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宁,王月丽
(阜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外语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的价值认同与归属感有巨大影响,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现实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教育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1]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称“新课标”),将“文化意识”确立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英语课程应为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2]。2020年1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 年)》,明确基础教育教材应突出育人功能,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3]。
长期以来,由于受语言“工具论”观念的桎梏,我国英语课程的价值被窄化,其育人作用未得到足够重视。依据我国现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中小学教材建设文件要求,高中英语课程亟须加强中华文化(兼顾世界多元文化)在教材媒介中的呈现和传播,以“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然而,面对当前英语教材“一纲多本”局面,如何客观评价不同版本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状况并做出合理选择,是师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当前使用面较广的三版高中英语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北师大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版”)于2019年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简称“三版”)为例,对比分析上述版本高中英语教材在中华文化呈现内容与方式上的异同,以期为师生选择、解读、使用教材及教材修订提供参考。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兴旺繁荣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总和,是我国各类课程育人的根本载体,同时也在教育教学中得以传承和弘扬。通常,“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其中,中华传统文化指中华民族通过千百年薪火相传和历史沉淀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孕育、彰显时代气息的中国新文化。革命文化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同外国列强和国内反动势力作斗争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文中的“呈现”指的是“展示”“显现”,而“中华文化呈现”指英语教材通过各种形式显示、展现中华文化内容。
在国外,外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主要围绕教材中的文化类型占比及其对学习者的影响展开。早期研究多采用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世界文化三分法统计国别文化的占比[6]。研究发现,英语教材仍以内圈,即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呈现为主[7]。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文化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跨文化分析(intercultural analysis)、权利与赋权分析(power and empowerment analysis)视角,采用文本内容分析、符号学分析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关注不同语种教材中的文化呈现,探讨教材如何影响学习者对自我和自我文化的理解、如何影响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8]。国内学界对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外语教材中呈现的文化类型占比、文化主题及呈现方式上。研究发现,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呈现较少,而共同文化占比较高[9]。另外,研究者多以文化的组成要素为依据,将教材中文化主题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五类[10];以文化呈现媒介为依据,将教材中文化呈现方式区分为显性呈现(如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和隐性呈现(如以练习题的形式)[11]。
整体而言,现有教材内容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教材中文化呈现的价值认知,引发了学界对外语教材中文化呈现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为教材编写与使用提供了有益参考。然而,国内研究缺乏对外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的系统探索。关于高中英语教材,国内研究者更关注教材中呈现的中外文化分布概况及其历史变化。相关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北师大版、外研版等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外文化呈现进行单一版本专题研究、新旧版本历时对比研究或不同出版社版本共时对比研究,而专注教材中中华文化呈现,尤其是基于文化主题视角,对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中华文化呈现进行的对比分析较少。虽已有研究对外研版(2006年版)与人教版(2007年版)教材中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分类研究[12],但分类只涉及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语篇,忽视了以段落或句子形式呈现的中华文化内容,研究结果还不够全面。概言之,已有研究对人们认识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分析框架缺乏系统性。
以2019年修订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为研究材料,选取各版本教材必修1~3册(共9本教材)的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①。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2019年修订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分别呈现了哪些中华文化内容?三版教材在中华文化的呈现内容上有何异同?
第二,2019年修订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是如何呈现中华文化内容的?三版教材在中华文化呈现方式上有何异同?
本文以文化主题分析[13]为理论依据来研究教材的内容。文化主题分析认为,文化由大量客观存在的主题构成,而文化主题是文化的核心,具有观念性,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文化主题也具有层次性和历史性,对文化发展起着“灵魂、旗帜和里程碑的作用”[13]。从文化主题视角审视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实质,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
在分析层面,文化主题实证研究多采用内容分析法[14]。在本研究中,文化内容分析借鉴张虹、于睿的编码框架[15],先将中华文化分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大类,即三个文化呈现主题,再根据文化内容进一步将大类细分为文化中类和文化小类,最后按照自下而上(从小类到大类)进行语料编码。与同类研究相比,该分类框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全面了解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状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在文化呈现方式分析上,本研究采用李鸿亮、杨晓玉的直述式、附带式与蕴含式三分框架[16]。直述式呈现是指教材以专门文本直接介绍特定中华文化知识;附带式呈现是指教材为某一主题表达需要而附带提及特定的中华文化内容;蕴含式指将中华文化隐藏于文本之中,需要师生感知、体会才能理解的教材中的文化呈现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显、隐二分模式,这种三分式框架更有利于将中华文化融入各学科教材。
在本研究中,语料处理以文化主题语篇(包括引言、阅读、听力文本以及课后练习等)中的句子作为编码单位,分四步进行:第一,通过文本细读,定位文化主题语篇中的中华文化内容,根据文化内容对语料进行分类(小类)、编码,形成一级编码;第二步,将文化小类进一步归类、编码,形成二级编码,当所涉及文化内容不在二级编码框架中时,便赋予其新编码,同时调整相应的一级编码;第三步,根据文化主题内涵,将文化中类归入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类文化主题并编码,形成三级编码;第四步,分别计算三类文化主题(内容)的呈现频数及在所属教材中华文化呈现中的占比,统计三种呈现方式的使用频数及在所属教材中华文化呈现方式中的占比,当部分中华文化内容以两种及以上方式呈现时,按实际呈现方式分别统计。
