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烨,薛 婧,孙 平,李安定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简称,文创产品是创意与特色资源的结合,有利于文化特色的传播与推广,提升其相应的知名度、影响力。盐城以其特有地域文化和资源,通过装饰图案的客观形象在不同功能用途中得以衍生,多方面地宣传和塑造盐城资源的本土风貌。盐城文创产品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文创产品地域装饰图案的形象设计与盐城植物季相色彩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设计方法,而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应以挖掘盐城特色景观的文化内涵,以及外延的创意为核心竞争力。
盐城,古盐之城,湿地之都,位于我国东部偏北沿海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 m,拥有582 km黄金海岸线和45万hm2滩涂湿地,世界野生丹顶鹤的60%和麋鹿种群数的25%都生活在这里,具有世界级品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盐城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旅游发展为重点,以国际化品牌为方向,注重精品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打造。在景区的打造上,除了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积极打造荷兰花海、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及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已经成了盐城一张靓丽名片。
基于以上盐城资源特征的分析,本文选择盐城任意30个样方代表沿海景观作为研究依据,提取其中季相色彩为标准色,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在色彩提炼中,基于田野法对盐城景观进行分析,提取植物的季相色彩,建立文创产品的用色数据库,从中选择一组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装饰图案色彩。
“盐城印象”餐具类文创产品是以图案为主,对盐城进行一种自然界生态环境的记载,融入盐城湿地环境中的动植物元素,以大自然风貌为主题特色,传承与发扬盐城文化的表现形式。基于田野法等提取植物观赏性状(叶花果干)的季相色彩,构建盐城地域季相色彩配色方案,应用于“盐城印象”餐具类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中。
基本图案的选取应充分考虑其地域象征性、文化代表性、特征传承性、资源价值性等。盐城市的“黄(渤)海湿地”成为我国第54处世界遗产,江苏省首项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具有很高美学价值。通过对黄海湿地的迁徙候鸟—丹顶鹤和以“四不像”著称的麋鹿作为主体图案,以及湿地滩涂的自然风貌作为辅助图案,进行艺术再创作处理,从造型和色彩上呈现出地域风情、本土特色、美丽田野的设计风格。其中,“丹顶鹤”和“麋鹿”作为动物类题材,多出现在文创产品图案主体的造型上,而湿地滩涂自然风貌的美景,则多数作为图案的背景题材。
色彩调和与配比是餐具类文创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核心过程,色彩之间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应用于文创产品上。巧用四季景观的季相色彩加以科学利用,依据同一季节,不同色彩协调、搭配,利用花色或者果色为图案作点缀,形成整体统一、局部对比的和谐色调,并与装饰图案进行合理使用,再现大自然美景。利用自然界中一年四季花色、果色、叶色感知自然色彩,从中归纳、整理自然色彩的美学原理与规律,并将之应用于餐具类文创产品“盐城印象”的色彩设计上。
“盐城印象”餐具类文创产品采用的季相色彩,主要是针对盐城景观中30个样方的季相色彩。提取其中的标准色,在遵循色彩构成对比与调和法则的前提下,构建了盐城景观某一季节内植物观赏性状叶、花、果、干色彩的对比与搭配,配色有章有法,色彩丰富夺目、不杂乱,视觉冲击力与形象力显而易见。将盐城黄海湿地景象的图案进行多样化展现出来,宣扬与传承本土特色风貌,提升环境保护的情怀。图案色彩设计时,按照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作为色彩的3个组成部分。
3.2.1 主色调
