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芸
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精神深化,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精神支柱,是引领中国破浪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目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从目标、认知、环境着眼,增强能力,勇于担当。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和指南,正确的目标定位是精神发挥正向功能的前提。“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组织、使命和责任,拥有高度的身份自觉。
增强身份自觉,永葆公仆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是党员干部的身份自觉。党员干部要认清“我是谁”,处理好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新时代,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情怀、永葆公仆意识。党员干部永葆公仆意识,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以实现好、维护好、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基本标尺。其次,必须始终强化政治站位。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正确认识组织,忠诚于组织。正确认识组织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组织中的一分子,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组织”。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自觉忠诚于组织,做到在思想上认同组织、在政治上依靠组织、在工作上服从组织、在感情上信赖组织,自觉接受组织的安排和纪律的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践行“两个维护”,党员干部要把“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体现于实际行动中,必须坚决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不搞小圈子、小集团;对组织履行请示报告职责,始终和组织同心同德;自觉维护组织的权威,坚决做到个人服从组织。要敬畏组织,党员干部要慎对权力,自觉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践行初心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员干部必须具有的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服务社会发展的向度,以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尽责践行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心,绝对履责:态度上,发扬“钉钉子”精神;能力上,有真才实学的本领;情感上,真心实意对待人民群众;作风上,真抓实干。以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学会问诊把脉,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改正问题。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提高认识站位,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大课题,充分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强化政治站位认识,唤醒党员干部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性认知。政治站位认识,是指党员干部对于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是什么,怎么弘扬”这一问题所坚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高度。这是党员干部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理性认知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其政治站位认识是必须。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牢记“国之大者”,把握形势,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始终,并提供着排山倒海的精神力量和信念支持;认识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二是提高站位认识。对党和人民负责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站位。党员干部必须清晰认识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最终要落脚于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只有围绕“干什么、怎么干”,全方位提升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走深走实。
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党员干部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认知基础。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是重要手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是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群众观教育是核心内容,党员干部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树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力量源泉”等观念,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正确政绩观是重要内容,权力观和政绩观是决定党员干部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加强权力观和政绩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党员干部端正对公共权力和工作业绩的认识,树立“权为民所用”“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政绩观,防止和克服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行为和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行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教育不可或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的法宝。党员干部要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永恒不变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追求和责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并善于运用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解决和处理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难题。
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发挥环境感染人、教化人、影响人的隐形教育作用,通过净化政治生态环境、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建立完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制度环境,激发党员干部精神动力,激活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增强党员干部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基本动力。政治生态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领导干部对精神的认识和态度,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干部的政治心理、权力观念和从政行为,进而对精神生成产生深刻影响。第一,要凝聚共识。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行为统一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让“撸起袖子加油干”“功成不必在我”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第二,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引导监督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着力提高政治能力;要引导监督党员干部锤炼实干担当的干部作风。第三,要加强制度建设。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要严格执行党内法规,扎紧扎实制度笼子,真正树立起制度权威,实现党风政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第四,要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干部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让依法行政成为常态。第五,要全面推进“清廉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规范与引领党员干部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影响每个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状态和精神境界。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进一步夯实时代精神基础,过滤社会文化环境中与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相冲突的元素,为精神生成注入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营养。首先要树立榜样。用“七一勋章”获得者等优秀党员的事迹激励、感染和影响干部,使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其次,要增强宣传工作。完善宣传手段、突出典型报道,积极对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激发每一名党员身上的精神力量。
建立完善制度环境,强化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长效性。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范畴,主要依靠主体的觉悟和教育等柔性力量来维持。因此,完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制度环境,就是把内容要求具有抽象性、维持力量具有柔性化的精神,向内容要求具体化、维持力量刚性化演进和提升。首先,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常态化学习教育制度。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在日常学习中加强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推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党课。其次,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干部管理全过程。科学设岗定责、开列党员干部“正负清单”,让党员干部对照自身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展承诺践诺行动,让党员干部受到约束和监督;压实责任,牢固明责、履责、追责、问责链条。再次,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就是履行党员义务和工作职责的过程,因此,要从党员干部对待日常工作的态度检视其是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可具体化为:遇到政治原则立场问题时,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承担工作时,吃苦耐劳并出色地完成任务;在面临利益矛盾时,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主动相帮;在工作出现过错时,勇于自我批评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