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春明 赵海阔
(1.滨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山东滨州 256600;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雨污分流属排水体制,主要是指分离雨水与污水,再分别借助各自管道完成输送的过程。一般而言,雨水会通过雨水管网汇入河道,污水则由污水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用以降低污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整体而言,雨污分流工程项目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与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雨污分流工程的覆盖面与完善度显著提升。但是,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对雨污分流工程的需求逐步增大,并且对雨污分流工程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提升雨污分流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路径,其价值日渐提升。对此,本文将从价值、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出发,对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探析,以促进雨污分流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实现城市更新和环境优化。
水污染防治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生态安全与居民安全息息相关,雨污分流工程作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构成之一,对民众用水安全具有直接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成为城市发展的关注重点,特别是在“水十条”的推动下,市政部门对雨污分流工程的重视度日渐提升,而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提升雨污分流工程质量的重要路径,直接影响水污染防治质量与城市环境优化。此外,由于市政雨污分流工程具有周期长且内容复杂的特征,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且成本投入较高。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则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周期管理与控制,保障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不仅能够保障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还能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1.1 地下管线复杂
市政雨污分流工程多为改造工程。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城区较为老旧、交通干道狭窄,尤其在地下空间中供暖水管、供水管道、强电、弱电等错综复杂,使得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难度较高,且完全实行的可行性偏低。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施工空间不足等问题,再加之涉及的主体偏多,包含企业、单位、沿街商铺以及居民等,协调难度偏大。由此可见,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中,主体协调难度大、布设空间不足等问题较为常见。
2.1.2 城市规模扩大
一般而言,雨污分流工程受城市规模的影响较大,然而,部分市政管线偏向于满足当时城市运行发展需求,并未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管线的敷设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渐扩大,人口密度激增,企业生产排水与居民生活排水量逐步增大,而污水分流工程由于工程量大与工期长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及时适应城市发展变化。整体而言,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中,设计与建设长远考虑度偏低等问题较为常见。
2.1.3 配套设施不全
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中,配套设施直接影响雨污分流的质量与效率。但是,部分地区仍存在内涝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排水泵站规模不足,排水能力难以应对暴雨等特殊天气。由此可见,城市排水泵站规模应当与城市规划、气候环境等相匹配,以保障排水泵站设施能够适应城市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配套设施不全成为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的常见问题。
从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常见问题的角度出发,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城市未来发展态势、自然环境、参与主体、配套设施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把控,以促进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全面性与科学性的提升,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基础保障。
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影响下,城市内涝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要点,相较而言,社会各方对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的重视度显著提高,为雨污分流工程管理的优化与落实提供了思想支撑。但是,在实际的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2.1 认知明确度偏低
认知是雨污分流管理实施的方向指导。但是,由于认知明确度偏低,部分管理人员将雨污分流管理工作局限于施工进度控制上,使得雨污分流管理全面性偏低,具体表现在:
(1)管理内容认知不明。一般而言,雨污分流管理目标在于实现施工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施工建设效率、保障施工进度以及缩减施工成本等,管理内容涉及施工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以及修建材料管理等内容。但是,由于认知不足,部分管理人员对管理的价值认知偏低,对管理内容把控度不足,再加之并未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管理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进而导致雨污分流工程管理各类问题层出不穷。
(2)管理目标设定偏差。管理活动的实施以目标为原点,管理目标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管理实施质量。于雨污分流工程而言,工程实施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使得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由此,管理目标应当顺应工程实施活动,遵循阶段性原则,通过制定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的方式,推动管理目标的落实。但是,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制定目标,并未顺应施工实际制定阶段性目标,进而导致管理目标实现面临诸多困难。