主色调是图案的主要标志性色彩,一般情况下发挥图案主体基调的作用,并且增强画面效果、意境,能够传达正确的文化内涵,展示创作风格与主题特色。在餐具类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被调研的30个样方中最具典型的第8号样方的季相色彩为例,并提炼出频率高且集中的几种颜色为主色调。如图 1 所示,在季相色彩的12个月的色谱中,以NCS色卡为依据,建议比例占30%以上的黄色为基础色,选择比例在20%的黑度,同时70%的彩度的颜色作为主色调的参照值。例如以景观中季相色彩相遇情况为例提取,适宜选用20%的纯黑色,70%的纯彩色,且100%的黄色作为主色调,整体呈现土黄色。
3.2.2 辅助色
辅助色主要用以丰富图案色彩的形象,建立完整的用色配置方案,使图案画面多姿多彩、栩栩如生。辅助色一般可作为背景色,强调画面的色彩感,并且能够烘托主题特色,起到渲染主旨的作用。辅助色可以是1~2种色彩,不同色彩之间是弱对比关系。尤其餐具类的文创产品上的辅助色,由于面积小,辅助色过度,画面色彩反而太过繁杂,导致主题不明确。辅助色可以是同类色或近似色,使画面协调、统一。主色调与辅助色之间则使用对比色,画面层次则更丰富。如图 1 所示,在第8号样方12个月的季相色彩相遇中,以NCS色卡为依据,建议面积比例占60%~70%的绿色为基础色,选择比例在10%的黑度,同时40%的彩度的颜色作为辅助色的参照值。以盐城景观中季相色彩提取为例,主色选用20%的黄色、80%的绿色,且 10 %的黑度、40%的彩度为青绿,整体呈现青绿色。
3.2.3 点缀色
点缀色是整体画面的画龙点睛之笔,也从视觉上起到夺目的作用,适宜选择与主色调和辅助色强对比关系的颜色,面积小,宜零星、分散,活跃画面,能够真正发挥出点缀的作用与效果。如图 1 所示,在盐城景观第8号样方12个月的季相色彩中,以NCS色卡为依据,建议比例10%以下的红色为基础色,选择比例在20%的黑度,同时70%的彩度的颜色作为点缀色的参照值。选用90%的红色、10%的黄色,且20 %的黑度、70%的彩度,选择呈现大红色,与主色调、辅助色对比强烈,黑度少、彩度高的色彩。以夏季为例,提炼花色、果色可用于点缀。点缀色调和与配比,以打破整体的绿色调的印象,活跃画面色彩,暗示旺盛的生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装饰图案包括造型和色彩两个部分,完整的设计才能更好的诠释图案的内涵意义。色彩调和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图案色彩包括主色调、辅助色及点缀色调和构成。通过图案的造型和色彩更加彰显自然湿地滩涂风貌的特色资源内涵文化。在餐具类的“盐城印象”文创装饰图案设计中,主题分别以大自然的四季景象为依据:春季景象—大自然黄绿色湿地滩涂的美景;夏季景象—橙色的“四不像”麋鹿;秋季景象—橘色千亩荷兰花海;冬季景象—白褐色迁徙候鸟丹顶鹤。以季相色彩相遇提取的色彩为参照,综合运用盐城景观的季相色彩设计于餐具类文创产品上,将其以图案色彩的方式整体呈现在黄海湿地滩涂风貌,如图2所示。主色调与辅助色是弱对比关系,点缀色与主色调、辅助色则选用强对比关系的色彩。图案的主色调选取季相色彩中最常见的绿色调和较常见的黄色调,注意适当比例。黄、绿色调作为主色调符合湿地滩涂的形象,色彩上又选用符合本地特色的季相色彩,更加贴近本土风貌这个主题创作。而辅助色则选用主色调的同类色或近似色,以保持主题协调与统一的目的。最后,点缀色选取某一季节中植物的观赏性状色彩强对比的花色或果色,根据画面的面积大小分别设定为红色、蓝色、褐色。餐具类文创产品“盐城印象”的装饰图案色彩设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盐城黄海湿地滩涂自然风貌的色彩特征,又创新了季相色彩对比部分。
将色彩根据产品不同的性能、肌理、结构重新设计与搭配,在创作的过程中,赋予产品更多的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及环境保护的情怀,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内涵文化、市场美学等价值。而市场中文创的装饰图案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盐城印象”餐具类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的范围包括餐具碗、盘、汤匙、水杯及餐垫等相关生活用品。例如:实用性较强的玉米秸秆材质的环保餐垫的造型,如图3所示,整体主色调呈现褐色,辅助色为本色,鲜艳的玫瑰红色局部点缀,传播着黄海绿色湿地文化。以夏季为例,将“四不像麋鹿”的形象与现代抽象的图案相结合,色彩整体呈现暖色调,局部点缀玫瑰红色,起到新颖独特、保护环境的作用。
以具有本土特征的盐城黄海湿地风貌为原型的图案,又以量化手段将个性鲜明盐城景观季相色彩标准色,提取并搭配于图案中,应用地域性的风貌特征于餐具类文创产品设计领域是本文的创新特色。一方面,通过田野法获取了季相色彩的客观数据,提炼了具有盐城地域特色的12个月季相色彩,并且制订了色彩设计的方法,包括主色调、辅助色及点缀色3部分;在文创产品的装饰图案造型设计上,延用了保护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理念,补充了环境保护、爱护大自然的多种途径。这一设计方法为餐具类文创产品装饰图案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