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为学生成长赋能*

2022-11-16 10:09马一新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学校

马一新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2021年12月31日,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强化劳动实践育人,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从“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到“强化劳动实践育人”,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育人价值的重视。南京市栖霞中学自2019年创建“江苏省劳动教育课程基地”以来,紧紧围绕劳动育人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劳动实践的路径,构建了整合性的高中劳动实践育人的实施体系。

一、开发劳动实践课程,夯实成长之基

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特点,学校从“学科+劳动”“实践活动+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评价+劳动”的不同维度,分年级科学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劳动实践清单,构建涵盖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的“耕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1.社会考察+劳动

学校组织学生到社会(社区)就国情、社情、乡情开展调查研究。例如,到栖霞西岗桦墅村考察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把成长的根植入坚实的土地;到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考察高科技产业发展,认识到人才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到南京仙林大学城考察教育与科技、经济相融合的生态人文社区打造情况,凝聚乡土情结,厚植家国情怀。

2.研学实践+劳动

学校开发了丰富的校外研学实践资源。例如,以生态农业为主的“水一方”现代农业实践基地,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栖霞山科学与人文考察基地,以地域文化传承为主的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实习基地等。学校紧紧抓住“劳动实践”的内核,精心设计劳动实践方案,组织学生带着劳动实践的任务,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研”山水,“学”运用,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体验、合作、探究,知行合一,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3.志愿服务+劳动

学生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担当不同角色,参与社会多种服务。例如,到尧化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是服务员;为江苏省田径锦标赛、登栖霞山比赛等提供赛会保障,是引导员;到街道、居委会等公共场所宣讲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宣传员;到红十字会学习应急救护技能,是卫生员;在小区,是垃圾分类的指导员,也是核酸检测现场的战斗员。学生志愿者在长年累月的志愿服务劳动中践行着青春的誓言。

4.公益活动+劳动

学校团委牵头,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导师队伍,组织学生以团支部或团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性的公益劳动。例如,到栖霞图书馆“上书”,将读者归还的图书分类上架;到南京市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美术馆等场馆进行义务讲解;在中山陵、栖霞山等风景区免费提供双语导游服务;举办“爱心义卖我助学”活动,所得善款捐给山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系列公益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二、拓展劳动教育场域,闪耀生命之光

学校、家庭、社会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三个重要场域。家校社三方要向共同的劳动教育目标同向而行,协同发力,形成劳动教育共同体,确保劳动实践育人的理念落地落细。

1.家务劳动

学校通过“家长学堂”、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转变家长育人观念,积极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打扫房间、整理衣物;鼓励孩子“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如理菜、洗碗、拖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创造全家一起劳动的机会,如一起包饺子、做面点,营造和谐温馨的劳动氛围,让孩子切身感受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

2.校内劳动

学校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把劳动教育课程纳入课表并确保开齐开足,固定校内劳动实践时间,让学生系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科学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内外劳动项目,如学科与劳动融合的手工制作、实验器材维护、教具学具制作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将劳动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落实常态劳动实践。学校把操场边一块闲置的土地开辟为“开心农场”,每个班级都有“责任田”。课余时间,学生三五成群,在“开心农场”里深耕、播种、育苗、浇水、除草,在劳动中播种希望、守护成长、期待收获。

3.校外劳动

学校积极对接社会各方资源,为劳动实践育人提供必要保障。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学校与栖霞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红十字会等对接,共同支持学生参加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和形式多样的公益劳动。例如,学校对接栖霞山管委会,让栖霞山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开展栖霞山“毅行远足”活动,在山里识别枫树物种,利用探测仪器读取坐标,采集土壤进行数据监测,植树护林,回收凋落物等。一枝一叶总关情,开放的劳动场域闪耀着自然的生命之光。

三、凸显劳动时代特征,拓宽人生之路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面向未来。高中劳动实践要凸显劳动的科技性、创造性,为学生开辟更宽阔的人生之路。

1.劳动“智”作

学校开展“学科+劳动”项目化制作。例如,“南京的桥”项目化制作,有数学学科建模,设计规划桥梁结构;有通用技术学科激光切割、3D打印技术搭建桥梁模型、楼房模型;有信息技术学科开源硬件编程,完成桥梁模型及沙盘亮化;有化学试剂和胶水的科学配比,造出镜面一般的澄澈“江水”。学生一方面通过技术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在科技创新中综合性地理解各学科知识。这样,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加了“智慧”的含量,使学生在劳动中锻炼了思维,获得了成长。

2.职业体验

学校针对劳动新形态、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引导学生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业和服务业实践中,主动体验职业角色。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到新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使学生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金陵折扇制作技艺”是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课程的重要资源。学校聘请金陵折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多次深入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进行实践,经历完整的折扇制作过程。学生在金陵折扇制作体验中不仅提高了创意物化能力,更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

3.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对学生走好人生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邀请全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为学生开设“扬帆梦想——做自己的生涯设计师”“从现在看向未来”等讲座,教会学生分析环境、确立目标、调整评估、选择决策。邀请大学教授为学生介绍大学专业类别,深度解读学生心仪专业。组织学生参加“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兴趣类型,进而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经过一系列生涯规划活动指导,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自己,并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承载着综合育人的使命,南京市栖霞中学扎实开展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靠劳动创造美好人生的现代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