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芸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便有着天朝上邦和诗歌大国的美誉。古诗词文化自春秋战国起始,经秦汉晋隋沉淀,于唐代走向巅峰时代,先有张若虚、王勃、骆宾王,后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等,自此诗词文化一发不可收拾,穿越千年而未有衰亡,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璀璨部分,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气神。故而,现代教育者认为,无论学生处于哪个年龄段,均应积极对其开展古诗词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应该多多接受古诗词文化的熏陶,以此树立远大的人生观和理想。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尚小及诗词文化底蕴较浅等局限点,同时利用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以视听角度作为切入点,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入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和接受;二来可立体化展示教学内容,更具外延性;三来受到生动情境的感染,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其在朗读、鉴赏诗词时更加带有情感色彩,使学生在与诗歌的接触中,于诗人的遣词用句中,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和惊心动魄。以此领略诗歌内在的情感变化,从而升华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积累诗词文化底蕴,培养良好的美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诗词是一种古老的语言文体,有着独特的格调和韵律之美,而要想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格调和韵律美感,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其中朗读节奏的快慢、朗读诗词时的心境感受都会影响到诗词所表达的内容涵养。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应充分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可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与古诗词意境相匹配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领略诗人创作诗词时的所思所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以此展开高质量的诗词朗读。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一课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由于该诗创作的年代时隔久远,且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庐山瀑布,因此在朗读时语言平淡没有情感。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能真正地理解到这首诗词中的内容,无法体会诗人在目睹庐山瀑布的壮观雄伟时的那般惊叹感受,也与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文字感受能力与联想能力有限有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出积极的引导,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真正的庐山瀑布的图片与视频,以此创设丰富的视听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文来了解到诗词中描绘的内容。学生在丰富的视听情境下受到了感染,教师此刻便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并要求他们读的时候,放慢语速,仔细感受诗句中的一词一句,结合庐山瀑布的白浪奔流的激荡视听画面,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下,可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朗读激情,朗读节奏也会变得富有韵律美感。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为兵家之道,却可用于古诗词的学习中,有人将其总结为“知人论世”,意思是古诗词是古代人所写的文体,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十分遥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化情俗等,自然就无法理解其所思所想,就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解读[1]。由此可见,要想了解古诗词,教师就必须先带领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阅历,唯有这样,才可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才能明白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深度掌握古诗词的中心内涵,升华其情感体会。
诗词作品在创作时通常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诗人因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特殊的情感思绪,从而创作出富有特点的诗作。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一课中,许多学生在初读之下,无疑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词,诗文有荷花有菊花,有橙黄橘绿的美景,而无法得出更深的情感体会,之所以得出这样肤浅的见解,多半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到这首诗词的创作动机和故事背景。故而,教师应围绕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展开解析: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元佑五年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诗文前两句用荷花凋零荷叶枯败和菊花残缺来形容此时他的艰难处境,而次句末尾的“傲霜枝”则是点睛之笔,意思是说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境下,也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借由“橙黄橘绿”等瓜果丰收之景勉励着朋友,眼前所看到的困难只是一时的,终有一日风雪消融,春回大地,瓜果红绿如累,切莫意志消沉。整首诗词透着诗人广阔豁达的胸襟气度,以及对身处困境中友人的勉励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首先,诗词作品是诗人某一时段的心境体会的直接呈现,而不同的诗人性格、思维和经历各不相同,所以诗词表达的情感特色各不相同,差异鲜明。随着诗人的眼界和经历的开拓和变迁,许多学生可以发现,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诗词风格、创作手法和情感特色迥然不同[2]。因此,了解一个作者具体的人生经历,对于学生阅读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诗人风格转变后的诗词。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一课中,教师便可带领着学生了解创作该诗时李白的情况。此时的李白年仅二十五岁,初次离开生长之地巴蜀,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为山河壮阔奔流的气势所感动,故而创作出这首七绝。此诗描述了诗人乘舟于长江之上、顺流而下远远眺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述说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从自身视角出发,描绘出了从山中夹缝眺望到的远景,在无形中增添了一种动态之美。学生在了解了此诗歌的人物经历后,都能够明显感受到此时诗人内心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其中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更抒发出了一种壮阔瑰丽、激昂高远的意境,既能够凸显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又能体现出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的自我形象,可见此时的李白是志得意满的,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师此时便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白的另一首诗《行路难》,以其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来与《望天门山》一诗作对比,可以发现鲜明的差异。彼时李白朝气蓬发,欲驾一艘孤帆远行天边,而如今却失去了锐气,忍不住感叹黄河结冰、太行落雪,行路艰难。无疑,这是诗人两个不同时期诗作的鲜明对比,前者李白初出茅庐,正是踌躇满志之时;而后者却是李白不受皇帝重用,赐金乃还的落寞场面,当学生了解到李白两段不同的生活经历后,自然也可以读懂其他的作品。
