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试论小学科学课堂合作教学理念的创新策略

2022-11-16 04:50薛欣然
小学生 2022年28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堂

☉薛欣然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各个教学阶段的课堂应用的方式之一,开展此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探究知识的意识,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沟通来巩固知识。据此,教师要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充分挖掘该模式的教学潜力,以实现课堂的教学要求,并在合作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一、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分为两人以上的小组,使其通过合作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通常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小学科学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进行知识教授、能力培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可使学生发现科学学习的魅力,对其产生较大的兴趣,同时,合作学习可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知合作的作用,从而形成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通常情况下,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①讨论型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根据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获得统一答案、攻破学习障碍。②实验探究型合作学习。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科目,所以需要进行实验探究。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各项能力、经验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我国有这样一句话: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实验探究型合作学习应势而生。通常情况下,这种教学方法被应用于验证某一结论的正确性。③竞赛型合作学习。竞赛型合作学习通常被应用于小组之间需要进行公平竞争时,可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④互补型合作学习。其通常被应用于小组之间需要取长补短时,这种合作学习可使学生发现他人的优势,可为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教育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可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科学教学具有涉及范围广、内容多的特点,且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主动融入群体、贡献自身力量。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会更加合群。也就是说,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与他人交往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实现独立自主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独立型人才,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输送人才。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利用科目优势、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意识、观念、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成长为独立型人才提供保障。就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为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而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为学生提供这一机会。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发表自己意见、看法,并与他人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已成为教学目标之一。因为,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可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使其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所以,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需给予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的尊重。而小组合作学习可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环境,可使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看法,且每位学生会给予彼此尊重,在交流、沟通中创造智慧成果。

(四)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具体而言,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究、交流。所以,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方法可使学生发现科学学习的魅力,对其产生较大的兴趣,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这可以为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三、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脱离现实,空有外在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教学任务的布置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相背离,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超出了其的认知范围,自然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高,进而导致师生沟通不畅。这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加之教师运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充满迷茫,更无法凸显合作学习的意义[1]。

(二)缺乏良好习惯的加持,课堂纪律较差

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的同时需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大部分的合作学习课堂中反映出合作学习的一大弊端就是课堂纪律问题。由于教师未向学生提供一些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的建议,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只重视交流而忽视了倾听意见,这就导致了合作学习对课堂纪律有一定的冲击。

(三)材料不全面,合作缺乏效果

新课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在线上课堂对知识的学习和视野的拓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并未理解深刻,将重点放置在线上的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体验,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情感经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关注,从而使学生合作的效果不突出。

(四)分组效率低,只停留于表面

小学科学的小组合作的成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再分组,这样学生才能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来弥补自身的缺点。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关键,导致了教师分组的成员课堂表现效率低下,一些学生在小组中存在“摸鱼”的行为,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小学科学学科课堂合作学习创新策略

(一)重视小组成员分配,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要想突出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就需要重视小组成员的分配情况。只有通过科学的分组才能让小组内部的成员显示出个性化的差异,在小组分工中体现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展示自身的优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性格、学习基础、思维等多方面的差异,在科学分配成员的过程中突出小组优势互补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小组内部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对于不同小组而言,教师要保证不同小组的水平相一致,这有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小组成员分配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小组成员的性别、动手能力等,这样才能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2]。

不仅如此,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分配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还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师需要重视每位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风格进行组内不同角色的分工,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自身在小组中的定位,也才能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感受到自身在团队中的作用。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到小组内部成员身份的相对流动性,通过不定期的学习的反馈,教师适当对学生的分工进行重新安排,从而让学生多多接触其他相关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的价值凸显,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边缘化的情况出现。在对小组成员进行科学分配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合作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为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优化合作学习的基础

传统的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是教师主导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无形被隔开,导致课堂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激发。据此,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带领学生实践,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相关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组间比赛的形式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有趣和神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师生间的距离感会逐渐消失,师生能逐渐打破隔阂,学生也逐渐喜欢科学学科的学习。在新课标的内容中阐明了学生的学习主题,结合科学学科的学习性质,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交流思考,从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3]。

例如,在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蜡烛的变化》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掌握蜡烛燃烧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的现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前往实验室进行小组合作的实验。教师首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的材料,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验来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现象的总结,在小组成员的协力思考下,学生能掌握蜡烛燃烧和冷却的相关现象,并掌握物质变化的概念。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实验的意义。在其他的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调动,并通过小组间的竞赛和积分的形式进行。这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没有获得积分或良好成绩的小组可以思考这次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并在下次的活动中取得良好的表现。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带动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三)落实科学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中交流固然重要,但倾听更加重要。在小组中,小组成员最重要的就是聆听合作的目标和学习方式,在组员进行交流时安静聆听,能理性接纳成员的意见,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进而通过小组内部成员的思考来解决疑问,如果小组内部解决不了,可寻求教师的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疑惑时可以找同学帮助,再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需要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现象,培养思维,在不断交流中充实思想,培养学习目的。对此,教师的合作教学模式需要结合相关的知识才能发挥效果。例如,在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和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拓展视野和知识,以此体现教学效果。倘若教师强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话,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合理安排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明确合作规范,确定学习流程

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擅长资料搜集,有的学生擅长发言,有的学生擅长提问,而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将每位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提供保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会出现如下问题:学生对知识点存疑,较为贪玩。所以,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问题,而这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发挥造成了直接影响。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明确合作规范,确定学习流程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范,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效用。具体而言,教师可在课堂伊始将合作流程写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开展实验——分析总结。随后,教师需让学生以小纸条的方式写下自己的优势。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和同桌互换纸条,使其互相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可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在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的同时予以指导,为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倘若出现自己所得的数据与教材中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实验流程。因此,明确合作规范,确定学习流程,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守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设问引导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科学拔牙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