研究发现,三版高中英语教材均重视呈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对革命文化的关注均不足。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分别呈现中华文化内容98条,62条和42条。其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教材呈现频数分别为65条(66.3%),44条(71.0%)和31条(73.8%)(见表1),三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占比均高于60%,外研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占比更是高达73.8%,可见三版教材都非常重视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此外,三版教材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呈现频数分别为32条(32.7%),17条(27.4%)和10条(23.8%)(见表1)。不难看出,三版教材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注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对革命文化内容关注度极低,三版教材中都仅仅呈现1条这方面的内容。
表1 三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内容的频数和占比
进一步细化教材中呈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发现,外研版教材内容所涉及的传统文化仅限于传统文艺、传统生活、社交活动、历史事件四类,类型较少(见表2),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则增加了文化遗产类(见表3)。然而,相较于人教版教材,上述两版教材呈现的传统文化类型较少。人教版教材呈现的传统文化不仅涵盖上述四种类型(除社交活动类外),还新增了传统品德、语言文化及国家地理三种类型(见表4)。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呈现上,细读教材文本发现,三版教材所涉及的文化类型差异较大,但都关注了著名人物类。
表2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华文化内容的分类和频数
表3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华文化内容的分类和频数
表4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华文化内容的分类和频数
教材是将国家教育宗旨、思想与观念转化为教育现实的中介。高中英语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不仅要满足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内涵和实践交际的需求,还需发挥育人作用。教育部于2021年1月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课程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教材[17]。从上面的分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都积极响应国家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控政策,呈现了较多数量与类别的中华传统文化,但对革命文化的关注均显不足。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18]。教育部在2021年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指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是发挥革命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系列发展的重要举措[17]。因此,高中英语教材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教材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价值导向,融入革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弘扬革命精神,培养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究发现,三版教材多以直述及附带方式呈现中华文化,较少采用蕴含式呈现。人教版教材中59.2%(58条)的中华文化内容以附带式呈现,而在北师大版教材中50.0%(31条)的中华文化呈现为直述式,外研版教材中的直述式中华文化呈现则高达57.1%(24条)。相比之下,蕴含式中华文化呈现在三版教材中的占比均较小,除在北师大版教材占14.5%(9条)外,在人教版与外研版教材中的占比分别为2.0%(2条)和2.4%(1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首次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9]高中英语教材应为理解、分析、评价世界多元文化提供空间。比如,为帮助学生将中华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人认知、情感和意志”,教材文化呈现可以通过“多元文化视野”[9]92,即通过异质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审视自身文化、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外研版与北师大版教材均设有中外文化对比板块,且呈现中华文化的情景设计较为自然。比如,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呈现了一篇题为“When HAMLET meets PEKING OPERA”的阅读文章,讲述了一个如何用“京剧”演绎“哈姆雷特”的故事,其所采用的直述式中外对比视角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国粹,深化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教材的文化内容呈现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中华文化内容学习的教学效果。”[20]直述式以专门、直接的方式介绍特定中华文化知识,这不仅有助于中华文化传播与传承,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独特优势。相较而言,附带式呈现所涉及的内容较为浅显,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开展深度交流的需求。教材仔细分析发现,人教社教材多以选词填空、翻译、造句等附带形式呈现浅表性中华文化知识,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对汉语和中华文化进行深层次思考[15]46。相比之下,北师大版、外研版教材主要采用直述方式呈现中华文化内容,其专设的中华文化主题阅读材料有利于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知识、积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文化主题的英语表达,从而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表5 三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方式的分类和频数
外语教材的编写要服务国家战略和时代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21]。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高中英语教材是我国高中阶段外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之一,是维护我国语言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研究发现,三版高中英语教材都非常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呈现,同时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但对革命文化的关注不足。此外,在中华文化呈现方式上,三版教材主要以直述及附带方式呈现中华文化,较少采用蕴含式呈现。
研究结果为教材使用与教材修订提供了两点启示:其一,科学平衡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类文化主题的呈现比例,全面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其二,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教材,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中华文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只对三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未涉及选修内容,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将选修教材纳入语料分析范围,从而更全面地揭示高中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的全貌。
注释:
① 本研究选定的三版教材册数为课标规定的英语学科高中毕业要求,具体为以下教材:刘道义,郑旺全.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1~3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王蔷.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1~3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程琳.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1~3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