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22-11-16 10:11马红伟
小学生 2022年27期
关键词:计算题错误过程

☉马红伟

教育教学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国家培养后备力量,落实“少年强则国强”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走出传统为了教而教的教学模式,要让教学的主体性、指向性明确起来,如此才能结合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率。指向性明确的教学,能拉近师生距离,激活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驱动力更强,产生自我超越的意识,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自身施教心得,谈谈自己的教学开展。

一、结合计算教学,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我们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它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计算准确、快速,是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要求。所以,要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入手,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是第一关。

(一)口算能力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运算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是要求口算的计算题才可以口算,在遇到任何计算题的时候,都要先调动大脑这个计算器,尝试快速给出答案,而不要过于依赖笔算。这样既能节省计算时间,也能锻炼学生计算的能力。例如:

94-70+6=

48-5+2=

95-5+10=

87+35+8=

……

像这类计算题,学生先不要考虑笔算,首先要选择的是口算。口算不但能把学生的运算能力挖掘出来,也能培养其敏感度、敏捷性,对于学生数学学习非常有利。

(二)灵活计算的能力

1+1等于几都不是计算的难点,学生真正面临的计算难点是小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等,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时,首先脑子要灵活,要结合计算题的特征,选择学过的所有可能的、最恰当的方法,不要盯着算式里的加号或减号、乘号或除号不放,更不要在方法缺少、要领缺失的情况下跟着算式的加减乘除的前后顺序计算。

例如:

23+24÷4=

12÷6+76=

98-24÷4=

9×7-30=

46+16÷8=

……

这些混合计算题,学生看到它时既要想到口算,还要想到恰当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正确率,提高计算速度。如,先思考运算原则,在有加减乘除的计算题中,要先算的是乘除,把加减放在后面。如果是有括号的加减乘除,那么就不管加减乘除,都要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的等等。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能做到面对题目时首先想到算计方法,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再计算,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的快速与准确,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三)管理好计算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一道题的计算方法都对,过程也全,但由于粗心,在过程中出现了小错误,就导致答案错误。例如,一个学生面对一道解决题,式子都列对了,答案也正确,可是它的过程却看不清楚,让教师都不明白他的答案是怎么来的。或者由于过程中出现一个小错误,导致答案错误等,这些都是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管理不好造成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让他们重视计算过程,管理好计算过程。一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步骤;二不能粗心,把加号写成减号,除号写成乘号;三书写不能模糊不清。有些数字书写方法本来就区别不大,如,3与8、5与2、9与6等,如果学生书写潦草,让教师看不清楚到底写的是几,那算对的题也是错的。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一定要让学生自始至终管理好计算过程,保证每一步都正确,每一个数字都清晰,答案才能正确[1]。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好多学生以为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中才需要的,因为语文需要阅读,岂不知要想学好数学,同样也要有好的阅读能力。例如,学生在面对一道计算题时,如果快速地阅读一遍,提笔就算,或口算或估算直接给出答案,很可能答案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没有仔细读题的情况下,很容易跟着思维定式或惯性走,把计算符号看错,如“+”号看成“÷”号等。再例如,学生在面对解决问题类的题目时,如果不认真阅读,就很难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更理不清楚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最后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等,这不但让学生做无用功,还容易养成在学习中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利,对于将来的工作、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2]。

(一)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预习中全面阅读新课内容,是了解教学内容、划出重点难点知识的方法。学生千万不要以为小学数学预习就是翻翻书,了解一下新课的大概内容,不需要阅读。其实你翻书,逐字逐行了解内容的过程就是阅读。这个阅读的过程,不但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新的知识点,进行先学,也可以提升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梳理、整理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预习阅读中,学生还能通过相关的典型例题,了解新的难点、重点,以便在课堂上引起注意,使学习收获最大化。

