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内基因检测公司发展的SWOT 分析

2022-11-16 13:09:43高丹丹张晓强
中国市场 2022年31期
关键词:基因检测发展

高丹丹,张晓强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2.江苏盐城港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005)

1 绪论

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从未停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的神秘面纱正在被人类一步步揭开,对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是研究人类生命起源、分析人类生命周期、揭示人类生命走向的前沿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基因检测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更是支持人类生命基本结构和性能的前沿科学。从经济学领域来看,基因行业也是具有强大经济动能的新兴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共同构建成未来人类经济学领域内的主要框架,为世界未来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我国国内的基因检测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特别是伴随着国内相关行业学术前沿的不断发展,国内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抑或相关行业产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也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铸就了守护堡垒。

2 国内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的现状

2.1 理论研究不断丰富,但广度和深度仍有欠缺

伴随着国内基因检测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基因检测科学,相关的理论研究涉及基因、基因科学、基因检测等理论,国内基因公司第一梯队的专业人员也进行着不间断的理论研究,且成果颇丰,如南方日报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至2016年5月5日,华大基因来深已发表论文1412篇,仅在《自然》(Nature)及子刊杂志就发表论文171篇、在《科学》(Science)发表29篇。尽管国内学者在相关理论研究领域不断突破,但与国外所积累的丰富理论成果相比仍存在着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如在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要明显弱于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多处于初级阶段,不够深入。

2.2 人才队伍不断扩张,但与现实需求仍有不小差距

随着国内基因行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加之银行业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国家开始在培养基因专业人才队伍上不断加大投入,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等都是涉及基因行业的专业学科,在一些高校中,还先后开设了基因学、基因工程学等直接以基因命名的学科,这表明国内高等教育学校已经全面着手开展基因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为高素质专业基因行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伴随基因检测学科的不断发展并逐步深化,基因检测与生命科学中其他学科的差异化被逐渐拉大,专业更专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不断攀升但基因检测专业人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此同时,基因检测公司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大批以“基因”为关键业务的公司对基因检测专业人才需求节节攀升,这就造成了在基因检测领域内人才队伍不断扩张但与现实需求仍有不小差距。

2.3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但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基因科学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是表现在基因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攀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愿意在生命安全方面进行消费,如何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延长生命周期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所关心的共同话题。在这样的庞大市场需求下,一大批基因公司应运而生,统计显示,2014—2020年,短短6年时间内,国内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从212.5亿元上升至548.5亿元,增幅比例达到158%。二是表现在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以检测仪器、耗材设备为上游,检测服务为中游,客户服务、药厂及科研机构为下游的全产业链,但精尖领域知识产权的紧缺、先进技术的不足、服务理念的缺失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2.4 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但规范化程度亟须改善

临床医学表明,遗传是癌症的主要诱因之一,而遗传主要来自基因,出于对癌症的恐慌以及基因在遗传方面的巨大作用,助推了基因检测行业、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到基因检测之中,希望能够通过基因检测寻找可能存在的潜在遗传威胁,从而主动作为应对癌症的到来,如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预防癌症就是这样的主动作为。然而,基因检测属于一个新兴产业,本身就缺乏规范、标准,国家为鼓励科学创新,对科学实验也不设定严格限制,这就导致国内基因检测的监督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监管缺失的问题是影响我国基因检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困境。

3 国内基因检测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

第一,基因资源丰富。据估计,全球人类、动植物基因资源10%在中国。我国有14亿人口之多,民族也有56个之多,在长期的历史融合发展中,56个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伴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速度进一步加快,由此形成了丰富的基因资源。此外,少数民族在长期封闭环境下形成的遗传“隔离群”也多,这些都是宝贵的基因资源,为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第二,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大。一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激发了消费潜力。201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0046元,而这个数据到了2020年已经增长到了32189元,10年中增幅达到了220%,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让居民参与基因检测成为可能。2015年,我国基因检测费用首次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到了2020年基因检测费用降低至4409元,一次基因检测费用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14%,这让基因检测从负担变成了可能。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扩充了基因检测市场。2000年起,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数比重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会达到3.6亿,占比24.8%,疾病筛查和伴随诊断等基因测序应用的需求也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进一步增加。

3.2 劣势

第一,检测经验的差距。美国的基因检测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而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基因检测产业迅速发展,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在美国培植成功,1990年9月4日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基因治疗,而此时,我国刚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各项事业才刚刚复苏。经历数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基因检测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基因检测经验,所面对的对象也从美国转向全世界,这样丰富的基因检测经验是国内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美国一家基因检测领头羊企业每日会对数以千计的肿瘤标本进行检测和询证研究,10余万份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相关的临床文献提供询证支持。而在我国,最早的基因检测公司成立至今也不过十余年,在检测经验上的差距一目了然。

