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茜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02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在总则中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培育工匠精神。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处于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院校作为实体经济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要求、当前困境和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匠精神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并享誉全球,但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等问题的出现,促使中国制造必须完成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承载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等匠人品质,中国向世界递出了高铁、5G、特高压、量子通信等创新名片,工匠精神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泉活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需要自主培养大量的能工巧匠和有爱国精神的卓越工程师。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科技创新恰恰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工匠精神具有发展革新的特点,不断追求卓越的本质有助于关键技术的突破。工匠精神的价值核心是爱国情怀,以爱国为底色的工匠精神能够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供应链调整的战略任务。虽然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基础较好,但在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自主性与创新性水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劣势和短板,容易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工匠精神崇尚以专长造物,强调精进与突破,能够助推中国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部署未来产业。
职业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类型的鲜明特色。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共有32所独立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大学,计划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在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工匠精神的培育仍存在着诸多挑战,集中表现为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实践融合不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故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不仅依靠基础研发的硬实力,更需要以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融合的软实力。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缺乏对二者融合培育的顶层设计,表现为更多地强调“理论扎实”“技能熟练”和“创新精神”,对“工匠精神”及其内涵的表述不足。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匠技”和“匠心”的培育不平衡。职业本科教育以职业化教育为主,更重视工学结合式的“匠技”能力提升,往往过于追求“1+X证书”、订单式培养以及“3+1”等技能培养模式。此模式中企业参与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关于德育素质的培养。而职业化教育应始终以德技兼备为目标,以工匠精神为首的“匠心”能力培育同等重要,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将立德树人与工匠精神的关联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亟须探索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数量不断增大,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育人效果并非同步提升,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后,部分高等专科职业院校仍存在监督缺位的问题,放任学生成为企业的“低廉劳动力”。随着企业内部驱动力不足,忽视了在工作岗位上工匠精神的培育,学生未能领会企业工匠文化的魅力,容易产生工作懈怠和厌倦情绪,不利于涵养工匠自豪感和成就感。二是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力度尤显不足。事实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是一对内在契合的立德树人途径[1]。高等专科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总体上还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缺乏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探索,并未形成主课堂和第二课堂,线上线下以及校内校外的多形式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另外,普遍缺少对高等专科职业院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和育人的“一岗双责”监督体系并未完全建立。三是校园工匠文化的培育有待加强。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人的育人力量,高职院校校园工匠文化理应具有职业属性、行业属性和实践属性,但在校本文化建设、对接企业文化和创新校园工匠文化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体现为培育校园工匠文化的机制不完善,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力度还不强,让学生入脑入心的校园工匠文化特色品牌还不够多。
一是中等职业院校亟须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部分中等职业院校往往忽视工匠精神培育的体制机制建设,培育活动和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容易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和企业工作环境,并未体现师生的充分沟通交流[2]。校内专职思政教师和德育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常态化德育培训力度不够,容易忽视校外兼职德育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表现出德育教育和课堂实践教学相分离的趋势,德育工作队伍战斗力不强使工匠精神的培育成效较低。二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亟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社会上依然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传统观点和认知。中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相关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较大,但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并未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对国家鼓励技能成才之路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导致在校期间并未深耕技能,工匠精神缺位,未能树立技能改变人生的正确成才观。三是中等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进程相对缓慢。主要体现在工匠型“双师”占比较小,工匠技能教学团队建设力度不大。教材方面仍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主,教材的选用及审核流程不规范。教学方法上仍以学科思维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综上所述,“三教”改革的滞后直接影响工匠精神在“三全育人”中的融入和发展,不利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提升工匠品质。
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顺应自身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发展趋势。
