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所提出的教育观念,其认为教学语言的使用应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思考的引导与启发;“诘难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其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问题的提出,并通过追问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研究[1]。由此可见,对教学语言使用的研究自古有之,并且其是中西方教育研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今,我国已经迈向了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新的阶段,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语言使用方式,提升教学语言使用中的对话性、启发性以及教育性,以教学语言的巧妙使用促进学生的交流、思考与探索,这才是教学语言的魅力。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现过去的教学语言使用误区,并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法,以提升教师的语言涵养,掌握教学语言使用的艺术。
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机会较少,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的谈话模式,并且学生的回答内容较为简单,有时候学生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对或错”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为了被动的倾听者,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很少,也让语文课堂在教师的单向语言输出中变得沉闷、无趣。而新课程改革主张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地表达主观思想与情感,建立真正的师生间双向互动的语文课堂。那么,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对话性”的视角转变教学语言的使用,实现教学语言使用从单向灌输到师生双向互动的转变[2]。
例如,在《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中,传统课堂中教师大多会直接地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及课文中的语言美,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描述的美丽画面,无法获得语言能力的锻炼。而立足于“对话性”视角下的语言使用转变,需要教师注重语言的双向互动,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频率,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升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如:
教师:请学生们初读课文,找出里面的“生字宝宝”,看看谁找得更加准确。
学生:“荷”“摇篮”。
学生:“停机坪”“珠”。
学生:……
教师:请阅读课文的第2 到第5 段,说一说都有谁喜欢又圆又绿的荷叶,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水珠喜欢荷叶,因为它觉得荷叶是它的摇篮。
学生:小蜻蜓喜欢荷叶,因为蜻蜓可以在飞累了的时候,站在荷叶上展开翅膀休息,也可以以荷叶为踏板,开始下一次的起飞准备。
学生:……
教师: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
在这节课中,教师利用对话式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意愿,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对话中,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对话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掌握语言知识点,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是教师单向语言输出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教学语言使用的启发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语言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迪、暗示或点拨的作用,以激活学生心底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明确问题思考以及解决的方向[3]。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转变过去的知识灌输者身份,逐渐地转变为学生学习中的引领者与启发者,转变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习惯,更加重视通过启发性教学语言的使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达到知识形成与思维训练的效果。
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传达更多的语言知识点,而直接讲述曹冲这个人物是曹操的儿子,告诉学生们曹冲从小就爱思考,善于观察。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曹冲称象所使用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语言使用并不能发挥启发与引导的作用,无法促使学生在《曹冲称象》的这篇文章学习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语言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巧妙提问的方式点拨学生的学习,在信息搜集、质疑解疑中发现学习能力。如,在课前预习指导中,教师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例如:“曹冲是谁?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指导学生从文本阅读中总结出曹冲特点,教师可以继续使用提问、追问的教学语言,例如:(1)“课文中为什么说‘曹冲才七岁’,其中的‘才’是什么意思?”(2)在描述大象的时候作者用了“又高又大”这个词汇,突出的是什么意思?(3)曹冲在听了官员们所讲述的称象方法之后,为什么“直摇头”?(4)为什么官员们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却让“才七岁”的曹冲做到了?(5)曹冲想到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们在问题的逐个攻克中学会思考与质疑。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实现了思维的拓展,鼓励学生们寻找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富有活跃性与辨析性。
新课程改革需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能够通过教学语言的使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掌握个性化的教学语言使用方法,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具备个性化,以个性化教学语言的使用,鼓励学生们在语文的“读”“写”学习中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每一名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
例如,在《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其中主要讲述了两只小蟋蟀在草丛中捉迷藏的时候,其中一只蟋蟀“红头”不幸被正在吃草的牛给吃到了肚子里,在另一只蟋蟀的指导下成功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了的故事,这就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旅行”。这个故事主要向学生们传达的是关爱朋友、遇到事情要冷静解决的内涵。那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促进学生个性化思考的教学语言的使用,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如:
教师:你怎么看待青头的行为?
学生:青头十分有头脑,对牛的消化习惯比较了解。
学生:青头能够“舍身”去救自己的朋友,十分的仗义。
学生:……
教师:如何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如果朋友遇到困难,我也会像青头一样,竭尽全力救助自己的朋友。
学生:我看到朋友遇难,也会十分着急,想要将他救出来,但是我并不知道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所以我会选择寻找大人的帮助。
学生:……
教师:请学生们设想,如果青头进入到牛肚子里之后,并未成功找到“出口”,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学生们展开想象,将你的“奇思妙想”表达出来吧!
学生:……
教师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语言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思维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引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通过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语言使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5]。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语言表达语气的转变,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或语气的转换中,体会到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分析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发现,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多为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多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作为主导教育方式。然而,此教学方式与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相违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则需重视语言艺术的应用,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如部分教师认为,若上课时学生不停提问,将会导致上课思路被打乱,干扰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愿与学生展开过多交流、互动。实际上,此种问题的产生,可视作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教师并未充分做好教学准备,也并未针对所教学的内容展开更多拓展,使得独白式教学方式成为主流教学方式,致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树立学生课堂主人公意识,教师以引导者角色存在,通过指导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以此除可实现师生感情的增进外,还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可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使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身独特见解及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寸世界》此篇文章时,在课前备课时便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怎样才能将世界装载于方寸之间呢?方寸之间所表述的物体尺寸是多大的?教师借助此种引导式问题的提出,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考,而教师在其中通过适当的引导,便可事半功倍。
多元化的艺术评价除可激发优等生个人潜力外,还可树立后进生学习自信,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将教学内容的传授作为重点,同时还应善于利用多元化的艺术评价,针对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予以评价及关注,其中不仅应包括肯定的评价,也应包含对学生错误的指正。教师在学生有感情朗读文章内容后,可向学生夸赞道:“这一段读出了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对于重点字词也表达准确,发音轻重也掌握得很好,我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此种教育评价可有助于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还可实现对其他学生的点拨及启发。通过教师给予学生引导性及真诚的评价,学生除可对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形成认知外,还可感悟阅读乐趣,针对教师所提出的不足之处展开深层次思考,并积极改正。借此,还可帮助学生针对文本形成深层次理解,掌握文章感情基调,深入了解文章主旨思想。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并非仅仅是单一且呆板的语言表达,还可渗透至小组探讨交流及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展开互相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对于他人眼中的自己形成客观认知,增进师生及生生间的距离,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借此,除了可推动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健全外,还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推动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之,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教师认识到教学语言使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优化教学语言使用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语言的教育功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