(二)结合各种练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练习环节,是学生出错最多的时候,也是学生成长最快的时候。例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练习题,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的错误。答案错误、式子列错、计算过程不全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因为学生面对练习题时,没有认真阅读,而是为了赶速度,埋头就做,导致眼前的信息被他们忽略了。例如,有的题干上明示“把下面错误的信息找出来”,有的学生不认真阅读就会把错误理所当然地看成正确,结果答案离题万里。再例如,在计算题中,学生不认真阅读,很容易把计算符号读错,导致结果错误。很显然,这些错误都不是学生的能力问题,都是由于学生为了赶时间,省略了阅读步骤造成的。可见,阅读在数学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与思维的提升,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各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生活化的预习

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利用各个环节,来提升学生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更大的可能性。在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预习,强化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意识。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的预习,教师不要让学生只盯着课本,要让他们在家人的陪同下去超市购物。认识货物标价,选择要购买的货物,在付款与找零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他们初步掌握元、角、分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能为学生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也能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思维,增强他们的运用意识,提升学习能力与生活能力,同时强化数学亲和力,使学生对学好数学更有信心[3]。

(二)通过引导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能力

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力,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碰到过一个学生,他在课堂上特别“认真”,一整堂课下来他笔直地坐着,眼睛一直盯着教师,也似乎盯着黑板,可是他的学习成绩差到极点,每次作业几乎都不会做,课堂上讲了什么也不知道。可见,不是在课堂上不说话、不睡觉就是会学习。非也!课堂学习不但要遵守纪律,更要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力求在关键的15~20分钟的新内容的讲授中,使自己收获最大。首先,学生要在课堂上学会思考,跟着教师的思路或者超越教师的思路思考,才能与新课内容,与知识点发生连接。其次,要学会敏锐捕捉教师讲授的关键信息。例如,课堂重要的知识点,有效的学习方法,新课要注意的难点等,这些都是课堂内容的重点,课下学生辐射性的再学习、复习,都与这些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最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听讲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笔记。笔记既是学生集中精力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更是保证学习效率的方法。

(三)通过课后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环节,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基于学生的能力与发展,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后的复习,利用复习、再学习,来解决课堂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首先,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设计实践性的课后复习,让学生学起来,更要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价值,把学与用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要设计衔接性的作业,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结合能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学好数学胸有成竹,树立学习目标;最后,要让学生结合互联网进行复习,例如,查资料、学微课、搜集典型的复习题、搜集一些被其他同龄人或者教师整理好的知识点、概念等。只要学生能在课后复习、再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生活灵活运所学知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就会有促进作用[4]。

四、结合相关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通过各种测试、练习,提高学生的挫折商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适当受挫是学生成长必须要经历的。小学生年龄小,认识不到挫折、失败后面的潜在作用,所以遇到考试失败,学习成绩下降,与同学产生不愉快等,他们就感觉如临大敌,意志消沉,闷闷不乐。甚至严重一些的,还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产生“我本来就学不好”的认识,把之前自己的优秀当成是一种运气,侥幸,对之后的学习放弃努力,或者不再有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一些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挫折商。例如,测试、小竞赛,当学生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或者竞赛的失败时,教师就要给他们及时的引导,让他们正确对待偶尔的失败,相信自己。这样把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在学习中,使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在成长过中慢慢消除,对于提升学生挫折商,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是一种促进。

(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吃苦精神

对于还不懂得学习的意义,还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目标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吃苦精神。这两点只要养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是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将来的工作中。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华罗庚的求学故事以及他在研究数学时的刻苦钻研,不见真知誓不罢休的精神等。如此,不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有利,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精神思想的建构,也是一种帮助。例如,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对于上学表现出不耐烦,在数学学习中耐心不足,怕吃苦,不思考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知识只有在努力中才能获得,成长是在不断地吃苦与磨炼中完成的。这样就能强化学生吃苦的意识,进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

五、结束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学只会停在课堂上,学生即使能考到好的成绩,也只是利用方法、套路,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从学生入手,制定目标,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如计算、思辨、解决问题等,真正为课堂有效教学打好基础,也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计算题错误过程
力学计算题
在错误中成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怒”与“努”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