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工匠精神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目标中要坚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三全育人”进程。本科层次职业大学要统筹教育各环节的育人资源,培养方案中除了必修劳动教育课程外,还应着力开展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等工匠精神专题培育课程,以及举办高水平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职业技能第二课堂等素质学分内容,全方面调动育人力量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着力打造德技并修的高层次技能人才。
其次,要广泛培育产教融合型的技术前沿企业,创立覆盖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主要专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推动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下的工匠精神培育,是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培育过程,需要政、校、企三方力量紧密配合,实现各环节的融合贯通。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生作为实践创新的主体,既要求具备真学真会的科学精神,更要有求精求美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创新中提升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反之,又促进科技成果的运用实践,通过融合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最后,大力引进专兼职企业技术骨干,带动技术文化走进校园。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创新文化和技术文化具有相互融合的互动发展规律[3]。具有丰富企业生产经验的能工巧匠加入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不仅能够提升“双师”型和实践型的教师比例,还能通过举办职业大讲堂和技能工作坊等形式将工匠文化带入校园,提升教师整体队伍的工匠精神认同感,树立崇尚工匠精神的师风,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习惯。同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技术大师身上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师风引领学风,全面提高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生的工匠素养和技术文化水平。
首先,我国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际上,高职专科职业院校学生兼具“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4]。创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恰恰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特色之一。一方面,要建立新型的导师和学生的师徒关系,高等专科职业院校要严选德才兼备的企业导师,构建与企业共同监管的评价机制,重点考察企业导师的“言传身教”效能。企业导师不仅教授职业技能,更要将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传帮带”给徒弟。另一方面,高职专科职业院校要不断激发学生尊师重技的职业品格,鼓励学生长期坚持,才能成就技能状元,深耕一技,才能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其次,着力挖掘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元素。以专业教学课程为基础,发挥课程思政承载的育人功能,将工匠精神细化成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追求等内容,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发挥专业教学课程思政主阵地的引领作用。另外,借助新媒体、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等平台,积极开展多层次课程思政教育,让工匠精神以不同形态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思政教育为载体,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进程中。专业教师是实现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对专业教师要建立明确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在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课程教案中进行量化考核,利用督导评价开展课堂思政教育考评,并作为晋职晋级的测评指标。
最后,通过“三个课堂”努力培育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工匠文化。第一课堂是校园工匠文化培育的主阵地,深入挖掘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的工匠文化内涵,通过构建仿真生产环境,使学生能够沉浸式地体验企业和产业工匠文化,打造校园工匠教学文化。第二课堂是校园工匠文化的创新池,通过将工匠精神与社团、展览、竞赛和讲座等校园符号紧密相融,打造一批校园工匠文化特色品牌项目。第三课堂是校园工匠文化的传播塔,抓住新媒体时代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偏好,利用学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用网络语言讲好工匠故事,用网络流量实现“互联网+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播。
一是要加强中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培育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是前提。以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为目标,增加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德育管理人员配比,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德育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以评选德育创新团队、德育师范课堂和德育教学案例等途径激发德育工作队伍热情,构建一支工匠型的校内德育工作队伍。鼓励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担任兼职德育导师,以讲座、沙龙等形式传播企业优秀的匠人文化,以德育导师带队参加技能大赛等指导形式,手把手带领学生苦练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实干、苦干和巧干的工匠精神,打造一支品正为范的校外德育工作队伍。
二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应顺应时代的呼唤,立志技能报国,走技能成才之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随着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院校和更高层次院校的纵向衔接渠道也越来越多,学历的“天花板”正逐渐被打破。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要苦练匠技,锤炼匠心,通过“3+证书”“贯通三二分段培养”等途径实现学历的跃升,以技能这张通行证走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坚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成才观。
三是实施中等职业院校“三教”改革攻坚。2019年10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占比为31.5%,低于高职院校8.2个百分点,具有工匠型双师素质的占比更小。中等职业院校应同时扩大“双师”占比和高素质“双师”占比,通过校外培训和人才引进切实提高工匠型师资水准。教材的选定和审核工作应更重视对教材权威性、实践性和育人功能的考察,同时要扩展电子教材等数字化教材的使用,增加教材的时效性。教法上要着重加强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等方法的使用,让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工匠技能。
工匠精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动能,本文从职业院校三个分类的视角,分别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当前困境和实践路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等途径促进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融合;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应创新协同育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育校园工匠文化;中等职业院校应一手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手抓学生成才观建立,以“三教”改革攻坚,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