墟晚期陶鬲风格,属于商式鬲。甲类A型鬲见于苏北和安徽六安一带,折沿弧腹低分裆矮柱足,与滕州前掌大 M109︰3[64]风格相同,可能源自于滕州地区(图三︰1、2);甲类B型鬲分裆略高,晚期出现圆肩特征,目前只见于安徽含山一带。
乙类鬲为较为常见的低弧裆鬲。乙类A型鬲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属于周文化陶鬲,应当是受关中地区典型西周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乙类B型鬲只见于鄂东北地区,地方特点明显。乙类C型鬲,大口,柱状实足根,弧裆宽平,和湖北当阳赵家湖出土陶鬲LM3︰4[65]风格相同,为典型楚文化陶鬲(图三︰3、4)。
图三//陶鬲对比图
丙类高弧裆陶鬲最早出现在西周中期,直至春秋中期一直都是淮河流域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陶鬲。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淮河流域在西周早期就出现了典型的周式鬲。从裆部来看,丙类鬲为弧裆鬲,是在周式鬲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器类[66]。丙类A型折肩鬲和丙类B型圆肩鬲,融合了周式陶鬲和甲类B型II式高分裆鬲的圆肩特点而形成,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淮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标志性器物。
从目前发现的材料来看,可将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分为三个分布区,即淮河干流区、苏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淮河干流区是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折肩鬲(丙类A型鬲)和圆肩鬲(丙类B型鬲)的核心分布区,包括今安徽省江淮、淮北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湖北省东北部。该区西周早期见有具有地方特点的高分裆陶鬲(甲类B型鬲),西周中期及以后流行折肩鬲(丙类A型鬲)和圆肩鬲(丙类B型鬲)。苏北地区早期见有商式鬲和周式鬲(甲类A型鬲和乙类A型鬲),西周中期以后流行折肩鬲(丙类A型鬲)和圆肩鬲(丙类B型鬲),但是数量上较淮河干流区少。鲁东南地区西周晚期见有周式鬲(乙类A型鬲),春秋早期开始流行折肩鬲(丙类Aa型II式鬲),春秋中期出现圆肩鬲(丙类Ba型III式鬲)。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丙类鬲为主流陶鬲,是当地考古学文化的典型器物。其中折肩(丙类A型鬲)和圆肩陶鬲(丙类B型鬲)集中分布在淮河干流区,西周中期在苏北地区也开始流行,和王迅所指周代淮夷文化的分布范围较为吻合,是周代淮夷文化的典型器物——淮式鬲。特点是:高弧裆、折肩或圆肩、下腹斜收、三足相聚,多见腹较浅、整体形态较为宽扁的样式。丙类A型、丙类B型折肩和圆肩陶鬲西周中晚期(丙类Aa型Ⅰ式和Ab型Ⅰ式、丙类B型Ⅰ式和Ⅱ式)分布在淮河干流区和苏北地区,春秋早期(丙类Aa型Ⅱ式)开始在鲁东南地区流行而被称为莒式鬲。其特点是:高弧裆、折肩或圆肩、下腹斜收更为明显、腹较深、整体形态更显瘦高。从陶鬲的发展演变来看,莒式鬲的源头在王迅所指的周代淮夷文化的分布区,和含山大城墩所见折肩鬲、圆肩鬲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从类型划分上看,莒式鬲和淮式鬲中的丙类Aa型、丙类Ba型鬲可归为同一型,二者的区别是“式”的区别,所以,莒式鬲应是在淮式鬲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在年代上有早晚承继关系,地域分布上各有相对集中的区域,形态特征上有发展演变关系。两者大同小异,区别在于莒式鬲腹较深,整体形态更显瘦高,淮式鬲多见腹较浅,整体形态较为宽扁的样式(图四)。
图四// 淮式鬲与莒式鬲对比图
西周早期,具有地方风格的高分裆鬲见于淮河干流区的含山一带,商式鬲和周式鬲在苏北地区的邳州一带同时发现。含山一带的高分裆陶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邳州梁王城所见低分裆陶鬲是当地人沿用商文化的体现,周式鬲可能是在周公东征之后传播到此。梁王城的这批墓葬可能是周初殷遗民的遗存[67],在延续晚商文化的同时也可能接受了周王朝的统治。西周早期,周式鬲的传入,使得淮河流域分裆鬲流行的局面发生了变化。
西周中期,淮式鬲形成,分布在安徽江淮地区和沂沭河以东的苏北地区,且成为主流陶鬲。周式陶鬲虽继续在邳州一带继续发展,但数量有所减少。商式鬲出现在六安一带,而具有地方风格的高分裆陶鬲在含山一带持续发展,并出现圆肩特征。周式鬲发展缓慢,淮式鬲形成并成为主流可能与淮夷族群势力反抗周王朝有关。