古诗词通常记录的是诗人某段生活经历中的所思所感,然而由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所思所感与古人差异较大,所以普遍难以理解古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故而对于不少古诗词中的内容和教师的诗词解析总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没有真正理解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因此,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要正视这些问题,以古诗词内容为蓝本,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比较情境,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3]。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洞庭湖》一课中,这首诗词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手法,教师就将其中的“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两句诗摘出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解读。首先从“潭面无风镜未磨”来解读,诗人将“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镜面,教师可就此问一问学生觉得这样的比喻形象吗?合适吗?学生没有看过未经打磨的镜面,自然也就回答不上来,难以说明合适与否。对此,教师就可利用教室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未经打磨的镜面图片,再与洞庭湖的湖面进行比较,学生们看到图片后,都觉得诗人的比喻十分巧妙,十分形象。同时,诗人还将洞庭湖面比作“白银盘”,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一枚青螺,教师还是依样画葫芦,为他们搜集有关青螺和洞庭湖中君山的图片,并询问学生看看洞庭湖中的君山像不像诗人口中描述的那一枚青螺。总体而言,这一首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在于“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宏大阔远的洞庭湖,轻而易举地描述成精美小巧的日常之物,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同时,这两句也是全文中令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无非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也与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足有关。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以诗词内容为蓝本设计对比情境,通过真实的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未打磨的镜面与潭水表面是否相符合,遥遥而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是否又像是一枚小巧的青螺呢?以此打开学生的思维界限,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情感共鸣,从而培养良好的诗歌素养。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必须理解与掌握诗词中的相应意境”。这无疑给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同时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很难通过古诗词中描述的内容来体会诗人创作时所体会到的意境。文学作品实质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古诗词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要通过融入诗词情境,想象诗词内容,感受作者创作情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抓住生活中与诗词相关的事物,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古诗词[4]。此外,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入其熟悉的日常生活元素,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可加深其对生活和古诗词的联系与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古诗词及教学的时候,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与古诗词意境相关的事物,通过展现古诗词,使学生领悟生活意义,认知古诗词原则,真正理解古诗词,得到丰富体会与感受。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教师在教授此诗时,可介绍诗人王维此刻的处境。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所著的作品,开篇便指出“独在异乡为异客”,可以说明诗人那时正处于异地他乡,举目无亲,而后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指出诗人创作此诗时正处于节日背景下,而后半句诗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说明了这个节日正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重阳节。我国重阳节有些地方有着登高和摆放茱萸于门头的习惯,而重阳节也是一个家人相聚的节日,但在这样一个家人相聚的节日中,诗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人团聚欢乐,而自己孤苦伶仃。提及此处,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要是自己在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那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样一比较,学生立马心领神会,深刻理解到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寂寞之感。在教师的举例引导下,学生们对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乡之情更加深有感受了。
生活是诗词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在学生和古诗词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通过将古诗词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可迅速建立共情感受,以此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深化对诗词内容中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5]。
鉴赏的前提是深入的理解和洞察,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古诗词中营造的意境。诗词意境是诗人无形的内心表达,更是古诗词鉴赏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可为读者提供无限遐想的空间。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意境,教师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与自己的实际经历相联系,以此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领略到诗词所表达的深刻意境和蕴含的深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