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探讨

2022-11-16 04:23:47焦路青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猪群养殖场生猪

焦路青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畜牧兽医站,甘肃陇南 742400

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科学有效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各行各业重点探讨的内容。在我国,养猪是养殖业的重点项目之一,不仅能够提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需求,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有助于良好的促进经济内循环。生态健康养殖是以安全、高效、优质、无公害为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通过提供有利于生猪生长繁殖、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实现“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生态优良化”的目标,最终达到保护人和动物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1]。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产物,也呈现出了整个养殖行业的转变趋势。因此,科学有序的养殖方法成为了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发展的关键,本文将通过研究分析,对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1 合理选择场址,结构布局科学实用

生猪生态养殖技术中,养殖场址的选择十分重要,不仅对猪群的生长发育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猪群生长发育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着养殖企业的生产运营,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树立品牌,从而促进养殖企业的发展和前进。生猪生态养殖场址选择应符合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规定,必须确保地势相对高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积水,同时具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防止潮湿的环境滋生病菌引发疾病侵扰猪群[2]。并且,生猪生态养殖技术对场址周边环境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需要保证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 m 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 000 m 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 m 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3 000 m 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 m 以上;动物饲养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 m。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功能结构,同时还可以实现就近取材的生产原则,为养殖企业节约运输和运营费用。

另外,养殖场结构布局也是生猪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科学有序的结构设置,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和运营,还有利于环境保护。通常,养殖场结构布局一般分为功能区和生产区。其中功能区主要包括办公区、居住区、污水处理区以及隔离区,要求按风向布局,污水处理区和隔离区必须要在下风口。同时,隔离区又要远离生产区域,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疾病感染。而生产区,必须确保各栋舍之间距离应在5 m 以上或有隔离设施,污道、净道分开,且互不交叉[3]。

2 猪场品种应优良,饲养规模要适度

生猪生态养殖技术中对猪的品种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只有优良的品种,才能够提高猪肉的品质。对于养殖场,需要选择一代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等品种的猪,长大后无论作为父本还是母本,通过人工育种进行杂交后,不仅瘦肉率、饲料报酬、料肉比等生产性能远远超过土猪,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多代延续带来的基因下降的弊端。在确保优良品种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养殖环境因素。养殖场需要把控好猪群每个生长阶段周期对环境的需求,做好通风、光线、湿度以及温度等自然因素的调控,从而促进猪群可以良好的生长发育。除自然因素的调节和把控之外,还需要对群体生长环境做好设计。对于普通自繁自养型的养殖场,生猪生态养殖技术要求每100 头基础母猪需要繁殖1 700 头仔猪,确保年度出栏的商品猪在1 600 头以上,其中要求断奶后的仔猪在养殖场生产区密度为0.8 m2/头,育肥猪密度为1.3 m2/头,每一个猪群猪的数量要控制在12 ~15 头左右,这样就能够避免高密度生长造成猪群质量下降的情况,促使猪群能够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茁壮成长。

3 合理的饲料选择,促进生猪的成长发育

对于生猪的生长发育,饲料是最直观的影响因素,只有合理的选择饲料,才能够促进生猪的成长发育,从而有助于提高肉质,均衡肥瘦。传统生猪养殖中,养殖户通常会采用市面常见的猪饲料来进行喂食,虽然能够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以及促进生猪的成长,但是由于市面上大多猪饲料都是掺合着肉骨粉或是其他生长激素,对生猪肉质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损害。因此,生猪生态养殖技术更注重天然选材,以天然的植物作为猪饲料的主要成分,并加入一些肉类作为辅助材料,从而促进生猪遵循自然规律健康的生长发育。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生猪猪肉的质量,优化肥瘦和口感,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的品牌质量,符合当代社会人们对绿色健康食物的要求。

4 原生态放养技术,追求绿色自然的养殖之道

原生态放养技术需要针对生猪的特征进行养殖,从而追求绿色自然的养殖之道。因此,原生态放养技术需要在养殖场选址上进行改进,根据生猪喜欢杂草、爱拱地等特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荒山荒田作为养殖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创造生猪接近自然的环境,从而保留生猪的生活习性,还可以任其自由的成长,提高生猪的运动量,有效避免生猪群居产生的疾病,从而在提高猪群健康度,使人们能够吃到健康绿色猪肉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瘦肉中的纤维,促进肉质的口感。进行原生态放养时,一定要注意加固养殖场地,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生猪逃脱,避免造成野外生态环境破坏和养殖企业的损失。并且,除原生态养殖场内的植物之外,饲养人员还可以投喂一些鲜草和农副产品的残渣作为生猪饲料,既能够促进生猪通过不同的食物补充生长所需的必备养料,又可以节约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

5 利用林下养殖的方法,促进生态健康

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之中,有许多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猪肉的健康,但在其中林下养殖法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顾名思义,林下养殖法就是将树林和养猪场进行科学有序的有机结合,一般选址于林地之中,以铁丝网和栅栏作为养殖场的围栏,在保证阳光和通风的同时,还需要重点考虑林地中的病虫害污染情况,确保养殖场方圆3 km 的林地没有任何污染迹象,从而避免生猪的生长受到农业污染的影响,造成生猪生态养殖效果的下降。林下养殖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养殖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利用树木植物的成长吸收猪群排放的粪便,有助于缓解养殖场土地紧张造成的生产运营阻碍。还在很大程度上为猪群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空间环境,以合理的生态循环加人工干预促进生猪的成长发育。

虽然林下养殖法具有非常多的养殖优势,但是由于生猪是直接与外界进行接触的,也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弊端。例如,生猪容易受到虫害的影响。植物虫害会破坏生猪的生活环境,动物虫害会影响生猪的身体健康,并且还会感染到一些疾病,致使猪群受到影响。因此,根据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理念,应用林下养殖法进行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就必须定期接种相关的疫苗,以及在养殖场地中投放驱虫药,避免虫害破坏植物和影响生猪的健康,从而达到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要求。

6 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做好相关防治工作,才能够保证生猪养殖的成效。根据相关报告指出,大多数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的原因,是由于养殖户没有进行良好的养殖管理,从而致使疾病在猪群之中蔓延。第一,养殖户对猪饲料的检验有所欠缺,致使一些滋生大量细菌的猪饲料流入养殖场之中,生猪食用后引起疾病,破坏生猪的健康,并且还会造成蔓延现象,危及整个猪群的安全;第二,对猪群的生活环境管理存在问题,卫生工作不足,从而造成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引发生猪疾病;第三,坚持传统养殖理念,在生猪发病之后,相关诊治工作没有进行科学有序的对症下药,从而导致生猪病情加重并产生蔓延的迹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企业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对猪饲料、生产区以及诊治方案进行严格的把控,在发现生猪生病时需及时将其隔离,并根据病情进行诊治,同时需要对猪舍进行消毒防疫,避免出现猪群交叉感染的现象。

7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无论是在生鲜超市还是在基础的菜市场,只要细心观察,都能够发现一些猪肉食品上标注着绿色免检的字样,这也恰恰说明了当代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就是针对人们的绿色需求所衍生的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养殖的弊端,给生猪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猪的猪肉质量,增强口感和味觉,从而满足人们对绿色无污染食品的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猪群养殖场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34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