西周晚期,淮式鬲的数量明显增多,是其发展的鼎盛阶段。分布范围从安徽江淮地区扩展到鄂东北和豫东南地区,向北越过淮河扩展到淮北地区,在苏北地区继续发展。周式鬲在淮河干流区和苏北地区基本不见,但在鲁东南地区继续发展。分裆鬲已经消失。从金文记载来看,西周晚期淮夷多次与周王朝发生战争。敔簋铭文记载:“南淮夷遱殳。内伐、昂、参泉、裕敏、阴阳洛。”禹鼎铭文提到:“亦唯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内。”师㝨簋铭文记载:“淮夷旧我畮臣,今敢博氒众叚,反氒工吏,弗速我东国。”[68]西周晚期是淮夷较为活跃的时期,淮式鬲的发展与分布范围的扩大与淮夷势力的进一步发展相合。
春秋早期,淮式鬲发现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仍遍布淮河干流区和苏北地区。其向北传播到鲁东南地区的沂源一带,在豫东南的分布也似有增强的趋势。此时不见周式鬲。鲁东南地区,在淮式鬲的影响下出现了莒式鬲。结合金文来看,此时淮夷势力仍较活跃,一度控制青铜原料的集散地——繁阳。曾伯簠铭文提到曾伯“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金道锡行,具既卑方”。繁汤即繁阳,在今新蔡东北[69],属于豫东南地区,淮夷的势力在豫东南地区仍较顽固。与此时淮式鬲在豫东南地区的增多相合。春秋时期,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地方文化兴起,周式鬲随之消失。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莒文化形成并有较大发展[70]。而从莒式鬲的形成来看,春秋时期鲁东南地区与淮夷文化联系紧密。
春秋中期,淮式鬲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布范围急剧收缩,集中在安徽江淮地区西部。与此同时楚文化陶鬲出现在鄂东北地区。莒式鬲向南传播到苏北的赣榆一带,与淮式鬲并存。根据文献记载,此时楚国灭掉淮夷许多小国,淮夷势力急剧削弱。淮式鬲分布范围明显收缩,并退出鄂东北和豫东南地区与楚国东进的历史背景有关。春秋中晚期,莒文化达到鼎盛[71],莒式鬲分布在苏北地区是莒文化扩张的表现。
春秋晚期,淮式鬲仅见于安徽凤阳、江苏邳州两地,楚式鬲出现在豫东南和苏北地区,莒式鬲尚未发现。根据文献记载,春秋中晚期之际,吴楚等在淮河流域展开争夺,淮夷势力被进一步蚕食。由于楚文化和吴文化较多的传入,淮夷文化自身特点也明显减弱[72],淮式鬲仅在个别地方出现是周代淮夷文化走向消亡的表现之一。春秋晚期莒国也遭到周边国家的打击,其势力也遭到削弱。
由此可见,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的历时性变迁与周文化、淮夷文化、莒文化及周邻势力在淮河流域的消长密切相关。西周早期,周公东征,周式鬲进入淮河流域,呈点状分布。西周中期,淮夷族群在吸收周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淮河流域自身特点的陶鬲,即淮式鬲。随着淮式鬲的发展,西周晚期周式鬲在苏北地区逐渐退却。春秋早期,淮式鬲传播到鲁东南地区,在淮式鬲的基础上形成了莒式鬲。春秋中期,楚国强势东进以及吴楚的争夺,楚文化陶鬲进入淮河流域并逐渐扩展,淮式鬲数量明显减少,分布范围急剧收缩,莒式鬲则有所发展。春秋晚期,淮夷族群和莒国在周邻国家打击下势力衰弱,其文化自身特点也逐渐消失。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将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划分为分裆、低弧裆、高弧裆三大类,八个型别,并将其发展演变分为四期六段。这四期的划分基本反映出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的阶段性变化。分期与年代分析上的新认识是对以往研究的综合和进一步深化,是淮河流域周代遗存陶器编年的重要参照标尺。根据不同型别陶鬲的地域分布特点,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陶鬲可划分为淮河干流区、苏北和鲁东南三个地区。在周式鬲基础上形成的淮式鬲主要分布在淮河干流区、苏北地区,周式鬲和商式鬲多见于苏北地区,受淮式鬲影响而产生的莒式鬲见于鲁东南地区。淮式鬲和莒式鬲的区别除了形成时间不同、主要分布地域不同,还在于淮式鬲整体形态较为宽扁、腹略浅,莒式鬲整体形态显得较为瘦高、腹较深。淮河流域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陶鬲,在不同期别,分布态势不同,其历时性变迁过程与周文化、淮夷文化、莒文化和楚文化等不同文化在淮河流域的势力消长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