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桐柏县供电公司,河南桐柏 474750)
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电力企业面临更为沉重的竞争压力。在内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需使用会计电算化服务。会计电算化提升工作的效率,是未来会计工作发展主流方向之一。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会计工作之中,可以明显地改善工作难题,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加快,使得电力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在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发挥会计作用、加强会计电算化水平。通过信息电子技术,使原本工作方式进行转变,工作变得更为标准化、系统化和专业化。会计电算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代替传统人工会计方式,有助于提升内部会计系统运作质量。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借助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会计方法,对工作进行分析、整合和处理,完善会计处理流程。会计电算化本身是在财务信息技术基础上,将电子计算机信息与会计电算结合,在会计实务内应用,可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处理会计工作,代替传统工作方式。使用人工方法,能够实现企业运作质量的显著提升。
有效的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有效运行的主要支撑。一方面,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设计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财务数据,各级管理部门要为会计电算化部门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然后由会计电算化部门将数据信息化,为会计电算化的运行提供依据。现实中,虽然电力企业积极收集相关财务数据,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会计信息失真。如果在会计电算化的运行中缺乏大量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其运行效率将大大降低,难以保证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良好稳定的运行,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力企业经营权、所有权逐步分类,内部委托代理的情况愈发普遍,若信息失真会导致委托人、代理人信息不对称,间接导致电力企业投资、管理层信息不对称[1]。比如:管理层为实现经营业绩的突出,会造价会计信息编报,加之电力企业的监督制度、审计制度并不完善,会导致电力企业决策所用的财务信息质量下降。一旦出现这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导致电力企业电算化效果变差,产生持续消极影响,将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降低。
现阶段,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表现为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2方面:(1)电力企业缺乏有效的会计电算化运用组织机构;(2)缺乏专业会计电算化人才。换而言之,电力企业若未能配备专业化的会计电算化团队,在风险控制系统实施期间很难确保系统的科学性,会降低系统有效性。
目前,国内很多电力企业构建了会计电算化,但实际运行而言,很多电力企业制定的指标体系未能配备会计电算化。部分电力企业构建风险控制系统与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不契合,很难体现服务价值。如果不考虑不同行业和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考虑自身的创新,电力企业构建的会计电算化很难与企业制度相一致,无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很难规避财务危机,无法管控财务风险。
健全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属于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注重会计电算化构建、管控其运行,还需要注意其后续管理工作,避免管理不到位引发会计电算化职能作用。若后续管理不科学,未能涉及会计电算化过程、会计电算化相关问题,未能及时归纳与整理,则很难将系统的反馈功能发挥出来,也很难实现风险控制系统的优化,也无法为改进系统提供可靠建议,阻碍着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循环,难以实现系统价值的凸显。
电力企业当前规章制度内,设置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电算化鼓舞激励政策,电力企业管理层需要定期对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实施成本考核,于规章制度内明确财务考核标准、明确财务考核内容、明确财务考核对象。若会计电算化内出现问题,需要注重责任认定,界定执行失误、调研失误及决策失误,规避胡作为、不作为问题。
同时,按照划分责任情况,结合实际,依照相关规章制度,追责相关工作人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想要规避财务风险,就需要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杜绝不按规章制度开展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财务规章制度需要贯穿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力的提升。加大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力度,便于迅速找出问题、完善措施、修改措施。财务规章制度在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内应用,需注意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的开拓,转变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方式[2]。
会计电算化为电力企业开展管理的核心,必须要强化会计电算化财务风险意识。第一,要加强电力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树立正确的财务意识,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实施,完善、改进会计电算化的理念;第二,电力企业需要明确财务部门在电算化风险防范内的作用,在会计电算化及风险防范内的地位,加强制度制订,注重制度落实,加强财务部门对相关经济活动的分析、处理,动态化处理数据,加强各个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调、沟通的,为财务风险防范开展创造条件,实现财务风险防范的全过程控制,确保全员参与。
构建安全、合理的监督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电力企业需要综合治理、全面监督会计电算化人员,结合内部经济发展,电力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状态,建设安全、合理的监督制度,严格要求会计电算化部门记录资金流动信息,加强项目开展监督。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借助平台预警、提示电算化风险,及时监督、检测,动态化管控经济发展状况及运营状况,促使电算化人员结合预警信息,选择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借助外部监管制度,加强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的管控,确保电力企业稳定发展。合理安全的监督制度是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必须要加强定制管理、开展即时数据管理,加强事后控制,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监督管理考核,注重工作总结。
全面预算管理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来说: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首先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未来国家货币政策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为电力企业制定一个可行的发展目标。再根据发展目标,制订今后要实现的盈利目标。然后,根据今后要实现的盈利目标,推算出今后的成本目标,制订电力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在开展电力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制订时,要明确电力企业具体的财务预算。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推算电力企业经营预算、现金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及收入预算。电力企业还要将整体的财务预算细分为电力企业内部每一个业务部门的部门预算,明确每一个业务部门的责任、权利、利益。
数据挖掘对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数据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财务人员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电力企业要建立从高层到基层的数据思维,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审视会计电算化,打造持续学习的电力企业文化。其次,电力企业要认识到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数据挖掘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要做好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重视与数据挖掘应用相关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能力,有效促进会计电算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在培训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管理、信息网络安全、数据挖掘平台、软件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为电力企业数据挖掘储备人才[3]。
基础设施包括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的服务器、储存硬件、安全系统等方面的维护与建设,将服务器等设施搭建在电力企业的总部,以满足数据挖掘流通管理的要求,实现对数据的储存与分析。搭建的数据平台要具有拓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动态优化数据结构,帮助客户及时查找各类数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对会计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要重视会计电算化,逐步取代手工。既能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又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电力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需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的价值和作用,明确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了解未来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巨大发展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人才的积累,形成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团队;在公司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重视会计电算化,并将其纳入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了行业的发展,要规范会计电气化的发展流程,提高计算机化软件的兼容性,引入和完善管理流程,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提高整体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