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广贺
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巨大,是推动数学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不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实现学优生培养的关键。若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就不会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必然会影响学生课堂表现与最后学习成果。小学生处于比较重要的基础学习阶段,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兴趣与习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以此消除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但在教育工作中,由于一些老师忽略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得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数学无关的事情,不认真完成作业,最终变成学困生。这一问题需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以此实现对学困生的帮扶,提升数学教育工作质量。
2.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对学困生综合情况的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使自己成为学困生,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学困生。数学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前提,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部分学困生虽然对数学学科很感兴趣,上课也会认真听讲,但是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影响学习效果,使自己变成了学困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比较依赖教师,希望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课本知识,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学习是自发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在别人的要求下完成学习,若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概率。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1]。但是通过对学困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上课迟到、课堂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未来学习与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1.落后的教学理念
以成绩为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这一问题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仍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忽略学生素质的培养。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积极的学习感受,出现厌烦学习的不良情绪,形成学困生。
2.单一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课本知识教学,将教材内容以直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可以保证基础知识教学进度,但是无法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部分学生会因为教学方法的因素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变成学困生,增加了数学教学困难。
3.忽略与实际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将课本知识与教材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出现错误的学习思想,认为数学学习只是为了成绩,并不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正是因为此,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不愿意学习、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使其成为学困生。
数学学科是一门思维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真正地理解课本知识讲解内容。若是在某个环节或者某一堂课中出现问题,那么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增加数学学习的困难[2]。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因素,出现某一环节的知识不理解或者不会的情况,在后续学习中无法将学习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连接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于是就一点点放弃学习,最后成为数学的学困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高效教学,帮扶学困生,需要教师转变以成绩为主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造成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3]。
例如,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物体呈现给学生,如黑板、冰箱、电视等等,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相似点。需要注意的是,学困生一般在课堂上学习热情并不高,且不愿意参与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点名让学困生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通过与学困生的互动,使其产生参与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例如,教师:这些物体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物体的相似点?学困生:这些物体都是由四个边组成,冰箱的四个边中两两对应的边长度相等。教师:你们可以模仿这些物体画出相应的图形吗?然后让学生进行绘画。当学生绘画结束后,则引出教材内容,借助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与帮助下掌握基础知识,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与自信心,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对学困生学习中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其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基础,为其布置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则需要就学生预习情况进行互动,肯定学生预习成果,并客观地指出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困生对自身学习产生清晰的认知,并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参与学习,在课本学习中提升自身数学学习能力,成为一名优等生。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由于学困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解题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解题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若是无法解决问题再寻求教师的帮助。通过学生自主解题习惯的培养,可以使学困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加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指导,使学生意识到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分享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第四,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通过错题集的建立,可以辅助学困生查漏补缺,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学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与习惯的培养,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困生与优等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实现对学困生的帮扶,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帮助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进行课本知识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困生分到同一个小组,利用优等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定学生分组后,则为其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学习中,以此完成课本知识学习。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则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让学生说出小组讨论成果,然后由教师总结与补充。
以《多边形的面积》内容为例,讲解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9 分米,这条边上的高是8 分米,另一条边上的高是6 分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确定问题后,就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解题想法。学生解决问题后,可以要求每个小组派出学困生作为发言代表,就自己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使其他小组人员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使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被重视的感受,从心底产生热爱学习的积极情绪。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内容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使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应用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学困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学习态度与实践经验,若是学生具备丰富的学习经验与解决问题能力,就不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为学困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5]。
如,学习路程与速度类型知识后,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甲、乙两人乘坐汽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乘坐的汽车每小时行75 千米,乙乘坐的汽车行完全程需7 小时。两车开出3 小时后相距15 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然后让学困生自行讨论与分析,思考如何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此类问题。当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想法,并将解题过程体现出来。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肯定学困生的成果,然后带领学生一同解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正与提升自我。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因素,致使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影响了数学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传授学习方法与技巧,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课本知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爱上数学学习,消除不良的学习情绪,以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