第二,科学研究的差距。受社会性质的影响,我国基因检测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相较美国而言相去甚远。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一个朝阳产业出现时,更容易实现资本的快速流入与原始聚集,基因检测公司拥有强大的肿瘤检测和药物研发团队,包括分子遗传学家、肿瘤病理学家、临床医生、肿瘤学家等,同时坚持随访研究,建立大型文献数据库,提供了更先进的治疗为患者服务,甚至诞生了诸多专有技术。而国内基因检测刚刚起步,资本流入较少,缺乏专业的R&D团队,更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和系统跟踪,没有文献评价体系。

3.3 机遇

第一,国家鼓励支持基因检测事业的发展。我国基因检测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转折期,2014年之前,基因检测事业准入门槛低,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叫停了基因检测临床研究,同年12月,重启基因检测临床应用,自此我国的基因检测公司发展步入新时代,国家也从宏观层面大力支持基因检测产业的发展。2014—2020年,我国一共出台25条关于促进我国基因测序技术与其应用发展的政策,其中有关基因检测技术推广的政策就有8条。2015年3月,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加速中国精准医疗的行业发展,这为中国的基因技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第二,行业热度上涨带来的资金流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基因技术行业的发展,加之基因产业发展所展现出来的巨大利益空间,让资本市场注意到了基因检测这块新的蛋糕,大批的资金开始流入基因检测市场,为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注入了资金流。仅2020年,国内基因检测公司共从市场上融资74笔,从市场吸收了近200亿元的融资额。

3.4 威胁

第一,跨国公司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市场逐渐呈现出全球一体化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但由于在经验及科学研究上的差距,当前这些市场并未转化为蛋糕,反而让国内市场成了基因检测跨国公司的蛋糕。目前,国际一流的基因检测公司中,Illumina、赛默飞、安捷伦、QIAGEN等领头羊均已开始抢占中国市场,与这些已经存在数十年的庞然大物相比,国内基因检测公司无论是从技术抑或从经济实力而言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给国内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第二,医保入市的难度较大。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医疗保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企业职工、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抑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保是国民医疗服务的基础保障,如果想在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持续健康发展,与医保必须保持紧密联系。而反观当前我国基因检测服务与医保的关系,两者并没有在基因检测服务入保方面达成一致,基因检测服务研发成本高,研发者不愿意让利参与医保,这对国内基因检测公司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潜在的威胁。

4 国内基因检测公司发展的策略选择

4.1 立足国内市场,展望国际市场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拥有着丰富的基因资源,这是我国基因检测公司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基因检测公司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扬长避短,立足国内的丰富基因资源,首先做好国内基因检测服务,从制定行业标准、创造行业品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不断努力,为国民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基因检测服务品牌。基于对国内市场的经验积累,拔高服务标准,对标国际市场,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服务质量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市场竞争,主动应对国际挑战,创造中国的基因检测跨国公司。

4.2 拓宽资金来源,加快科学研究

一方面,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争取国家帮扶资金,与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相吻合,大力发展国家所鼓励和大力支持的基因产业。同时,积极申请金融资本市场的资金,用金融市场资本为国内基因检测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通过技术入股、资本入股等方式,把国外资本、国外技术引入国内,实现国际对国内的互哺。同时,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要加大基因产业的科学研究。符合条件的机构可以申请成立基因产业科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基因产业的科学研究,而从事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也应该加大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走出一条有自主品牌价值的创新发展之路。

4.3 加快人才培育,夯实产业根基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应该加大对基因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对当前国内高校学科体系进行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生命科学领域设置“基因学”“基因检测学”“基因工程学”等专业学科,并在研究生、博士生招生中扩大对该方面人才的招录工作。其次,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方面基因检测公司可以通过校园招聘、市场招聘等多种途径为公司发展招录优秀专业人才,也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从跨国公司中吸引专业人才,提高公司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公司内部的专业人才“走出去”,到跨国公司、科研机构中去学习、充实、提高,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专业素养,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5 结语

总之,国内的基因检测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正处于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国内基因检测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就必须认清自我,立足国内市场这个根本,搞好科学研究,搞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标准,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在世界基因产业的发展中展现出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基因检测发展
Frog whisperer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奥秘(2019年8期)2019-08-28 01:47:05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商周刊(2017年7期)2017-08-22 03:36:2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