(3)监督管理有待落实。监督管理是推动雨污分流管理落实的关键。但是,在实际雨污分流管理时,由于工程涉及的分项工程偏多,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偏向于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借监理单位对工程各环节进行监督与检查,该方式能够提升监督管理的专业性与独立性,促进监督管理质量的提升。但是,在此过程中,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偏低,对自身的监督价值认知不足,进而导致监督管理工作与设定目标仍存在差别,对工程的推进产生影响[1]。
2.2.2 管理的水平偏低
于雨污分流工程而言,施工环境复杂度较高,亦受到电缆、光缆以及燃气等元素的影响。由此,在雨污分流工程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与交流,以了解各管道的布设情况,用以降低雨污分流工程对原有管道线路的影响力,推动雨污分流工程的顺利落实。但是,在落实雨污分流工程时,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充分考虑工程落实的限制因素,再加之对质量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了解度偏低,使得工程管理对雨污分流工程的控制、指向以及约束作用偏低,导致雨污分流施工存在盲目性偏高的问题,对电缆、管道等产生破坏,不仅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还增加了安全风险。此外,雨污分流工程涉及管线设计、管线敷设、管线开挖以及管线施工等多个环节,且各环节直接影响雨污分流工程质量。由此,工程管理应当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以保障工程质量,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将工程管理局限于某一环节,使得工程管理水平与力度有待提高。
2.2.3 档案管理不重视
工程档案是相关工作人员获取工程建设细节的重要路径,是管理人员深入分析与把握雨污分流工程问题的数据支撑,能够有效促进雨污分流工程安全性与质量的提升。当前,部分雨污分流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偏低,不仅并未对工程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核查,对工程资料的分析、存储以及提交等工作的重视度亦较低,进而导致工程数据信息出现遗漏。再加之雨污分流工程施工过度重视施工进度与施工时间,并未严格依照施工标准落实各项工作,使得工程档案资料分类与归档难度偏高,进而导致档案管理存在过度混乱的情况,影响雨污分流工程的控制与管理质量[2]。
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项目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不明、管理水平偏低以及档案管理不足等方面,而引发各类管理问题的因素,核心在于管理要点把握不足。对此,在优化项目管理时,应当强化对项目管理要点的把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优化项目管理,以推动项目管理全面性与有效性的提升。
3.1.1 项目资质与架构管理
在工程项目启动前,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用以保障施工组织设计与项目要求、技术要求以及行业标准相贴合,从根源上控制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在资质审核完成之后,管理人员还应当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施工单位的技术成熟度、施工准备状态等信息,为雨污分流工程的落实提供保障,管理人员还应当以项目工程实施为方向,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改进,管理人员还应当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深度审核,用以保障设计方案与法律法规、地上地下管网系统以及排洪需求相适应,为雨污分流工程实施提供重要前提[3]。
3.1.2 项目准备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涉及施工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内容。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落实沟通部署工作,用以降低对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影响力,若施工处存在交通线路,管理人员应当提前发布公告,并对临时交通线进行规划,实现交通引流,以缓解交通荷载,提升设备进场效率,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与此同时,还应当设置警示标示,以实现施工风险的降低。在基础设施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明晰雨污分流工程对已有管线的影响力,在落实雨污分流工程前,管理人员应当对电力、供水、通信以及燃气等管线进行全面调查,并与施工方、建设方以及管线管理方进行沟通研讨,共同制定雨污分流工程施工方案,以降低工程施工风险,避免误伤管线等问题的出现[4]。
3.1.3 项目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主要涉及基坑施工管理、沟槽施工管理以及管线连接管理等方面。
在基坑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对基坑周边环境与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把握,如基坑开挖于河床附近,应当着重检测土质的透水性,透水性偏高则安全风险更高。针对于此,可以选取拉伸钢板桩进行支护,在落实钢板桩支护的过程中,应当对双向垂直度、定位导向、桩与桩咬合进行严格控制,以降低基坑渗水的可能性。此外,在处理深桩的过程中,应当采用锤击法重锤低击,同时,还应当使用桩垫桩帽用降低噪音污染。在沟槽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强化对前期机械开挖深度、沟槽回填等工作的把控。一般而言,底部预留土层厚度应当控制在0.2m~0.3m,回填时应当避免槽沟中存在杂物,且回填料应当以石屑为主,并采用逐层回填的方式增加回填厚度[5]。
在管线连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对管道部件进行仔细检查,以保障部件质量合规,并对部件的安装过程进行监控,引导施工人员对管线连接与入管进行谨慎操作,以降低管道与原有管道、槽壁碰撞的可能性。
3.1.4 项目验收管理
在施工完成之后,管理人员应当先引导施工方对工程进行检测,在并未发现质量问题之后,再由监理方进行验收,在预验收工作完成之后,再由业主方与相关单位最后验收。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对各个预验收环节进行引导与把握,并协调排水系统管理部门、市政部门以及运营管理单位间的验收参与度,用以保障验收的科学性。
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的认知不明、管理水平偏低以及档案管理不足等方面,认知不明、管理水平偏低能够通过把握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要点进行优化。而在优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强化重视,参与到各个环节之中,并做好关键点与具体环节的记录工作,在选聘专业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与保管,推动工程档案的标准化发展。
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个环节与内容,在优化项目管理时应当强化对管理要点的把握,以优化解决项目管理的认知与把控力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优化档案管理的方式促进项目管理全面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